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渴望900字

青春的渴望

9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青春的渴望  

我的14岁,理解父母的唠叨,明白埋头苦读的必要,知道要努力实现目标。于是,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踩着脚下的路,害怕一不小心会跌倒。我的14岁,已经满足于父母给予的自由,不再抱怨压力和负担,当然也不会急于求成。  

不过,我站在青春的起点之上的14岁,更渴望阅读。  

以前做过一份手抄报,名字起为“让喧嚣落地”,那是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很美,有一种意境。但是,当时自己并不懂其中真正的内涵。  

10岁时,我爱看一本台湾女作家陈子衿的书,《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葵》。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小罹患了两个重大癌症,六岁失去父亲。每天只有母亲陪伴她生活在刀光血影之中。化疗与吃药甚至做手术,是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读这本书,觉得作者好可怜。这样的生活简直让我不可想象。也不了解,作者一天一天看着旁边病床上的人一个个离开人世,她的内心是如何劝说自己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  

不久前,一次偶尔地翻开了这本书。我还是那么喜欢,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但是,我的意见却发生了变化。  

我现在更敬佩的是作者的乐观。这是我从前不曾去理解过的。她在化疗时很“不乖”,拿着两张重大病历卡问医生:“医生,我的两张重大病历卡可以兑换什么奖品啊?”还有一次大手术之后,她在网上找了一张台湾地图,对照着自己的肚皮说:“我的切痕以后可以当旅游地图用啦!”  

14岁,再次翻阅一本读过的书籍,我的情感发生了转变。我不再为作者的人生灰暗一面而黯然神伤,更欣赏的是作者对生命的乐观。她与网友分享医院里的“乐事”,拄着拐杖去别的病房里安慰病人,言传身教。这些,表现出来的是作者无比的乐观。作者的生命中只有二十多年的光阴,她的一生都属于青春。她的青春满是痛楚、满是折磨。但是,她的青春有比别人更多的欢声笑语,她自己的乐观和别人对她的鼓励。她青春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积极的笑容,她在夜里用微笑等待明天的朝阳升起,用微笑在朝阳升起的时刻迎接新的一天。她的青春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为她的青春在磨砺中得到了成长,学会了乐观,懂得了珍惜。  

让喧嚣落地。我们需要一个空间独处,于独处空间里读书。偶尔翻阅一本曾经读过的书,你会有与当初不一样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属于青春的。我们阅读别人的青春来感悟自己的青春,借阅别人的青春经验丰富自己的青春经历。  

我的青春渴望阅读,阅读书中对青春更多地诠释。

我的老师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在我6年的小学生涯中,教育过我的老师有很多,有严格的杨老师;有大智若愚的唐老师;有幽默的吴老师,但令我最难忘的,是我的启蒙老师——郭远俊郭老师。

郭老师高挑的个子,大约永远在肩下十公分的黑发(在唱她就嫌不好梳理了)。眉毛细细的,像月牙儿似的。小小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爱笑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上均匀的分布着几粒小雀斑,下面是一张薄薄的却伶俐的嘴。身材苗条,两条像铅笔一样匀称的腿,手指纤长。一件衬衫加一条朴素的牛仔裤给郭老师塑造了精简、干练的形象。

你别看郭老师的眼睛很美,但随时随地,她都会说话。

6年前的一天,郭老师正在讲课,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也不例外。可是,我的心渐渐按捺不住了,因为,桌柜里有我新买的玩具。终于,我控制不住我的手了,将手伸进了桌柜里。

这个玩具真好玩!我心里想着,很快就爱不释手了。不经意的一抬头,我看见郭老师平时弯弯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异样,好像在说:“你怎么开小差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正当我准备站起来接受批评时,却听见郭老师宣布:“这堂课就到此为止。”我有点不相信,一位郭老师会派人来“宣告”我进办公室。我忐忑不安的等了几分钟,却没见人来通知我。是郭老师忘记了?还是准备“放我一马”?

第二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郭老师只是不想伤到我的自尊心,想保护我那颗脆弱的心灵。我人虽小,却已经明白了。这次教导,我刻骨铭心。

郭老师,我想对您说一句话:“和您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是我记忆中最快乐、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被您教导,哪怕是您骂的每一刻,学生我都铭记在心。和您在一起的时间,我,此生不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抒情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