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牵挂叫亲情1200字以上

有一种牵挂叫亲情

1200字以上 初三 写人

亲情,给我们的成长提供重要的力量;亲情,是联系我们与家人的重要纽带……无尽的亲情,带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牵挂。

她,一头花白的头发,眼睛很大却无神,瘪着一张无牙的嘴,喜欢笑,尽管她笑起来满脸皱纹。她没念过书,却能为了家里的生计,到街上卖菜;她逐渐衰老,却能清晰的记住我们每个人的生日,送上自己的祝福;她体弱多病,却为了让我们吃到绿色无害的蔬菜而亲自种地……她,就是我的奶奶,是我最亲最爱的奶奶。

奶奶虽然生在18世纪30年代,可她没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对每一个孙子、孙女都关爱呵护。尤其是对我——她最小的孙女。这种关爱,从我出生起直到现在,一直延续,都不曾间断。

我刚出生不久,奶奶就“丢弃”了快满1岁的堂哥来照顾我。那时候,她的身子还硬朗,也不觉得辛苦,只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我。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我茁壮的成长着。渐渐地,我学会了踉踉跄跄的走路,学会了依依呀呀的说话,奶奶也很高兴,因为大都是她的功劳。再大一些,我就变得调皮了,总喜欢在门外乱跑。奶奶生怕我受伤,总是紧紧地跟着我。有时候,我跑得太快了,奶奶跟不上,就只好喘着气大喊:“小乖乖,别跑了,别摔着啦。”就是这样的一种声音,陪伴我度过了幼儿时期。奶奶对我的牵挂,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到了小学的时候,奶奶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我。有时候,她会叫爷爷送来新鲜的蔬菜。有时候,她也会给我打电话,只是为了了解我今天吃了什么或者爸爸妈妈在不在家。

上了初中,我就很少回家了,常常是放了长假才回家一次。奶奶总是掐着手指头计算我回家的日子,为的是能见上我一面。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和妈妈就到街上购物了,没有去看望奶奶。当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踏着夕阳回到家的时候,竟然发现爷爷和奶奶坐在家里。原来,奶奶知道我回家,特地来看我。她们在家里已经等了多时,才盼到我们回来。我觉得心里很是愧疚,也不敢说话。奶奶笑眯眯地拉我到她身边坐下,问我:“玩得开心吗?买了什么呀?”我顿时兴奋了,喜滋滋的和奶奶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奶奶却突然不说话了,只是呆呆的看着我。我很奇怪,问她怎么了。奶奶布满皱纹的手摸上我的脸庞,叹着气说:“乖乖,你瘦了,脸都变小了。要多吃点肉,早点睡觉,知道吗?”我听了,心中竟产生一种酸楚的感觉,似乎觉得自己不多吃饭是对不起奶奶的行为。这次奶奶的突然来访也让我非常感动,毕竟她的身体不好,不能走太远,可她却为了见我一面走了那么远。我想,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最好诠释。

沐浴在亲情之中,也让我的心变得更柔软,更加懂得感恩。有一次放寒假我就要回校了,奶奶打电话叫我去她家吃饭。饭桌上,奶奶变戏法似的端出一碟扣肉。看到我惊讶的眼神,奶奶解释说:“这是过年时留下来的,我知道你喜欢吃,特地留给你的。”然后,她夹了一大块的扣肉到我碗里。我心中很是感动,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刚吃了一口,就觉得味道有些不对劲了——这菜好像已经馊了。但当我抬头看到奶奶那笑眯眯的、满足的样子时,我决定把这盘扣肉吃完。妈妈也尝了一口,却直接吐了出来,对我说道:“都已经馊了,别再吃了。”我笑了笑说,没有啊,还挺好吃的。可是妈妈却不许我再吃了。回家的时候,妈妈突然问我是不是真的吃不出菜馊了。我摇摇头说:“不是。只不过那是奶奶夹给我的,我要吃完。”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你做得对。

如今,我正在渐渐长大。也许有一天,我会看到社会中冷漠、不美好的一面,心渐渐变得坚硬。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奶奶对我的牵挂和爱,不会忽略亲情给我的力量。

广西柳州城中区十二中初三:寂寞刚好半分满

有一种生叫做伟大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在砰砰的砖头声响中,妈妈正坐在一旁休息,太阳火辣辣的,树上知了不停的叫,狗儿一个劲的伸着舌头……

妈妈面颊上汗珠不停滴着,眼睛红红的……

“妈妈,买回来了……”

“眼药水?说多少遍了,买什么眼药水,拿几个空的青霉素瓶就行。退回去,退回去……”说着便把揣在兜中的口香糖塞给我,妈妈将我推开。

“我坚持将眼药水塞给妈妈,但妈妈执意不要,我很无奈的掉转了车头。

青霉素用不好就会双目失明,但妈妈固执的性格注定不会让我买这三元钱的眼药水。

退药的路上,我飞快的骑自行车,又看到那大沟,就是那沟,曾经险些葬送了我和我的妈妈。

我五岁那年夏天,傍晚时我忽然发了高烧,妈妈骑车带我上医院,为了能让我及时吃到大夫开的中药(不伤胃),妈妈很焦急。她骑车飞快,结果……,正要拐弯,妈妈便被吸到深沟里,那些中药全撒了。沟有五六米深。被自行车砸伤的妈妈用一只手托起我,另一只手拼命地抓住沟边那带刺的野生枸杞枝……。

我憎恶那条大沟,它险些吞没了我们母女二人。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和妈妈便与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那年我十三岁,暴雨洗礼后的路面尤其泥泞,急着回家的我顾不得给妈妈打电话。“真倒霉,一会功夫竟成了落汤鸡……”我念叨着,嘴里嚼着口香糖。

“嘀……”随着一阵喇叭响,我下了车,一抬头,便看见雾朦朦的路上徘徊着熟悉的背影。

“妈妈!”我加快步伐。

“哎。等你多长时间才回来,别动别动,再走鞋就要湿了……”

妈妈一只手拿着伞,一只手提着胶鞋,抬脚时,泥巴会甩到裤腿上。她蹒跚的身子在雾朦朦的雨中显得更加艰难。过那稀泥潭时,她的头低着,原本一个成年人的身躯顿时间绻缩成了一团,妈妈原本胖的身子挤的她真喘气。她将双手按在路旁的树上,两脚扶着树桩轻轻挪动,缓缓很小心的将脚跨过去,停一小会,慢慢将腰伸直。提鞋的那双手放在背后捶背,水一再被鞋激起一圈圈的涟漪,紧接着便是一阵止不住的咳嗽声。

当我接过伞和鞋时,妈妈的喘气声在雨中回荡,格外清晰。(妈妈的泪将两鬓头发浸湿了,豆大的汗珠挂在额头。头发早已被雨淋湿,)妈妈的衣服全湿透了。而此时,雨珠、汗珠、因使劲咳嗽而挤出的泪珠,交加打湿了妈妈那散乱在腮边的头发!

“妈,你又咳了!”

“没事。下次回来你一定记着挂个电话……”妈妈挤着泪眼笑着说。

……

妈妈从小就落下咳嗽的病,说完妈妈便服下随身携带的止咳药。偶然握住妈妈的手,好冷,好冷。

妈妈“直立”着那病弱的身躯,却依旧带着慈祥的微笑。

我挺着结实的身子,但泪水模糊我了视线……

你的微笑将寒冷全部融化,却将温暖传送给女儿!

没待踏进家门,熟悉的药味便麻痹了我的嗅觉,药味笼罩着整个家。

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因我而起,我一出生,我家就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再没有之前家中的旺景。所以,在爷爷的眼中,我老是碍眼。为了给家庭缓解家中的压力,妈妈每天都忙着找活。

在我放暑假的日子,妈妈总会将毛巾挂在脖子里,骑着自行车带着我,骑十多里路,颠簸十多里,每次我都坐的屁股疼。

在别人下午两次是午睡最美的时间,然而妈妈却背对着火辣辣的太阳,一个下午都忙个不停,妈妈很胖的身子,却总要保持两个姿势:将砖头从土堆里刨出来,再将它扔到远处。汗流浃背,一个下午仅有一次喝水的机会。天天星星出现的时候,才是妈妈回家的时候,由于一天的劳累,妈妈只吃简单的饭――一把挂面掺上几根咸菜。但我在家,妈妈总忍着疲惫为我炒菜,我吃完后妈妈将碗筷收拾好,透过门缝,我偷偷看见妈妈将剩下的发硬的馒头泡在热水里,将我吃剩下的菜倒在盛馒头的碗里,边吃边喝水。

重复的干活成了妈妈的事业。年复一年,妈妈身体备受亏损。妈妈再也不能飞快地骑自行车了,因为她骑一会儿车腿就发麻、发抖。

拒绝了对自己身体的照顾,却用藏在身后的爱坚持对女儿的呵护!

盖房子的时间里,我们要搬到别家去住,我替妈妈收拾衣服,猛然发现妈妈枕头底下压着一本书。充满好奇的我连忙打开它,啊!令我目瞠口呆!那里记录着我从出生到现在的生病详情,用药的名称。16年间一丝一毫的变化竟全在其中。但她却从不让我知道。

三岁,胃胀,肚脐周围痛。注意吃打虫药……

六岁(五月二号),发高热40度,买了一盒退烧药,每盒5.3元,注意要赶快用酒精,擦手心、脚心、额头,及时送医院……

六岁(六月三十号),身上出痒疙瘩,用野胡萝卜秧子熬水洗澡,

或者用麦麸皮炒大葱白擦身,擦三遍!……

十岁时,一连咳嗽了三个月。用一些消炎病“成人服用,小儿减量。”打青霉素,但打过青霉素会脸色发白,因为吃辣东西太多,所以要多喝水,喝一些清凉病,最好20克每天……

十一岁,壮得像男孩!……

十二岁,每逢考试得第一名,就有点肝火旺,嘴里就有口臭气,得吃口香糖……

十五岁,壮实!

……

旁边还有从1岁到5岁的布底鞋图案和鞋样……

原来,那么多的药并不是全给妈妈治咳嗽用的,有好多空药瓶是妈妈替我留的。煞费心思只是为了我能健康的成长

……

我马上将口香糖送给爷爷,把保存下的奖状递给他看,爷爷笑了。

拿走那几个空青霉素瓶后,我偷偷将青霉素瓶洗刷,再将眼药水灌进去。又路过那大沟,我同样感到了车子的飞速,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几株枸杞竟结了群,几大株几大株的挨在一起,周围还有蝴蝶在为它们舞蹈。知了还在吱吱叫响,沟边还有通红的枸杞果,记得妈妈曾说串串枸杞子像是鞭炮,似乎马上会劈劈啪啪响起来……

现在想来,生活中又有多少事值得它响呢?而有一种声,恐怕唯有我们用心去倾听它不愿响起的声音,才会理解它的伟大!

是的,我的妈妈就是那平凡的人物,妈妈的人生就是伟大的人生中之尤其伟大的人生!

我要用拼搏来回复这伟大的人生!

我同车子一同飞奔到家门口,“妈妈,青霉素瓶子!”我喊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人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