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仪式让我难忘900字

这个仪式让我难忘

900字 初三

春节,一个阖家团圆的时刻。车窗外大雪纷飞,通往老家的路开始有些拥堵,但我的内心早已如同壁炉里的火焰那样炽热。因为在不远处,爷爷奶奶家中,有这样一个仪式,在召唤着忙碌一年的我们,奔回家中。这个仪式,让我难忘。

“呀,乖宝回来了!”刚进门,奶奶就跑过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在种种嘘寒问暖过后,家里就迎来了忙碌的时刻。奶奶和妈妈热火朝天地在包饺子,爷爷和爸爸则负责贴对联,粘福字。我呢,则在一片忙乱之中抽离出来,想着那个期待已久的仪式。

“叮咚——”叔叔一家迎着家中饺子的飘香赶到了,激动的堂弟拥着我问:”姐姐,什么时候开始啊?”我稍迟疑片刻,接着对他笑了一下,“马上就要开始了!”一家人凑齐,在我和堂弟的吵嚷中,爷爷拿着仪式的主角——红绳,来到了我们中间。那只是用红丝布随意剪裁而成的,不见其独特之处,爷爷却将每一条绳用手仔细展平,由粗至细依次排好。我望着那一条条普通的红绳,却不知为何总被它吸引。刚要伸手去摆弄,爷爷“嘘”了一声,示意全家人安静坐好。

我屏气凝神,听着爷爷的述说。首先,爷爷将其中最粗的那根取出来,系在爸爸的手腕上。环绕、拉紧、系结,爷爷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那红绳就像一条乖顺的游龙,在起承转合间上下飞舞。系好红绳,爷爷轻抚爸爸的手掌,轻声说道:“儿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要努力工作,疼爱兄弟姐妹,愿你平安顺利,身体健康。”那夹杂着口音的祝福与期盼中,不知凝聚了爷爷多少未曾说出的牵挂。爸爸谢过爷爷,再次轻抚红绳,表示接收到了祝福。

就这样,爷爷给家中每一个人都系上了红绳,祈求生活幸福,家人安康。我观察着爷爷系红绳的动作和祈福时的眼神,心中燃起了幸福的焰火。一根红绳,世代相传,无论在外遭受了多少不如意,回到家中,总有一个人在默默地为你祈福,坚持着这简单却饱含深情的仪式,几十年依然不变。

我看着手上那充满温情的红绳,又看向正在辛勤劳作的爷爷,心中倍感温暖。这一次,我偷偷在家中寻到了一根红绳,趁爷爷睡熟后,悄悄放在他枕边。爷爷,您为我们祈福保佑了这么多年,这一次,让我来为您祝愿。

映着窗外的烟火,新的一年悄然而至。这个简单朴素的仪式,让我难忘,我也会带着仪式中的感动与美好,奔向新的征程。

这个仪式让我铭记过去

900字 初三

站在中央,唱着这被无数人咏唱的歌谣,肃穆地昂起头,像每个面对战火不愿屈服的中华儿女一样。目视前方那面高大的雕画,无数个鲜活的形象浸湿了我的眼眶。这个仪式,让我铭记过去那段艰难的,岁月。

这是每届学子都要参加的仪式,我本以为会极其普通,不知为何,班主任总是叮嘱我们要准备好一首叫做《长城谣》的歌曲,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每日哼唱一遍,随着对这首曲子不断地熟悉,仪式的日子也将近了。

那日细雨拂面,踏着已被历史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我们站在了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厅里,四面是抗日英雄们的浮雕,阳光穿越七十四年的的光阴,映在他们仿佛还要破画而出,继续浴血奋战的侧影上,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老师站在台上,宣布仪式的开始,我不由得紧张起来,“仪式”这个词,对一个孩子来说,有极重的含义,在思索中,忽然听到老师的声音,“仪式第一项,齐唱《长城谣》”。

熟悉的音调回响在耳边,钢琴沉重却鲜明的曲调此刻格外让人振奋,“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我随着大家的歌声,加入到合唱中。歌词在脑中徘徊,我又想起了在纪念馆中看到的那些英雄们的事迹,他们那一张张刚毅的脸上书写着杀敌的决心和希望国家富强的深深愿望,他们是否也曾在阵地里,齐声高唱,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再端起枪,冲出阵地,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血散疆场?是否也在离家前庄严地对母亲说“敌不杀完,我誓不回来……”。歌曲进入高潮,同学们的声音夹杂着钢琴的气势磅礴,久久回荡在大厅上方。我仿佛听到了抗日英雄们在战争杀敌时的呐喊,那些无名英雄们踏着冲锋号,冲向敌寇,心中充满壮志豪情。我仿佛听到了,过草地时那无力却坚定地步伐,手挽着手迈过泥泞,我仿佛听到了,泸定桥上的铁链铮铮,七七事变时爱国壮士的挣扎,南京百姓的呻吟哭喊。曲终了,我最后听到了那声饱含血与泪的“抗日战争胜利了!”,那声在天安门上宣告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一曲毕,脸颊上满是泪水,目光却是坚定。转身,望见的是同学们涨红的脸庞和坚毅的目光,耳旁响起老师缓缓的朗诵,心中亦是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通过一首歌让我们回到过去,更深刻地铭记今天,铭记过去,铭记未来。

我相信,中华民族的血脉永远流淌,而此刻,也正流淌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