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灯_250字250字

老路灯_250字

250字 初三 散文

它像一位固执的老人

用一生去照亮那条街

它黝黑的躯干上有了许多铁锈

血一样鲜红一样显眼

那是岁月刻在它身上的伤

昏黄柔和的灯光展现着执着

无力地弥漫在无人苍凉街上

风呼呼地吹,又像是它在叹息

——啊!曾经的那些人呢?

他们到了哪儿去?

现在是否记得我?也记得这条街?

记得那些让人快活的日子?

以前的以前,它在这条街默默地照亮

陪着这儿的人生活

与这儿的人分享快乐

给夜行人照亮前方

孩子们围着它嬉戏

学生围着它看书……

后来呢?人们搬进了城市

开始了新生活

遗留下它,和那条街——也许忘了

没有告别……

凛冽的寒风中

它的身躯颤颤巍巍

昏黄的灯光闪闪烁烁

恍惚中,听到它微弱的心跳

像一颗即将陨落的星

初三:夜星雨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渐至佳境_1200字

1000字 初三 散文

一本红楼,书页间则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南柯一梦,万境归空。静伫冥思,又忆起书中那一朵阆苑仙葩,同时才明白了,何谓常读常新,渐至佳境。

小学八九岁的时候,我终于取下那本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当然,我本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在脑海中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惟独除了林黛玉,我是真的讨厌她至极了。

两弯似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林黛玉如此娇花照水,弱柳扶风。很多人暗叹。好一个小家碧玉,柔情似水!我认为不然,我不喜欢她言语刻薄,不喜欢她令人压抑的病态,也不喜欢她一句:宝玉、宝玉你好……就让我最喜欢的宝玉哥哥心思粉碎了数十载春秋。那年,我是真的不喜欢她.

毕业之后,想认真地找一部大作去拜读,所幸《红楼梦》的电视剧再次唤回了我对阅读红楼的渴望。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痴情一片,坠入爱河却无奈不辞而别,分路扬镳。不同于初读红楼,我发现凄美的辞藻将这段宝黛之恋演绎得如此悲情淋漓!难忘黛玉随口念出一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美丽与残忍时,竟让宝玉意乱情迷,恸倒山坡,那一刻我觉得他们的生命连通了,交错了。这也使我动摇了我最初的感觉。我想这本书还是有所亮点的,而且,这样纯净的爱情故事,会出现在黛玉那样一个娇痴爱妒的人身上吗?我暗暗疑惑。

最近以来,因为同学们之间提起的多了,便开始了又一次的拜读,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终于能读懂一些了吧,对它,真的是爱不释手。每逢夜阑人静,打开小灯,跨上眼镜,把靠枕靠在床檐,躲在被窝里,静静地揣摩着潜词造句,情节起落。

终于,这黛玉还依旧如五年前那样自卑,自怜,但是她身上那些隐秘的自尊也被发现了。她性格里独有的叛逆使她处处显得卓尔不群,她排斥世俗,崇尚艺术,每每与姐妹们赏花作诗,总是艺压群芳。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愉怜”。诉出了她的心境。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更写出她哀伤万种,她在清幽的潇湘馆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湿的日子”她对着菊花轻吟“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诉秋心”。她在经历了大观园的狡诈之后,终也叹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之绝唱。黛玉卧在床头,听着屋外喜气洋洋的锣鼓,想着自己的宝玉哥哥终与宝钗妹妹成眷属,最终吐出一口鲜血,抱憾香消殒在这深沉的贾府中。一位绝代佳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我不禁摇头叹息,黛玉,痴儿啊,你既不是绛珠草,何必还那露水思哪,最心疼她红颜薄命,当真,花容月貌,为谁妍啊。

读罢,扣上书页,我突然发现,林黛玉在我与《红楼梦》的故事中,同时扮演了一个常读常新的角色,在一次次的研读,一次次的琢磨,一次次的体会之中。这个角色也随着我的逐渐成长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我想,读书与太多事都有那异曲同工之妙,不去读破、看透的话,人生的遗憾,大抵如此吧。

初三:津度度度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