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散鹤,享受生活——读名家名篇《获奖散文》有感1200字

闲云散鹤,享受生活——读名家名篇《获奖散文》有感

12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千古绝唱,浮沉跌宕,荡气回肠,诉不尽风雨仓皇,抒不尽人间沧桑。回首滚滚红尘,怅望千秋,反观古今,能像李白那样在云里雾里、飘飘欲仙之中笔走龙蛇,写下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诗词歌赋;能与李白一样在一醉方休之时便能吟风弄月、谈古论今的又有几人呢?本应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悠然自得、朗然入目的愉悦生活,竟能被步入新时代的我们演绎得这般纷繁复杂、匪夷所思。或许,此时此刻大家真应该放下手中的大刀阔斧,学会像李白一样,闲云散鹤,自得其乐,享受生活。

或许,“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对于这一点是纲举目张、入木三分的。散文往往是字里行间给人一种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之感,但当你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独树一帜的主题深入浅出地贯穿于全文,而其中的一字一句都是对这一主题的积淀与升华。而李白的这一点恰是与之殊路同归、异曲同工的。或许,有的人会忿忿不平地指责,李白只不过是自命不凡、自诩为仙的骚人墨客,他的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看似鬼斧神工,气贯长虹,实则是坐井观天,雾里看花,在哗众取宠,夜郎自大;而路人皆知的散文也只是一种待价而沽、有恃无恐的文学形式而已。其实不然,与其是用论文那样气势恢宏的形式去大言不休地高谈阔论,倒不如信手拈来、易如反掌地将自己的念想与情思寄予这令人神往倾心的散文之中,让自己的身心随着轻而易举的随手一挥便能在这由远及近的墨香与书香之中如沐春风、如品甘露,吮吸生命的气息,享受生活的悠闲与欢愉。李白更是如此,他不拒凡俗,不畏人言,在何时何地都能怡然自乐、自由烂漫得像孩童一般。他天马行空、大气磅礴的诗文更是这种自在悠闲的生活的集中表现。更是幻化出了他流光溢彩的生命,他心目中的那渺远瑰丽的人生。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人们只要是一息尚存,就要分秒必争地投身到竞争与工作中。更有甚者竟高瞻远瞩,早早地就将自己的一生都安排得滴水不漏,毫无喘息的余地。难道只要一放松就会让人们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只要一放松,人们就会欲罢不能地失去整个人生吗?既然拥有生命,就应该感到快乐,为什么还要这般死去活来、想方设法地逼迫自己呢?正如诗中所云的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学会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地活着,去享受生活,去享受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去感受人生中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快乐。你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形形色色的利益与竞争对手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你不会因那神出鬼没的欲望让自己的贪念永远得不到满足;你更不会自投罗网于那一刻都不得止息的工作之中。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你会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其乐无穷。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美不胜收的人生。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学会给心灵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让自我在放松之中领略生命的奥秘,在欢欢喜喜之中便能一蹴而就,获得梦寐以求的成功。

闲云散鹤,享受生活,你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谋面的人情世态,你会发现置身的这个世界是如此壮美。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六年级:gmlwx

闲对风光独自游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每到暑假,我都要独自出去游玩一次。爱人和儿子,都会晕车,不愿与我同行。每次旅行后,旅游区的风光会逐渐淡忘模糊,但旅行里的闲情轶事却总是难以忘怀。

黄鹤楼下进“洞房”从黄鹤楼上下来后,我发现在黄鹤楼的底层,有民俗表演。台下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游客,台上正在进行某少数民族的娶亲表演。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女邀我一起参加所谓的抢亲游戏。“婚礼”的一个重要戏份,是“送入洞房”。我稀里糊涂地被强拉着和“新娘”一起进入了“洞房”。进了洞房后,主婚人伸手向我要掀起盖头的一百元喜钱,说这是风俗。

我一惊诧,心想被套上温柔的陷阱了。我说只有20元,多则没有,不让我走,我就报警了。相持了十几分钟后,看我实在一毛不拔,就放我出来了。

原想体验一下民俗风情,不想却掉进了民俗陷阱里。民俗风光再好,别人的洞房岂能随闲人乱“泡”!

韶山故里里去“请像”

还在去韶山的路上,游客就会被导游上一堂课:在座各位都是有缘人,各位有缘人可以去请毛泽东铜像保平安,每尊像都有独有编号以便收藏。一进门,导购小姐特热情:只要500元就能请一尊像。

上车后,请像的朋友互相看编号。不巧的是,我的那尊居然和邻座的那个一模一样的编号。我们哈哈一笑,又一次被“忽悠”了。伟人故里风光再好,也有宰客没商量的时候。

长江游轮上好“观光”

游长江三峡得坐游轮。游轮开出不久,大家就吵着要上船的楼顶上去观赏两岸风光。船老板和导游把住进口,说只有交50元才能进上面的楼顶。大家看风光心切,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一群四五十交了钱后涌上了船定。两小时后,我悄悄也溜上了船顶。在以后,游客来去自由,无人限制。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唆使同行的一个小青年向旅行社和旅游局告发了这一“无耻的勾当”。

结果是,在我们上岸后,导游不仅如数退还了多收的“观光费”,她的上司还亲自出面为我们加餐加酒。一场维权“战争”,就这样平息了。

这样的闲情轶事,每次旅游途中都有发生,说也说不清。它们不是风光,却胜风光;其实,它们也是每次观光中的一个个别样的风景线。因为有了它们,每次旅途的风光才那么特别,才那么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