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爱的狐狸1200字以上

等爱的狐狸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我生长在一个很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听老妈说,我出生的那天,老爸沿着市里最长的一条街走了三个来回,那可是刚刚过完年的寒冬腊月呀,直到第二天早上老爸才恢复常态,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渐渐地接受了我的存在。我甚至还能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奶奶把仅有的两个苹果都给了弟弟,弟弟偷偷地把一个苹果送给我,并告诉我千万别对别人说时,我气愤地将那个苹果又塞回给他时的情景。 

由于这种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家庭的不幸福感,所以我变得很怪。例如,晚上不睡觉,学习一定要超过12点,甚至到凌晨3点;白天什么课都敢睡,因为我成绩好,是班长,总参加演讲,还算个知名人物,没有老师管我。我最愿意听他们说的一句话是:瞧这孩子累的。总而言之,把自己拖得越疲劳,我就越有成就感。 

初中的我狂爱三毛和张爱玲,经常捧着她们的书狂笑或流泪,我最恨三毛她老婆婆,简直不是人,于是我立志长大以后不结婚,还和二姨辩论为什么要结婚。我妈很少给我零用钱,所以我经常不吃午饭,积攒每一分钱去买偶像们的书。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不知怎么的,我突然觉得三毛和张爱玲肤浅了,但也不知道何为深刻,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秦牧散文》来抄,因为觉得它挺美的。我当时特傻,别的同学都利用那个暑假提前学习初三的课程,而我却在家没日没夜地抄散文。老爸还逢人就说我多用功,成宿成宿地不睡。我同样喜欢来自他的那份夸奖,于是就更加用功地抄。 

老爸老妈对我学习任何东西不太上心。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学小朋友想去书法班,有一技之长多酷呀!可老妈不同意,“没有钱啦,没人送你啦……”一大堆理由。经我软磨硬泡,她终于让我去了。可我刚开始练她就骂我“写的字难看、怎么也练不出来啦”之类的话;当我终于可以写比较成型的大字的时候,辅导班就结束了,我很想放寒假继续学,可老妈却先发制人:你已经写得这么好了,以后自己在家里练就行了,这玩意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初三的时候,给我们代课的语文老师对我说她的两个女儿学习有多好,她对她们多上心,我就嫉妒得要命,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让这个代课语文老师当我妈。我当时真就是这么想的。 

我在家里跟老爸老妈说话时几乎都是在辩论,否则没话。我曾经两年没跟老爸说过一句话,也经常不通知家里就去亲戚家住,让老妈到处找我。我要让人觉得我重要,任何场合都要显出与众不同,没别的,因为我是女孩,这个我改变不了;但我是我,别人也改变不了! 

高二的一天,我和老妈吵完架之后,摔门就走,那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这一次,我很聪明,我去了一个她不可能找的地方――奶奶家。他们谁也想不到我会去那儿的,自然找了我一夜也没找到。那时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面对我这个深夜的不速之客,惊喜异常。她问我:“你妈知道你来我这儿吗?”我骗她说知道(那时我们都还没安电话)。她给我炒了鸡蛋,下楼买了香肠(奶奶是小脚,而且住七楼),然后把饭端到我面前。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爷这辈子活得够滋润的。于是,我就问他们的爱情故事。对我来说那是新奇的一夜,对奶奶也是。 

由于我和奶奶那一夜谈得开心,又由于老爸老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第二天,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从那以后,我就有事没事地往奶奶家跑。有一次,我们家吃饺子,我给她送了几个过去,当时她正在楼下和一些老邻居谈天,居然被感动得哭了,而且每次提及此事都会落泪。她开始给我钱,奶奶是没有收入的人,靠的是儿女给的生活费,所以她不富裕。作为长孙的我弟是她心头的一块肉,自然亏待不得,可是她渐渐地开始衡量着给我们钱。有一次,她有十元零钱,下了好长时间的决心后,她居然给了我七元,给我弟三元。 

奶奶的身体一直很好,她是在去世前一个月病倒的,那一个月里她只惦记两件事,一个是她还能不能看见我远在四川的大姑,另一个就是我不是她带大的,但我对她那么好,给她送饺子,她觉得这辈子太对不起我了。医生让家人准备后事的时候,她还在咽喉里念叨着大姑的名字和付洋给她送饺子。奶奶去世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想她,特别特别地想。不知道为什么。 

学生时代,我最后一次不乖发生在上大学的第二天,由于和军训教官吵了一架,我跑回了家,向老爸老妈宣布:我不念了,来年重考!当然我没有退学,而是顺利地走完了大学时代。在一节哲学课上,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思念奶奶了。 

我的长辈,他们所受的教育是重男轻女式的教育,他们的幸福观就是让男孩将家庭的姓氏传下去,没人教他们怎么爱我,所以他们不会。但尽管如此,他们却在努力地尝试着爱。就像我那么热爱文字,在学生时代也投了那么多稿,却没有被采用过一次。但是老妈从来没有奚落过我,反而说: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她为我做过一些错误的决定,但这能说明什么呢?她在自己的一生中也有过好几次重大的选择性错误,她只是不会为人生做选择。 

等爱的狐狸,一直在等爱,之后才发现,爱,其实早已在身边。 

等着爱情破霾而来

1000字 初一 散文

“你也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从我家搬出去!”每每都被老妈的这句话给逼成内伤。好歹朝夕相处,相濡以沫了二十五年,怎么残忍起来六亲不认呢?!对于老妈的逼迫,我通常两个字反击“不急”。

不急,慢慢来会比较快,人家中国好声音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竞选出来的,何部这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怎么能草草了事。我妈仍不放心,“那你什么时候找啊,要不,我给你甄选甄选?”我已经可以想像老妈接下来的话:谁家的儿子哪所大学毕业在哪工作年薪多少多少长的又帅又高而且离家又近你要不相处一下?终于把话给套出来了!

这便是我们家的例行报告,由我妈亲自操刀撰写,我爸签字批准,而我永远是那个被告,最惨的是,他们永远不给我宣判,我真想他们判我个无期徒刑,或者更狠一点给个死刑,如此那样,我就可以免受一切打扰,吃自己的饭,让别人饿肚子。

但是,转念一想,我真的那么不待见他们吗?并不是,我深深的明白,自己真的不小了,只是不愿意他们赤裸裸的给我当头一棒,那简直是把刀插进我的大拇指,死不了,却痛的想死。

但承认自己不小了,并不代表就要像仓库里滞销的存货一下,匆匆低价销售。每个人都是怀胎十月呱呱落地的,凭什么人家可以嫁一个好人,自己就得找个人随便应付。婚姻不是花9.9买一本证书,证明自己终于有了法定床伴,而是要找一个人真真切切的过日子。

你们要从各自的家搬离,建立共同的小家,这不像蚂蚁搬家那么容易(虽然蚂蚁搬家也并不简单),这个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真心,付出爱才可以完成的。

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一对情侣上午领证,下午就离了。这速度之快让人不禁咋舌。我不知道他们结婚与离婚之间的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但明白人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无所谓。因为无所谓,所以对很多事都是一时热情,很快便凉了。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快餐化,吃的是快餐,走路是带跑的,看书是一目十行的,爱情也是浅尝而止的,我们投入的,总想及时得到回报。今天投入10块钱,如果明天没有变成20块,我们就会灰心,就会谩骂:妈逼又被坑了!

是啊,时不待人,但我们就不能试着等等吗?所有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你要知道,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他的另一半。亚当便是上帝捏出来和夏娃配对的另一半。

你单身着,世上便有另一个他也单身着,你们只是还没遇上。每个人生下来都被赋予了自己的任务,在冲破所有关卡之前,你和你的另一半是不可能相见的。

或许我们已经被七姑八姨催的凌乱不堪,被朋友圈他们的幸福闪了双眼,被脸上日渐增多的黄褐斑皱纹惊扰的近乎绝望时,为什么不想一想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当他们都在晒情人晒娃的时候,你何必投以羡慕的眼光。这些你都会有。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一种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这个充满口水和摒弃的战场,努力举起自己的号码牌,等待爱情从孤烟中破霾而来,那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剩者为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