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春节1000字

疫情下的春节

1000字 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传统的春节,从农历腊月廿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元宵的繁华景象,春夜之热闹可见一斑。在我家,春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回到老家,换门贴、放烟花、吃年夜饭,还有我最期待的收压岁包,汇成了一首春节奏鸣曲。

除了传统的过年方式,我最喜欢的过年方式其实是旅游过年。去年春节,我计划了一趟赴武汉的自驾游,临出门却遇上一场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无奈取消了行程。憋屈了一年,我精心完善了旅程的各个细节,策划好行程、订好酒店、查好天气……万事俱备,但那股从武汉飘来的东风却携带着新冠病毒席卷了全国。

元旦前夕,武汉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由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肺炎病毒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从武汉蔓延到了全国。一开始,我还抱着侥幸心,希望患者只是个别现象,我的旅游还能进行,但随着1月23日武汉封城,我旅游过年的计划彻底泡汤。

虽然旅游不能进行了,但这个疫情下的春节,却也过得别有滋味。

寒假培训班的课程一结束,我们一家三口便开着满载年货的车去了乡下奶奶家。年三十的白天,我们去大棚里摘了草莓、买了烟花;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饭,收了些压岁钱,充实了自己的小金库。跟往年比,路上有些冷清,一些店家关了门,但餐桌上还是觥筹交错、其乐融融。饭后,我亲手点燃了烟花,各式烟花在空中绽放,宛如一条条巨龙在空中翱翔,不时变幻出不同的模样,人人都陶醉其中,享受这小小的视觉盛宴。最后,一家人团坐一起观看春晚,品味浓浓的过年味道的同时也没忘了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人们加油。

因为连绵的冬雨和疫情防控,在举家戴着口罩蜗居在家的新年里,我居然学到了一项新“国粹”——搓麻将,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从开始不懂规则,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好几个下午都是家人陪伴着我玩耍。冬日的春节时间飞逝。

回到杭州后,疫情防控更严格了,上街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更别说互相串门了。这天下午,我们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传来了门铃声,我疑惑地打开门,原来是奶奶她们来啦!她们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这里疫情严重,怕我们吃不上新鲜的菜,就特地摘了地里的青菜、杀了亲自养的母鸡、买了我最爱吃的螃蟹,一路开车送年货来了。窗外很冷清,但我们的小家此刻却分外温暖。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虽然这场病毒战有些残酷,但却有许多事例温暖着我们的心:无数的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卡口,在阴雨天里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冒着危险,赶往了疫情的一线,支持武汉的病患;千万建设者为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日夜不休……相信有无数平凡人地付出后,疫情一定会好转。新冠病毒,你虽然凶猛,但也阻断不了我们中国人的年味,更阻断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众志成城抗疫情

700字 初二

原本期待着无拘无束的寒假,和家人们团聚过年,殊不知撞上了天灾,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神州大地一片沉寂。

往年,我和爸爸妈妈都是回到老家,与一年多没有见面的亲戚团聚,围在大餐桌旁吃着摆满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饭后坐在客厅,欣赏春晚,一家人有说有笑,不时还可以听到窗外响彻云霄的爆竹声,大年初一初二去亲戚家拜年。而今年略有不同。

这位不速之客在华夏大地猖狂肆虐,听者闻风丧胆,触者命悬一线。西湖湖畔,天安门下,游人绝迹。短短几天时间,全国相继几个地区出现了它的身影。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很多地区开始“封城”“封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赶往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在新冠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不畏艰难。他们,是人民群众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除夕夜,家家团圆,欢聚一堂。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连夜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龄奋战在一线的钟南山,或许多少个日日夜夜没有睡觉,心中只有人民、国家,身姿挺拔,目光坚毅,他是希望的灯火。2003年,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现在我们正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前路虽未知,但勇者亦无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各种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因为早一分钟,就有可能提前一分钟遏制住疫情。

这个春节,他们比以往的春节更忙碌,任务也更艰巨。他们是第一道守卫生命的勇士,他们把病患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他们交接的是生命,守护的是医生对病人救死扶伤的承诺。“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让我们向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我与你同在!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