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些逝去的日子800字

想念那些逝去的日子

800字 初三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希望弟子们多读《诗经》这样的经典,以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活得明明白白。我的父亲,在我升入初中的日子也教育我多读经典,向经典借智慧。

想念初一读《坛经》的日子

升入初一,老师让我们读《西游记》,当我读到菩提老祖在悟空头上敲三下以提示悟空三更到厢房学道时,很是疑惑。就请教父亲,父亲说这其实是化用了《坛经》的典故。我越听越起劲,常让父亲给我讲《坛经》里的故事,听得多了就自然有了体会。在学校听老师讲到苏东坡的名句“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时,想起了《坛经》中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瞬间明白,苏东坡一生被贬,却如此豁达、笑对人生,当是受了《坛经》的启发。

想念初二读《老子》的日子

到了初二,我的学习常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父亲看出端倪,就让我读《老子》。虽然父亲没有给我讲它的意思,或许得益于遗传吧,我读得多了就渐渐领悟了老子的思想。读到“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时,我感到脸上一阵阵发烧,为这么点小成绩就骄傲,真是幼稚!读到“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我明白了江海之所以如此广阔是因为它虚怀若谷,因为“洼则盈,敝则新”……

想念初二读《老子》的日子,因为它教会了我用似水之身,做一个“善利万物,功成弗居”的人。

想念初三读《论语》的日子

升入初三,中考的脚步又近了,《论语》自然是备考时最常读的一本经典。虽然有考试的压力,但我仍读得十分高兴。读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我明白了要懂得情绪管理;读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时,我懂得了先行后言;读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时,我认识到要谨言慎行。

想念初三读《论语》的日子,因为它教会了我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教会了我“尽己为忠,推己为恕”,教会了我以“三省吾身”的准则行于天下!

想念那些逝去的读书的日子,我也希望在升入高中后能继续打开书卷,与古人隔代相识,会心一笑;掩上书卷,过一个明明白白的人生!

刷新

750字 初三

我家楼下的那个小巷里,常有一卖花女经过。她头上戴着一个粗布花巾,推着一车并不娇艳的花,整日在胡同中往返吆喝着。这幅景象远不是陆放翁所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般优雅。

正值仲夏,蝉鸣四起,屋内燥热。对于正在复习的我来说,真想找一个安静之处,很是不欢迎这聒噪的蝉鸣。这时,那卖花女又来了。“卖花嘞”“卖花嘞”的喊声划破了小巷的宁静,脆生生地点亮了夏天,与蝉鸣混在一起,更显聒噪。叫卖声在我的耳畔来回往复,我不禁烦躁起来:“大中午的谁会去买花啊?怎么这么烦?想想别人吧!”但她仍然吆喝着,声音竟然一浪高过一浪。

忽然乌云骤起,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一滴滴地打在路面上,路边的浮尘开始醉成一小滩一小滩的泥,街边高大槐树上的叶子渐渐被雨水洗刷出了一抹清亮的绿色。不少人家晾晒在外面的衣服,似乎很快就要被雨打湿。此时,那卖花女撑起一把伞,又在喊着什么,我刚想朝她喊“想想别人吧”,定神一听,不禁错愕。

“收衣服嘞——”,她的声音像雷雨中的闪电,响彻整条胡同,随着渐渐密集的雨丝飘到街坊邻里的窗口。人们纷纷跑出来,急急忙忙从雨中收走各自的衣服。街上只留下那卖花女一人,在细雨中微笑着,满意地笑着。

待我再看她,站在雨水刷新的小巷中,似乎一切都变了样。雨水洗刷掉了她伞上的灰尘,那高高擎起的红格子伞面上,丝丝的红,缕缕的粉,点点的白,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在水汽中氤氲开来。她那头巾上的红白相间,在红格子伞的映衬下,一下清亮了许多。那一车的花,经过雨水的洗刷,也变得明丽娇艳起来。这一车一伞一人,成为雨中小巷的一道独特风景,愈加优美,婉转,像是一股清风,拂过我的面颊。

雨声渐弱,那红白色也随着细雨婉转流淌,无声无息地旋离了小巷。但她却仍存于我心间:我原认为她只是一介卖花女,只为这夏天增添一点聒噪罢了;但这场雨却刷新了我对她的认识,她是一个美丽的卖花女,是一个真正为别人着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