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演讲稿:傻子,不傻_1200字1200字

初三演讲稿:傻子,不傻_1200字

1200字 初三 演讲稿

大家好!我这次的演讲它没有题目,只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傻子”,一个是“不傻”。

我所要说的“傻子”,也就是我故事的主人公,他是我的一个舅舅。舅舅已经死了一年多了。我所要说的“傻”也并不是人们开玩笑意味上的“傻”,而是“脑子有问题”。听妈妈说,舅舅是因为三岁左右的一次发烧烧坏了脑子,所以舅舅一直都只有小孩子的智商,每次回老家见到他时,舅舅都是满脸的鼻涕疙瘩,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儿,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舅舅是我们那公认的傻子,他的眼里有些许混浊。他不识字,也不认人,但是他总是能在我们饭点的时候准时出现在我们门前,伸出他的两只手,不停地比划着,显而易见他是来―要饭吃的。起初,大姐姐会给他装上一大碗饭,夹很多菜。舅舅是站着吃东西的,他吃得很快,把上面的菜吃光后,三下五除二地就把饭给扒完了,然后把碗一扔,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有时候,他也会赖在门前不走,我们则给他递些瓜子、花生,他都“照单全收”。慢慢地,对于舅舅能够准时在我们吃饭时过来这件事情,家里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也再没人给舅舅递吃的了。甚至,有的时候,一些小孩子也会凶巴巴地跑到他面前,双手叉着腰,说:“出去,你这个傻子,没东西给你吃了!”我开始还很气愤,总是偷偷给他递东西吃,因此舅舅每次看到我都十分开心。后来听大人们闲聊时说起,舅舅在婆婆家是吃饱了饭的,舅舅他是个傻子,我们给他多少东西他就能吃下多少。从这以后,任凭舅舅再怎么向我讨东西吃,我也再没理会过他了。

舅舅不骂人,他似乎不是很会说话,我只听过他在离开前说过一句话,那次是在医院。医院里的舅舅仍然一副邋遢样子,只是他的脸色更加苍白,他的脚也浮肿得厉害。但是我注意到这次他的眼神似乎和从前不一样,那里面多了一些灵光。

晚上的时候,我和姐姐留下来守夜。当我迷迷糊糊将要睡着时,恍惚间看见舅舅,我那个傻子舅舅他把手上的针头拔掉了。我一瞬间清醒过来,我知道拔掉针头意味着我明天看到的可能就会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我迅速把姐姐叫醒,想打电话给父母,这时舅舅按住了我的手,他的手枯如柴,但我却挣脱不开。他的眼中闪动着光芒,他对我摇摇头,并显出祈求的神色,他的嘴里发出一声虚弱的、沙哑的、甚至听不太清的话语,舅舅说,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他要走了,他不想拖累我们。

我和姐姐呆呆地坐在那,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也什么都没去做,最后,我们又迷迷糊糊地睡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家里的大人都来了,挤在小小的病房里,而舅舅的脸上害了一层白布,我不敢靠近他,更不敢把事情说出去。

我感到内疚。我想,若是我能够有哪怕一点点的勇气,将事情告知家长,最后应该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后来姐姐告诉我,大人知道舅舅拔针头的事情后,反倒过来安慰她;也是后来才知道,舅舅以前就有过类似的自杀行为,但都被制止了。所以,我想,舅舅他曾经用过无数的办法借以悄无声息地离开;所以,舅舅真的是个傻子吧!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爱,那浓得,化不开的爱啊!

我舅舅那个傻子,他真的傻吗?

《初中学习方法》演讲稿_20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三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我叫**,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我自主、我快乐、我发展"。这句话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这既是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位同学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就从两个大的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方法:  一、爱学习是学好习的基础。我不喜欢"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学习好像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就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大推动作用。我们初中阶段虽然科目较多,但是我觉得在学习中还是很有兴趣可言的:数学课上当你开动脑筋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语文课上当你赏析那篇篇佳作的时候,那份文字的曼妙是沁入心扉的;英语课上当你流畅朗读的时候,那些听说读写的乐趣是融入过程之中的;地理课让我们懂得辽阔,生物课让我们了解自然,历史课让我们明白过去,思品课让我们学会做人,音乐、美术、体育、劳技、微机等等学科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所以,每个学科都是很有意思的,都是很有价值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就能使我们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我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二、会学习是学好习的保障。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我们从小学升到初中,不但学习环境变了,更主要是学习内容变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难度亦增大了。中学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因此要做一个好的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好适宜初中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它主要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外作业--过程考试"六个部分。  (一)学习计划。从我个人来说,一般有三类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学期计划一般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利用假期对新学期知识概括的了解;周计划主要是过程中对每周学习知识的梳理;日计划就是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必做作业的基础上穿插完成自主作业。  (二)课前预习。它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由于预习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听课时就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三)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我们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在上课的时候,我觉得就要既当好观众的角色,认真听老师讲课,又要当好演员的角色,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课后复习。不少同学抱怨:我课堂上明明听懂了,但往往作业不会做!这是因为同学们放学回家,就忙于做作业,由于当天上课的内容还没有复习,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哪些内容记住了,哪些内容还没有记住,对老师讲过的新课仍是模模糊糊。在这种情况之下做作业,只能是一边翻书,一边做作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在脑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刻,作业的质量一定不高。这种做法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做作业,而是先复习。重温当天老师上课的内容,方法是:一边看书,把新学的课文仔细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一边看笔记,一边回忆老师讲课的情景,搞清楚课堂上尚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把书合起来,看能否把内容记住?对于数学的定义,着重于理解要能够用自已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能只满足于会背诵;对公式不但要会背,而且要不看书会推导;对例题要不看书会解答。这样就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就成为自已知识宝库的部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着手做作业。  (五)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切忌掩耳盗铃,它是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做作业时一定要坚持做到:"看书时不做作业,做作业时不看书"。这种做作业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考试了。习惯了这种要求的同学,到真正考试时,你一点都不会紧张,一定会得到好成绩。做作业时,要象考试那样,字斟句酌地审清题目,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然后作出全盘考虑,理清头绪。下笔前要考虑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遇到较难的题目,还必须反复思考,在草稿纸上列出解答的步骤,最后有把握了,才下笔做在作业本上。这样做出的作业才有条理性,质量才高。对发回来的作业本,要认真阅读,对那些错误的地方一定要改正。并要好好保存,以备以后复习用。  (六)过程考试。首先,要合理安排好复习。注意抓好三点,即重点、生疏点和遗漏点。而对熟悉的内容则"一带而过"。这样分清主次,在知识准备方面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正确的心态检测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要认真做好考后分析,对于自己没掌握好的问题,出差错的问题,考后必须打好歼灭战,坚决不能让一个敌人存在,否则他会影响你后续的学习。以上是我自己学来的加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借鉴价值,最后预祝各位同学学习快乐,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演讲稿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