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 盾 作 文 法1200字以上

矛 盾 作 文 法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议论文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目的,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从序列训练到方法训练、从文体训练到内容训练的发展之路,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写好一定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和幻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那么怎样才能让校学生展开想象,写出好的文章来呢?

一、多读书,拓宽写作“材”路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生活于写作的关系。因此我们按照“观察为先导,思维为核心,表达为主线”这已基本思想,把读写训练的触角伸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要让知识占领学生成长的环境,就要求学生多读书、勤看报、长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学生读书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要读书就要有书,书从何来?一是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动员学生购买一些课外书籍是可行的;二是借,“书非借不可读也,”让有限的书流动起来;有条件的学校要开放图书室,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动学生将父母、亲属给自己买的工具书、课外书等带到学校统一保管,方便借阅;三是读书要做读书笔记,书不能过目而去,把书中知识性、趣味性和自己认为好的小段子摘录下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会了读书方法,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二、勤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要读书,更要读生活。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一些同学作文写得不具体,就是平常的观察积累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呢?这就要我们老师辛苦一些:

1、将班上的同学分成几组,分别记录:

(1)班上的好人好事记录。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好在那里等。

(2)天气情况记录。风是怎么刮的(风向),风的大小,通过什么看出来的;雨是什么世间下起来的,有没有类省、闪电,道路怎样,树木怎样,庄稼怎样?上学来、放学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有没有没带雨衣的?

(3)课外活动小组记录。活动内容是什么,是谁主持的,都有谁参与。大家做得怎样,成功了有没有高兴的场面;失败了又是怎么做的。

(4)大自然观察记录。如放风筝、找春天等。

2、结合其他学科教学找素材。比如劳动课中有糊信封这样的手工,就可以让学生练习写简单的说明。结合学生做,说一说糊信封的工序。然后通过整理,把说话内容分成几项写下来,这样就成了一片条理清晰的小说明文了。

3、鼓励学生把有趣的事写下来告诉同学们听。如钓鱼摸虾、掏鸟窝、捉小鸟、饲养小动物、跟家长一起干活等等,以及小朋友们的游戏活动,如跳筋、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捉迷藏等都是作文素材,写起来既是一次美好的回忆,有锻炼了写作水平。

4、正确引导学生看电视。电视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体。很多家长怕孩子看电视影响学习,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不利于学生成长。以至于学生不知道温家宝实干什么的,更不用说天下大事了。因此,电视是应该看,但要有选择地看。看完后有目的的让学生说一说,或者做一些记录,如科普知识、精彩片断、主要故事内容等。

三、增矛盾,加悬念,努力写好每一件事

叙事平淡、语言乏味,是小学生写作训练中的突出特点。受写实的负面影响,学生往往用流水账的形式,平铺直叙、简单明了协一件事。读书笔记和观察笔记都派不上用场,或者不知道怎么用。结果写成的文章要字数没字数,要生动没生动,要水平更没有水平。例1:有位同学写春天到了,为了美化学校环境,校长买来了一些花草树木,交给了我们六年级1班来栽种。同学们中午回家吃完饭,带着工具来到学校,在老师指定好的地方栽种。同学们干的热火朝天,一会就栽完了,老师表扬我们、校长也表扬了我们,我们可高兴了。例2:有同学写爸爸给玲玲新买了一块手绢,作为生日礼物。玲玲自己都舍不得用,正巧一个踢球的同学不小心跌倒在地,头碰破了,鲜血直流。同学们都吓坏了,玲玲狠狠心,拿出手绢给同学包扎伤口。如上所示,同学们在写作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不错的,问题就出在如何把好的题材写好写活。

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和客观矛盾分不开的。矛盾中积极的一面推动着事情的发展,矛盾中消极的一面阻碍着事情的发展。事情往往在积极的一面不断克服消极一面的阻力中前进的。在语文教材第十册《飞夺泸定桥》一课中,写红军和增援的敌人抢时间这一段。矛盾的双方是这样安排的:

遇到的困难

解决的办法

表现的精神

崇山峻岭

翻山越岭

不畏艰险

天黑下雨

摸黑冒雨

顽强

饥饿疲劳

忘记

敌人阻击

击溃

不怕牺牲

敌人增援

赛跑

大智大勇

抛下

勇往直前

不难看出,红军战士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是通过红军战士不断解决矛盾、战胜困难中表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上面的例文的写作中,展开合理想象,增设一些必要的矛盾,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产生一个飞跃。

我们不妨在例1中安排这样的情节:

1、老师有没有把种花的、种树的和浇水的进行分组,你在哪一组?如果在种花的一组种花祥写,栽树就要简写;如果在栽树的一组种树祥写,载花就要简写。

2、种花的同学是不是把花草拼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是谁设计的,拼成了怎样的图案?效果如何?

3、再栽花的过程中有没有意外情况发生?比如刺扎了手、坑刨得浅、水浇得少等等。

4、在刨坑的过程中又没有遇到烂砖头、旧树根、石头等建筑垃圾,你们又是怎样处理的。工具有没有出问题,有没有学生意外伤害事情发生?

5、栽种树的一组中也可能发生2、3、4种的问题,还可能出现不成排的现象。是怎样纠正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6、浇水的同学是不是及时把水浇上了,用的什么工具——水瓶、水桶、水管?近的好解决,远的怎么办?

7、通过劳动你懂得了什么?畅想一下你的收获。

我们不妨在例2中安排这样的情节:

1、这块手绢是爸爸在什么情况下、在那里买的,玲玲是怎样珍惜的,从而突出手绢的珍贵。

2、踢球的场面如何,是不是很激烈?小同学是怎样的情况下受伤的?

3、有没有其他因素造成小同学受伤?想象事情的土发行和偶然性。

4、其他人是怎么说的、做的,玲玲当时怎么想,是不是很矛盾。

5、给同学包扎后玲玲心情如何,被救助人又是怎么做的。

6、通过这件事我们明白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感悟。

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我们的小作者就把人物的内在品质一一挖掘出来,让一个个生动的、美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写作是语文基础教学的最高层次,作文教学改革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创新活动。只要我们的老师经常不懈的帮助学生读书、读生活、积累写作材料,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内容更多、更加合理的想象思维,让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写出更充实、更优秀的文章来。

六年级:杨永乐

矛盾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随着最后一节棵下课铃的响起,政治老师和政治课代表那长达十分钟的辩论拉锯战也告一段落。最后政治老师以一句“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而扞卫了老师的权威,虽然有些牵强,但还是宣告了课代表同志的失败,败的不明所以,败的一塌糊涂。

文理科分化之后,我不得不放弃了我喜爱的历史,毅然投入了理性的世界,悲怆但义无返顾。每天对着课本想象不同的金属投到不同的酸液中会冒出什么样的气泡,一个质点下一个时刻会在哪个位置上振动。生活中突然少了等压高度线,没有了鸦片战争,还真有点不适应,想到刚才政治老师和政治课代表的那一番舌战,在感叹课代表同志长期生活在循规蹈矩的理性思维中竟然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辨证思维的同时,我也更加的理解了那句话,“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等待放学的时光总是漫长的,就像在看一场胶片泛黄的老掉牙的电影,冗长而没有尽头。习惯了这样的等待,揉揉已经麻木的屁股,随着人群走出教学楼,“好刺眼啊!”突如其来的光线引出了我心底的一声抱怨,同时也引来了周围无数同窗校友的白眼。想想也是,如此阳光灿烂的温暖氛围被我这么一句低俗的哀叹给打破了,确实有理由让那些被我从幻境中踢回现实的人表现一下心中的不满。但事实就是如此,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撒谎的孩子被狼吃的故事一直约束我,告诉我做人要诚实。现在虽然早已立秋,可依然很热,我甚至会想那印象中凉爽的秋天不会来了。可事实证明,该来的迟早都会来。当天晚上就开始下雨,不是瓢泼倾盆的大雨,也不是牛毛杏花般的小鱼,就是那样的淅淅沥沥的一场雨,不大不小,让人摸不着头绪。之后的几天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下着雨,结果到了雨停的那天早晨,我不得不披了一件外套去上课。看来老祖宗们留下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并不是无的放失的。

突然之间想到了冬天,我是很喜欢那个季节的,那个如童话般精致的美丽的季节,那个可以让我躲到宽大的毛绒外套里假装北极熊的季节。

我想真正的北极熊是不希望冬天早日到来的,因为冬天的北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冰雪世界,大地沉寂,江海封流,到处都结着厚厚的冰,冰上盖着厚厚的雪。我估计北极熊不会爱斯基摩人那样的打洞技巧,就算有几头顽强的熊熊能弄出个比鱼大的洞,我也不信它能从一尺多厚的冰层下把鱼弄出来。聪明的熊会找个隐蔽背风的地方挖个雪洞,把自己藏起来,睡它几个月。小熊宝宝不愿睡觉时,不知道熊妈妈会不会给它们讲不睡觉的孩子被狐狸吃掉的故事。这也是我喜欢假装北极熊的原因之一,在面对冷酷无情的冬天时可以一觉睡过去,管它外面竞争多残酷,但我终究是假装的,我不可能睡醒觉一睁眼就看见外面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柳树抽新芽,小燕子在唱歌。该来的迟早都会来,平安夜注定要在晚自习中开始,期末考试的那天也必然是寒风凛冽的。

板爷的一句口头禅是“趁现在”。板爷是我远方老家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开了一家鞋店,一个六十平米的门面房里,有满满一屋子的鞋,板鞋!曾有位女孩第一次来时留下了一句既天真又经典的感慨“哇噻!好多板鞋耶!”她的“板鞋耶”喊得特有味道,一波三折。在我们天天叫,天天学的影响下,他就自诩“板爷”,网名注释是“板爷卖板鞋”。他今年上高三,做生意没用家里投一分钱。他常说:“趁现在,趁我还没到青春的尾巴时,大干一场!”

而我现在要说:“趁现在,趁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两个月时,我要努力学习!”但我可不是为了什么祖国四化的建设,为了民族精神的振兴,我绝对没那么伟大,思想没到那个境界,我可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就是一俗人,我也会讨厌蜘蛛,不吃葡萄,害怕死亡,我也会在考试没考好时对着卷子唉声叹气,在大街上对着自己喜欢的球鞋两眼放光。北极熊冬眠是被迫的,吃饱了睡一觉总比在外面流浪饿死好的多,而我要努力学习也是无奈的,虽然说这话会令关心我的爸爸妈妈老师伤心,但我确实只是觉得如果在期末考试中多考几分就会过个安稳的假期,说不定还会因此多收点私房钱。

于是,我开始了每天至少背诵20个英语单词,100字古文,数理化习题轮流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紧张的,充实的。不知不觉中似乎放学也来的提前了,同样是最后一节课,同样是政治老师。随着放学铃的响起,放下笔,揉揉有些酸痛的眼睛,耳边清晰地听到政治老师说:“记下最后一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笑了,睁开眼,望向窗外,阳光依旧灿烂,但好象不那么刺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