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篆刻900字

我与篆刻

900字 四年级

篆刻,它古朴里有丝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篆刻时,老师告诉我们学篆刻要先学临摹,再上石,最后再用刻刀刻。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习中,我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老师还告诉我们:印文分为两种:白文和朱文。白文是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划全部刻掉,使其字凹下,印面凸出,这样打出印来就是红底白字;朱文,就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印文因形式不同,风格也各有千秋。白文,浑厚平整而庄重;朱文,清新秀雅而生动。

老师先教我们描印稿,先将宣纸放在印稿之上,然后用笔进行描。我刚开始描时,经常出现偏差,不是这边少一笔,就是那边多一笔。篆刻时,

一定要仔细,不能马虎,要不就被刀划伤手或者多刻了一下。刻错了还要用砂纸磨掉。有时候,刻了磨,磨了刻。有一次重复了好几次,还是刻不好。当我准放弃时,老师对我说:“没关系,继续刻,坚持就是胜利!”我又继续反反复复的刻着。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刻完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

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刻,帮我改正了粗心的毛病;篆刻,让我了解了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

我认为篆刻是非常容易入门的一门艺术,一下午的课程你就基本掌握了最基础的方法,适合每一个人,在这一点上近似于大众艺术,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你就越难以做好,并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像有些人写了几十年的汉字了,也不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的是毅力加上领悟力。以印稿的布局为例,最让我感慨的也许是那些字的变形,加长,缩短,字与字的组合来迎合印稿布局的疏密,美感,也许这里融入了篆刻家们更多的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本来打算刻四个字的印,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疏密太过失调,于是我就把姓作为一个单独的字,把名字的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根据印面的需要做了些变形。小小的方寸之间,不仅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美术素养、书法艺术,还能反映他的刀工、态度、知识素养等等很多,小小的方寸之间果然有见天地的雄魄。

篆刻从春秋战国经汉唐再到宋元明清,一路走来不断地发展完善,是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脉,在现在传统文化衰败的现代,篆刻作为一门艺术与以前相比,被很多普通民众所忽视,可喜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出现了篆刻的身影,在2009年篆刻被申请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一路走来,当然,也会一路继续走下去。

学篆刻作文

450字 四年级 叙事

“太好了,今天终于开始学篆刻了!”回到家,我得知书法学习班从今天开始教篆刻了,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学习时间,我兴冲冲的跑到学习班。老师上完硬笔课,休息了一下,就开始教篆刻了。老师把工具发给我们,我看了看,有石头,有刻刀,有印泥,还有一瓶颜料。我有些不明白,学篆刻为什么要用颜料呢?原来,是把白颜料涂在石头上,等它快干的时候,再把写在纸上的字粘上去,把纸拿起来之后,纸上的字就“复印”到颜料上去了。然后将“复印”上去的字用刻刀一点一点刻出来。

老师接着说:“刻的时候第一笔要轻,然后一点点重下来,线条要直。”我按照老师说的,一点一点刻下去,小心翼翼的,生怕刻坏了。这时候,老师走了过来,说:“大胆点,没事的!”听到老师的鼓励,我就开始大胆的刻了。一不小心刻到了外面,我一下子慌了神,赶忙去问老师,老师说:“没关系,下次注意点就是了,继续吧。”

篆刻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要一点一点的刻,我用了一小时,终于刻好了。爸爸妈妈拿着我刻的章,迫不及待的沾上印泥,盖在自己的书上,还写上了时间,看到他们那么开心,我暗下决心,要学好篆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