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周三下午,我们听了一场“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教育报告会。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孝”了。
老师讲了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故事:一对老夫妻在钢筋石板下,为了自己年幼的孩子,爸爸挣扎着从废墟中爬出来,又带消防队员来救自己的妻儿。可是,情况十分紧急,虽然母子俩都还活着,但孩子被压在母亲身下,如果救出孩子就必须放弃母亲的生命!人们让夫妇俩商量。可母亲听了,竟说:“不要浪费时间了,先救我的孩子!”没办法,人们只好拿来了锯木头的锯子,一下下活生生地把她锯死了,救出了他们的儿子。这位伟大的母亲像完成了终生的使命,微笑地走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听到周围一片啜泣声。抬头看去,眼前却一片模糊。原来,不知不觉中,感动的泪水早已充满了我的双眼。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是母亲为了我,挺了十个月的大肚子,冒着生命危险把我生下来;是父亲,在我不懂事时,那有几道抓痕的脸上依然荡漾着笑容;是父母,在我每年生日时,都开心地为我过……
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甚至连生命都可以弃之不顾。而我们做儿女的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
我只会,一回家就嚷嚷:“饭做好了吗”,却看不到父母那工作了一天的倦色;我只会,把衣服堆在一起,让妈妈来洗,却连个“请”和“谢谢”都没有;我只会,在生日时,吵着要这个要那个,却不知道挣钱有多艰难;我只会……
而父母只会,看着我大口大口吃饭,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父母只会,一件件地、慢慢地给我洗衣服,手在冷水中冻得像根胡萝卜;父母只会,在我过生日时,给我买很多好东西,而自己却舍不得多给自己买件衣服;父母只会……
想到这里,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挣好多钱,先来孝敬我的父母!
百善“孝” 为先!
少儿善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说的也就是孝吧,那么,现在的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和做到孝敬呢?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孝字在古代人的理解是:作为儿子女儿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创字的时候,孝下面是一个“子”字,而“子”在古代意义是“儿子和女儿”。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都说百善孝为先,成人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看望父母并孝敬他们。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给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亲干劳活,帮母亲做家务,为父亲粗糙的大手省点时间休息,让母亲日日担心的心放放松,这些是我理解的少儿善孝了。
当你每天懒洋洋的起床吃早餐,你会想到是谁叫你起床,早餐怎么来的?当你离开父母,踏入学校的时候,是谁每日说“在学校玩得开心哦,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当你睡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曾想过被子怎么会盖在身上。这些都是你的父母一点点的爱,而你渐渐长大之时,该为他们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请给他们关心和爱。
曾经有一个公益广告,由Family组成,F为Father父亲,m为Mother母亲,而中间的a则是儿女吧,在父亲母亲的关怀下,我们渐渐长大,学会孝敬他们了。
其实,孝敬父母是必然的,生活中,你是否孝敬过师长?当他们用深红的钢笔在你的作业本上批改,而头昏脑胀时,你是否为他们倒过一杯水?当他们用下班时间去看望学生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他们家里仍有儿女要照顾?当他们咳嗽之时,你是否为他们递上一袋冲剂?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也曾感恩自己的恩师。不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天下名句也不会咏唱到今。所以,我们应该孝敬师长,做到少儿善孝。
要真正的做到孝敬,从少儿做起,我们应少儿善孝。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少儿善孝
相似题目
-
百善“孝”为先周三下午,我们听了一场“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教育报告会。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孝”了。老师讲了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故事:一对老夫妻在钢筋石板下,为了自己年幼的孩子,爸爸挣扎着从废墟中爬出来,又带消防队员来救自己的妻儿。可是,情况十分紧急,虽然母子俩都还活着,但孩子被压在母亲身下,如果救出孩子就必须放弃母亲的生命!人们让夫妇俩商量。可母亲听了,竟说:“不要浪费时间了,先救我的孩子!”没办法,人们只好拿来了锯木头的锯子,一下下活生生地把她锯死了,救出了他们的儿子。这位伟大的母亲像完成了终生的使命,微笑地走了……故事讲到这里,我听到周围一片啜泣声。抬头看去,眼前却一片模糊。原来,不知不觉中,感动的泪水早已充满了我的双眼。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是母亲为了我,挺了十个月的大肚子,冒着生命危险把我生下来;是父亲,在我不懂事时,那有几道抓痕的脸上依然荡漾着笑容;是父母,在我每年生日时,都开心地为我过……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甚至连生命都可以弃之不顾。而我们做儿女的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我只会,一回家就嚷嚷:“饭做好了吗”,却看不到父母那工作了一天的倦色;我只会,把衣服堆在一起,让妈妈来洗,却连个“请”和“谢谢”都没有;我只会,在生日时,吵着要这个要那个,却不知道挣钱有多艰难;我只会……而父母只会,看着我大口大口吃饭,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父母只会,一件件地、慢慢地给我洗衣服,手在冷水中冻得像根胡萝卜;父母只会,在我过生日时,给我买很多好东西,而自己却舍不得多给自己买件衣服;父母只会……想到这里,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挣好多钱,先来孝敬我的父母!百善“孝”为先!600字 初一 散文
-
百善“孝”为先在每个学期的开始,也就是9月1号。我都会看由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每次都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感动。第一堂课是讲孝顺。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孝顺,也是教会了我要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不要和父母顶嘴、要尊重长辈的道理。在讲课中,有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让父母对你放心、让父母为你自豪、让父母有你踏实、让父母因你富足,就是孝顺。”这句话正体现:孝顺金钱多少都可以,但常回家看看才是最主要的。对于我们而言,只要能够努力学习好文化知识,物质生活方面少一些攀比。在父母劳累的时候,能为他们沏上一杯茶、能为他们捶捶背、能陪他们聊聊天、给父母洗洗脚。但我要始终一条记住“为家里多减轻点负担”,这就是孝顺。六年级:赵盛泽300字 六年级 日记
相关推荐
-
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不仅要懂得好好学习、诚实守信,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所以,人们常说,一个孝敬父母的人,要是坏也坏不到哪去的。有一次,我在《情感传奇》这个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在他出生时,因难产死了。他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生活了7年。因为父亲是个文盲,不识字,以卖菜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挑着菜筐,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进城卖菜。父亲虽然不识字,但为人却忠厚老实,不管是顾客,还是村里的人,他都真诚对待,别人有事相求,他都尽力帮忙,所以,他人缘很好,大家也爱到他那买菜。他们父子俩平时省吃俭用,赚的钱可以供男孩读书了。孩子很争气,成绩一直年级第一。这个年仅7岁的孩子,就会帮父亲干活了:每天早上,他早早的起来,帮父亲拖地、洗衣服,然后在去学校上课;晚上回来,他会先煮好饭菜等父亲回来吃,吃完饭他就洗碗,为忙碌了一天的父亲按摩。你们看啊!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虽然他只有7岁,但是,他却可以有那么成熟、懂事的思想。“孝”并不是说一定要挣大钱给父母花,而是要让他们懂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以为养活父母就是孝顺了;而人们也养有狗和马这些牲畜,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意的话,那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不同呢?的确有这样的人,父母养育了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回报,还认为父母养她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到了十几岁都没有帮父母做过一件家务,反而还是“衣来身手,饭来张口”,这种人,即使你成绩再好,学问再多,也只能使父母担心。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吧!指导老师:叶宾750字 初一 记叙文
-
百善孝为先时光赋予人类怀念与遗忘的能力,千百年来,人们却一直歌颂着那些尊老孝亲的人,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了一篇篇动情的乐章。《百孝经》中开篇就讲:“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志。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情,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便是恩重如山,而孝是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但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爱的延续。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父母所给予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恩情!从怀胎十月生下我们,到母亲为我们打理好生活的一切,到父亲为支撑这个家庭不辞劳苦,而忙于生计,再到父母的教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仔细一看,留存在你孩童记忆中那神采飞扬的脸庞,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还在吗?你再看看如今的他们,他们的脸上已刻上了时光的印记,那一道道皱纹,夹杂着许多银丝的头发,那都是为我们操劳出来的啊!那么,你是否向你的父母说一声:“父亲,母亲,谢谢你们,我爱你们。”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八岁开始承担侍奉养母的重任。2012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并且婉言拒绝了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久病无孝子”,而孟佩杰却侍奉养母于床前竟达十多年,而她却认为:我只不过做了这世间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的孝道,正是因为有像孟佩杰一样的许多人,苦苦坚守着,才没有在这个社会中泯灭。其实尽孝不难,没有哪个父母会向自己的子女要求什么。尽孝不过是满足一下老人的心愿,让他们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晚年而已。只要我们每天给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关爱,这个传统美德,就会得以传承和发扬。什么是孝?是《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是李密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孝的典型千千万,“孝感天地”的舜,“芦衣顺母”的闵子骞,“哭竹生笋”的孟宗,“卧冰求鲤”的王祥,“鹿乳奉亲”的郯子……冰心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悲吟声声泣,声声呼严父;碧水哭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欲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还能再等吗?900字 初一
-
百善孝为先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题记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孝,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孝,是感动天地的神奇药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殊不知“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气愤与父母吵架后,扪心自问:一年中,你有几次主动孝敬过父母呢?”为人子,止于孝。感谢父母给我以生命,感谢父母抚养我长大,感谢父母给我的一切。当自己在空调屋里大鱼大肉时,父母在烈日之下凑合吃饭;当自己在温暖的被子里读书时,父母在寒风中工作。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把你捧在手里,怕摔了;把你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我们在父母怀里温暖身躯时,我们觉得父给予的爱太少了;当我们身强力壮想去搏一搏时,我们又觉得父母的爱是累赘,是束缚我们的枷锁。前不久,一个公益实验:A4纸上看人生感动全城。假如父母已经50岁了,你每天都可以见父母,那么你与父母相伴的时间也不足一生的三分之一。周朝的仲由:“想想儿时去百里之外负米,虽辛苦,但看着父母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便是我内心最大的满足了。现在虽然锦衣玉食,但不能与父母同享,是多么悲凉的事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孝敬父母,就要从现在做起。当父母劳累一天时,帮他们拿双拖鞋,这就是孝敬;在忙碌中不忘父母的生日,这就是孝顺;饭后帮父母收拾碗筷,这就是孝顺。500字 初一
-
百善孝为先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因为孝收到了不少益处。就从我们熟知的孔子得意弟子子路开始说起。他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草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父母。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百万余种。再来看看晋代吴猛,8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不能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这些不都是孝的代表吗?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做到孝这个字。我们的父母从来都不会怪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可我们却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但我可以确认一点,他们最需要孩子们的陪伴。爷爷奶奶老了,现在的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聊聊天,让他们不再孤单。爷爷奶奶常常会因为我们陪了他们十分开心。在我眼里孝就是那么简单、那么平常的一件事情。孝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国人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因为孝我们国家成为了礼仪之国,因为孝我们国家十分安宁,因为孝我们国家级才有了丰富的文化。百善孝为先,做个有孝心的人。初一:小傻妞1024500字 初一 诗歌
-
百善孝为先我们生长在一个崇尚孝的国度,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并抚育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作为子女,父母的恩德我们永远报答不尽。在星期六的一天,我去县城游玩,遇到了一个年龄比我小的女孩子,当时正是大冷天,寒风瑟瑟,这个小女孩衣衫褴褛,她的手在寒风中冻得发紫,而他似乎没有一点寒意在马路上捡着空瓶子。他走到我的身边,双眼乞求的看着我,我以为她在向我祈求财物,我正准备掏钱时,小女孩突然开了口,说:姐姐,能不能把你脚下的空瓶子给我?我怔住了,问道:小妹妹,这大冷天的,你为什么要在马路上见空瓶子呢?她说:妈妈病了,我要赚钱给妈妈买药。小女孩说的话使我再次怔住了,心里不禁感叹:小妹妹真孝顺,和他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我最近又看了一个节目叫最美孝心少年。里面的每个小心少年都值的我学习。像:邵帅,路玉婷,黄风,赵文龙等等。微笑,是八岁的赵文龙对妈妈的誓言,妈妈病了,赵文龙每天都要买菜做饭,他用卖塑料瓶的四元钱给妈妈买了肉,做了肉丸,他把好吃的肉丸藏在碗底给妈妈吃。看着母子俩推来推去的肉丸,我哭了。我也爱吃肉丸,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肉丸,可我有时还嫌肉丸太硬或太咸,我何时体会过妈妈的辛苦呢?有人说过:孝字,是老子在上,子字在下,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要孝敬父母,承担起做儿女的责任。我要向最美小心少年学习,把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500字 初一 散文
-
百善孝为先9月1日晚上8点,我和妈妈一同准时收看了2秋季的《开学第一课》。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一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孝”、“爱”、“礼”。“孝”,就是孝敬长辈;“爱”,是关爱他人;礼,就是懂礼仪,讲礼貌。其中,“孝”这个环节令我最难忘。“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恩胜万金,春晖寸草心……”一首《父母恩》唱出了子女回报父母的感恩之情。我们要用一颗孝心去对待父母。当我看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天真地对父亲说:“你快把这个对虾吃了,我告诉你,我将来吃‘原子弹’虾的机会都有!”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子都懂得孝敬父母,而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连“孝”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吵着要让妈妈给我买一款新的玩具。“又买新玩具!家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不行!”妈妈大发雷霆。我见妈妈不肯帮我买,脸色立马晴转多云,板着一张脸,不理妈妈。到吃晚饭时,我又赌气不吃饭。妈妈一脸无奈,只得帮我买了一款。现在想想那时真想对妈妈说一声对不起,我是多么的不懂事啊,今后,我一定要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帮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他们伤心。现在我们就是车厢,需要父母这节火车头带着我们走。长大后,我们就是火车头,要带着爸爸妈妈这节车厢往前走,不能丢下他们不管。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65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百善孝为先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学校刚装完不久的文化墙。文化墙的内容真丰富呀!有典故,有诗歌,有名言警句;励志的,有教育的……我喜欢尊师篇的《程门立雪》,孝道篇的《子路负米》,励志篇《圆木警枕》……其中我最喜欢孝道篇《子路负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子路很孝敬父母,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负米,再背回家。后来由于他的父母双双过世,子路到楚国当了官,每天山珍海味,生活富予。但他多希望父母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双亲早已不在,他就是想百里负米,奉献双亲,也不可能了。子路在双亲去世前百里负米,死后还念念不忘,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孔子赞扬他说:“他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死尽力,死后思念哪!”“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在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可见,“孝”在古代就已被人们重视。“孝”是做人之本,是一个人最该有的情感,乌鸦尚且懂得反哺,羔羊尚且懂得跪乳,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也是最聪明的生物,我们怎么能连乌鸦、羔羊都不如?回想起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母亲做的菜不合胃口就大嚷大叫;母亲拿错了东西就赌气;母亲稍微唠叨些就满脸不耐烦……这些叫孝吗?不,它们不是。有些人一来孝就是让父母吃得好,住得好,丰衣足食,却很难抽出空来陪陪老人。这应该叫孝了吧?可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孝是让双亲开心,快快乐乐的过完每一天。有一句歌词说得好:“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体现了父母晚年想和儿女在一起的强烈愿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向父母尽孝,不要等父母逝世以后再追悔莫及,让我们记住:百善孝为先!6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百善孝为先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感激父母,孝顺父母。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人生第一件事是要孝顺。”“人生第一件事是孝顺。”听了这句话后,我内心十分震撼。我心想,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还要以“孝顺”为先。“孝”字是由一个“子”和一个“老”组成的,孩子背着老人,对父母尽孝,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所以我们长大以后,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报父母。我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叫做《卧冰求鲤》,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王祥的孩子,母亲因病早逝,父亲新娶的继母朱氏对王祥很不好,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王祥失去父爱。但王祥并没有抱怨什么,只是默默承受继母的冷言恶语。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继母朱氏患病,想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到集上去买鲤鱼,可是街上并没有卖鲤鱼的。王祥想来想去,来到了小河边,此时正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了,因此无法捕鱼。怎么办呢?王祥灵机一动,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将鱼拿回家让继母吃后,病果然好了。读了这则故事后,我感慨万千,一个少年,对继母的闲言恶语并没有斤斤计较,而是凭借自己的孝心感动了父母,感动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人。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打伞时总是把伞偏向我们这边,而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把伞偏向父母多一点。《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每年都会看,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我相信,人们一定会将“孝顺”流传下去,让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下去。父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路支持我们、安慰我们、替我们解决难题的“支撑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后记650字 初二
-
百善孝为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当这首在两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声再一次响起,无不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的父母在慢慢变老,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2018年的夏天,这个暑假过得和往年一样,平凡而又充实,除了完成暑假作业,剩余的时间,只要一有空,我就往外跑,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我玩得不亦乐乎满头大汗的回到家时,平时总是第一时间就帮我换洗衣服的妈妈,今天有点不一样,她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额头滚烫,身体很热,那一刻,我突然很害怕,而那天爸爸刚好不在家,手忙脚乱的我立马找了隔壁开药店的姑父,买了大人的退烧药,又飞奔回家,然后给妈妈倒了一杯温水,让她吃了药后下再睡,不一会儿,她的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我拿了条热毛巾帮妈妈擦汗珠,这时妈妈醒了,她欣慰的说:“谢谢你,宝贝儿!吓着你了吧!”我抚着她的额头说:“退烧了妈妈,您以后要多注意身体哦!”,妈妈脸上笑开了花说:“我的宝贝儿长大了”,那一刻,我的心里也像灌了蜜似的甜,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也可以成为妈妈的依靠。父母生养了我们,给了我们幸福和快乐。一生无私地,给予我们他们的全部,不求回报,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生只为了把我们带到光明的人生大道上;他们更像童话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生就为了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当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希望你记得,是谁,一步一步的教我们走路,当父母老了,讲话不清了,希望你们还记得,小时候,是谁,一句一句的教你学讲话。时间会让父母多了皱纹,可是我们更记得,他们的青春都花在谁的身上!650字 四年级
-
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英雄模范。比如:一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抱着年老母亲晒太阳的洪祖龙;奶奶的好孙子马鹏飞;10岁的王依萌照顾脑瘫哥哥……这些感人的事迹,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他(她)的故事让人永远铭记!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请看她的故事吧!“临汾最美女孩”孟佩杰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5岁那年,她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她送给别人抚养。在新的家庭里,她还没过上好日子,养母刘芳英3年后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出走再没回来。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药片被小佩杰发现。孟佩杰对养母说:“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您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儿,有妈就有家!”从此,8岁的孟佩杰就挑起照顾养母的重担。“女儿最大的优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这是多么辛苦啊!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一点的抠出来。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大学,经过考虑,她决定带着养母上大学。暑假,她顶着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爱吃的红烧肉。孟佩杰的愿望是毕业后做一名小学老师,和养母简单快乐的生活。听了孟佩杰的故事,你的内心是否有所感触。都是同龄人,我们,每天什么都不干,而孟佩杰已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我们还在熟睡,她已起床做饭。当我们还在玩耍时,她在家里照顾养母。这是多麽大的差距。如果我们可以多多孝敬长辈,不惹父母生气,看到马路边的爷爷奶奶去扶一把,在公交车上让让座等等的,从这些小事做起,相信自己,我们也会成为孝亲敬老的模范!六年级:李雅琪650字 六年级 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