咏物抒情作文读懂苔藓_优秀作文1200字以上

咏物抒情作文读懂苔藓_优秀作文

0
0
1200字以上 抒情

咏物抒情作文:读懂苔藓_优秀作文

咏物抒情作文:读懂苔藓

安徽省固镇县宋店中学朱芳

在大自然庞大和家族中,有人喜爱葱郁的森林,有人喜爱苍劲的松柏,有人喜爱顽强的小草,有人喜爱芳香的花朵,却很少有人喜爱那既没有亭亭玉立的外形也没有逼人香气的苔藓。

提起苔藓,人们可能马上就会想起那一片片可怜的绿色,那一个个弱小的生命,很多人甚至会对它们嗤之以鼻,轻蔑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人们没有真正了解它的缘故。

如果你曾仔细观察过苔藓,你定会有不同的认识。它们是那样的坚强,即使是那“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也尚需一点泥土。而苔藓除了需要几点雨水,有时连一缕阳光也不需要,也能生长得那么生机蓬勃旺盛有力。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莽林险涧;无论是墙角屋后,还是篱笆树根,苔藓到处都可以安身立命,并且活得有滋有味,从容坦然。

一场新雨过后,只要有一个绿色生命萌发,继而就会有成千上万个,紧接着就会出现一大簇,一大片,一抹苔藓虽然微小,然而,成千上万的苔藓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绿色整体,自豪地宣告着它们的存在。

苔藓没有娇艳的花朵,没有扑鼻的香味,没有蜂飞蝶舞,没有人驻足欣赏,它似乎被人忘记了,被这个世界忘记了,但它并不轻视自己的存在与力量、价值与作用,仍旧默默地坚守着,默默地奋斗着,以青葱的绿色点缀和渲染着一方方被人遗忘的角落,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肥沃的土壤、丰沛的雨水和温暖的阳光,可以长出奇花异草,但在生命难以立足难以成活的地方,除了苔藓,又有谁能留下生命的色彩与痕迹呢?

苔藓是最早登陆的绿色植物。它们匍匐于裸露的石壁,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以其顽强的态势默默地繁衍。和树木相比,一片苔藓显得微不足道;和森林相比,一片苔藓显得渺若尘埃,那是因为人们不能站在苔藓的视角来看待生命。苔藓也有强健的躯干,茁壮的枝条,青翠的绿叶,也有许多花朵,有美丽的花蕊。苔藓也在呼吸,也在生存,也在成长;也在繁衍……苔藓再弱小,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在为世界奉献一抹绿色,也在为人类提供氧气,也是自由自在活着的生命。

一片片苔藓,多像生活中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啊!

和名人相比,小人物渺小而卑微;和伟人相比,小人物平凡而普通。但小人物也有一个倔强的生命,也在为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站在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角度,人不分种族与肤色、高低与贵贱、健全和残疾,都是一样平等而伟大的。而且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在和快活,渺小而卑微地活着,活得轻松自然,也许这才是上天赋予小人物的最完美的生命形态。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文采斐然的抒情佳作。文章咏物抒怀,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巧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写出了苔藓的外形,更写出了苔藓的神韵,并且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深刻地抒发了对小人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有力地拓展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文章语句精练、形象、生动、优美、流畅,且饱蘸深情,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全文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引入共鸣,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薛飞)

学校:新华路小学班级:六【4】姓名:王浩

征文题目:我的家乡

内容:我的家乡,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我的家乡,这是一个充满枣香的地方;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地方。新郑--就是我的家乡。

要说起我家乡的历史,那可是悠久的很,没个几天几夜都道不清楚--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这,就是我家乡悠久的历史!

新郑不仅历史非常的悠久,美食也非常的有名。比如新郑的大枣就扬名中外!

要说起我家乡的大枣,那绝对是香飘一百里,大老远的都能闻到浓浓的枣香--新郑大枣红的像小灯笼;甜的像小蜜罐;并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邓小平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我家乡香甜的红枣!

新郑不仅大枣名扬中外,就连风景区也毫不含糊。比如新郑的始祖山就鼎鼎有名!

要说起我家乡的始祖山,那绝对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流连忘返--始祖山主峰风后岭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风后岭南坡和东坡为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同时,山坡上丛林密布,果园飘香,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这,就是我家乡美丽的始祖山!

我的家乡是历史悠久的;我的家乡是充满枣香的;我的家乡是美丽无比的。这,就是我的家乡!咖啡人生作文750字

作者/李昕鸿

生活,就像调味盒,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记得前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爸妈让我参加了奥数班,我便整天大脑急速运转,穿梭于数字、X、Y间。渐渐的,我对奥数开始厌烦了。开始讨厌它们复杂的题目,讨厌它们难懂的公式,甚至已经学不进去奥数了,不愿再努力探索与思考了。

终于有一天,在距离奥数班开始上课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我爆发了,对妈妈吼道:“你凭什么非叫我去参加奥数班啊!我对奥数根本就没有兴趣!再说了,每天都讲一些超出我年龄范围的知识,这有必要么?”妈妈看着暴怒的我,略微怔了怔,然后温柔地对我说:“我都是为你好啊!让你先试着接受将来要学的东西,让你以后学起来不费力啊,还可以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又何尝不是有用的东西呢?”听了妈妈的话,我意识到这些话也并不是全无道理。正当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妈妈时,谁料,妈妈却又继续说:“好吧,既然你不想学,我也不逼你,妈妈下楼给你买点吃的,咱们不去学奥数了,在家休息。”我愣了,这么开明,还是我的妈妈么?先不管,难得的休息日啊。我一头栽倒在沙发上,等着妈妈回来。

正当我悠闲的看电视时,“吱”的一声,门开了。妈妈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好多零食,但最显眼的,还是妈妈手里拿着的一袋咖啡。

妈妈把其它吃的放到一边,把咖啡冲好,递给了我。我刚喝下一口,妈妈便着急地问我味道怎么样。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有些苦,但仔细品尝,又是甜的。”说完,我又喝下了一大口。“那你有没有想到些什么?”我一脸茫然的看看妈妈,又看看手里的咖啡,摇了摇头。“这咖啡,不正像你自己的生活么?

先苦后甜。虽然你现在辛苦了一些,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以后,你的未来,你的前途,都是美好的啊!”妈妈严肃的对我说。

我看着妈妈眼里的期待,一股惭愧之情涌上心头:“妈妈,对不起。我们走吧,去学奥数。”妈妈看着我,笑了。

虽然我现在已不再学习奥数了,但是这件事给予我的道理,我始终无法忘怀。

回想起来,人生不也正是如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如咖啡,咖啡人生!

指导教师纪文英

龙涎香的启示

◎安徽省固镇县宋店中学茂林文学社王亚红

朋友,你知道龙涎香是如何产生的吗?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的香气可保持长达数百年。那么,龙涎香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等动物,而这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在抹香鲸的胃里不能消化,如果直接排出体外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抹香鲸的胆囊分泌出大量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排出体外。稀世的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刚刚产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会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阳光的曝晒下,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变为浅灰色或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但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得此上品。

最美好的东西总需要经过最痛苦的孕育。你若希望绽放,就必然要积蓄;你若希望腾飞,就必然要助跑。任何人都不可能一飞冲天。耐心等待,切莫急功近利,这样,我们才能“由臭变香”,收获人生中最珍贵的“龙涎香”。

这又让我想起了曾读过的一则资料。

在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有一家著名的造船厂,它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个造船厂从建厂的那一天开始就立了一个规矩,所有从造船厂出去的船舶都要造一个小模型留在厂里,并把这只船出厂后的命运由专人刻在模型上。因为历史悠久,所以陈列室也逐步扩大,从最初的一间小房子变成了现在造船厂里最宏伟的建筑,里面陈列着将近十万艘船舶模型。

在陈列馆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所有出厂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十万艘船舶当中,有六千艘在大海中沉没,有九千艘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六万艘船舶都遭遇过二十次以上大灾难,没有一艘船舶没有受伤的经历……

这里成为西班牙人教育后代,获取精神力量的象征:所有的船舶,不论用途是什么,只要到大海里航行就会受伤,就会遭遇灾难。

如果因为遭遇了磨难而怨天尤人,如果因为遭遇了挫折而自暴自弃,如果因为面临逆境而放弃追求,如果因为受了伤而一蹶不振,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人生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有追求,只要你去做事,就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大海里的船舶,只要不停止航行,就会遭遇风险。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洋,没有不受伤的船。

在顺境中享受安逸,不思进取,势必被社会所淘汰;在逆境之中立志拼搏,发愤图强,也能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不经过主观努力,仅仅依靠好的客观条件就想成才,实际上是一种偷懒思想。无论周围的环境是优还是劣,都不是成才的主要因素,更不是成才的唯一条件。要知道,没有不受伤的船,更没有不受挫折的成功!

美酒的芳香来自痛苦的发酵和苦涩的蒸煮。龙涎香的修行经过,与蚌病成珠有异曲同工之妙。若非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行走在漫漫人生旅途,谁不想得到更多的掌声、鲜花、喝彩,施展自己的才华与魅力呢?谁不渴望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理想与辉煌目标呢?那么,请你也像龙涎香一样地修行吧!

【老师说】

文章题目创设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方式上,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独到而深刻地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写法上,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善于铺垫与蓄势,最后水到渠成地总结观点,自然收束全文,构思成熟,表达巧妙。

(指导/点评薛飞)

《陈情表》

1200字以上 高三

李密的《陈情表》以其“悲恻动人”的情感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成为流传千古的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历代文论家对它评价甚高,有的认为它“沛然出自肺腑,无斧凿雕琢痕”;有的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苏轼则把它与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提并论,以为“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而我读《陈情表》,虽然也觉得它确实是一篇千古美文,虽然也感觉到了它的“悲恻动人”,但并不以为它是真正的“出自肺腑”,也不是什么“至性之言”。我更多的是读到了隐藏在这篇美文之后的罪恶——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

蜀汉被灭亡之后,作为西蜀才子又是蜀汉旧臣的李密,自然有一种故国之思,何况他还认为后主刘禅是“可以齐桓”的,只不过是“未得其人”罢了,对于蜀汉的被灭亡,他也就有一点不服气,对于篡曹魏而立的司马氏的晋朝,也就有一点不屑和不齿,或许还有一点仇恨,当然也就不愿意到这样的朝廷去作官而为它尽忠了,再加上他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供养祖母的问题。因此,司马炎对他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就遭到了它的推辞、拒绝。然而,由于他拒绝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也不是一般的政府官员,而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中对所有人们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这个行动本身也就非同一般了,故而,他向司马炎写的这篇《陈情表》,也就与在他之前的嵇康所写的类似性质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大不相同了。

嵇康由于被好友山涛(字巨源)举荐去做官而勃然大怒,不仅不感激山涛,不接受举荐,反而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一篇千古奇文来痛骂山涛并与之绝交。嵇康的绝交书,洋洋洒洒近两千字,作者称心而言,率性而发,写出了自己的真人格、真性情,那才是真正“出自肺腑”的“至性之言”。文中虽然有对山涛的讥讽和痛骂,但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的黑暗社会,矛头直指当时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大将军司马昭,明确表明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坚决态度。嵇康之所以能够如此直来直去,除了他的直爽性情之外,更主要的是他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文人山涛而已。

而李密的对象不同,其《陈情表》的写法当然也就不能相同,除非他铁了心不想要脑袋了。他只能是委委曲曲、遮遮掩掩。他把供养祖母作为一个拒绝出来做官的好借口,文中一再的渲染自己的身世悲苦、家境凄凉和祖母作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病危处境,以期引起暴虐的统治者的同情。为了遮掩他的故国之思,打消司马炎对他的疑虑,他把篡立的晋朝称为“圣朝”,说自己是“沐浴清化

嵇康虽然面对的不是皇帝而是文人山涛,但他最终还是被司马昭假借罪名而处死,他或许没有料到他的奇文能够传到司马昭的手上,使“大将军闻而恶之”,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李密虽然最后达到了自己的不出仕的目的,还受到了司马炎的赏赐,但是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是真切地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的。读到最后的“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这一句时,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李密的那副充满忧虑、恐惧颤抖的面容!悲哉!

从李密的这篇千古美文中,我又一次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看到了俯伏在强权淫威之下的颤抖的灵魂!同时,我又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尽管我们的社会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谁也不会强迫我们去做官,我们也用不着去写这种如屡薄冰式的,可能使人回肠百转、一夜白发的劳什子“美文”了,更不用害怕文章写得让人不满意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了!幸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抒情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