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守候你一生1200字以上

谁能守候你一生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她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发高烧,昏迷不醒。父亲连夜抱着她去医院,路上,已经昏迷了一天的她,突然睁开眼睛,清楚地叫了声:“爸爸!”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人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父亲其实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人,暴躁易怒。常常,只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他会和母亲大吵一场,每一次,都吵得惊天动地。父亲嗜酒,每喝必醉,醉后必吵。从她开始记事起,家里很少有过温馨平和的时候,里里外外,总是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父亲的温柔和宠爱,只给了她。他很少当着她的面和母亲吵架,如果碰巧让她遇到,不管吵得多凶,只要她喊一声:“别吵了!”气势汹汹的父亲便马上低了头,偃旗息鼓。以致后来,只要爸妈一吵架,哥哥便马上叫她,大家都知道:只有她,是制服父亲的法宝。

她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她一度替母亲感到悲哀,曾经在心里想:以后找男朋友,第一要求要性格温柔宽容,第二便是不嗜烟酒。她决不会找父亲这样的男人:暴躁,挑剔,小心眼儿,为一点小事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可是,做他的女儿,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她以为这样的幸福会持续一生,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郑重地告诉她,以后,你跟爸爸一起生活。后来她知道,是母亲提出的离婚。母亲说,这么多年争来吵去的生活,厌倦了。父亲僵持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妥协,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一定要带着她。

虽然是母亲提出的离婚,可她还是固执地把这笔账算到了父亲的头上。她从此变成了一个冷漠孤傲的孩子,拒绝父亲的照顾,自己搬到学校去住。父亲到学校找她,保温饭盒里装得满满的,是她爱吃的红烧排骨。她看也不看,低着头,使劲往嘴里扒米饭,一口接一口,直到憋出满眼的泪水。父亲叹息着,求她回家去,她冷着脸,沉默。父亲抬手去摸她的头,怜惜地说,看,这才几天,你就瘦成这样。她“啪”地用手中的书挡住父亲的手,歇斯底里地喊:“不要你管!”又猛地一扫,桌子上的饭盒“咣当”落地,酱红色的排骨洒了一地,浓浓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宿舍。

父亲抬起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依他的脾气,换了别人,只怕巴掌早落下来了。她看到父亲脸上的肌肉猛烈地抽搐了几下,说:“不管怎样,爸爸永远爱你!”父亲临出门的时候,回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她看着父亲走远,坚守的防线訇然倒塌,一个人在冷清的宿舍里,看着满地的排骨,号啕大哭。

她只是个被父亲惯坏了的孩子啊。

秋风才起,下了晚自习,夜风已经有些凉意。她刚走出教室,便看见一个黑影在窗前影影绰绰,心里一紧,叫,谁啊?那人马上就应了声,丫丫,别怕,是爸爸。父亲走到她面前,把一卷东西交给她,叮嘱她:“天凉了,你从小睡觉就爱蹬被子,小心别冻着。”她回宿舍,把那包东西打开,是一条新棉被。把头埋进去,深深吸了口气,满是阳光的味道,她知道,那一定是父亲晒了一天,又赶着给她送来。

那天,她回家拿东西。推开门,父亲蜷缩在沙发上,人睡着了,电视还开着。父亲的头发都变成了苍灰色,面色憔悴,不过一年的时间,意气风发的父亲,一下子就老了。她突然发现,其实父亲是如此的孤寂。呆呆地站了好久,拿了被子去给父亲盖,父亲却猛然醒了。看见她,他有些紧张,慌忙去整理沙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想起了什么,放下手中的东西,语无伦次地说:“还没吃饭吧?等着,我去做你爱吃的红烧排骨……”她本想说不吃了,我拿了东西就走。可是看见父亲期待而紧张的表情,心中不忍,便坐了下来。父亲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溜小跑进了厨房,她听到父亲把勺子掉在了地上,还打碎了一个碗。她走进去,帮父亲拾好碎片,父亲不好意思地对她说:“手太滑了……”她的眼睛湿湿的,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深爱自己的人呢?

她读大三那年,父亲又结婚了。父亲打电话给她,小心翼翼地说:“是个小学老师,退休了,心细、脾气也好……你要是没时间,就不要回来了……”她那时也谈了男朋友,明白有些事情,是要靠缘分的。她心里也知道,这些年里父亲一个人有多孤寂。她在电话这端沉默良久,才轻轻地说:“以后,别再跟人吵架了。”父亲连声地应着:“嗯,不吵了,不吵了。”

暑假里她带着男友一起回去,家里新添了家具,阳台上的花开得正艳。父亲穿着得体,神采奕奕。对着那个微胖的女人,她腼腆地叫了声:“阿姨。”阿姨便慌了手脚,欢天喜地地去厨房做菜,一会儿跑出来一趟,问她喜欢吃甜的还是辣的,口味要淡些还是重些。又指挥着父亲,一会儿剥棵葱,一会儿洗青菜。她没想到,脾气暴躁的父亲,居然像个孩子一样,被她调理得服服帖帖的。她听着父亲和阿姨在厨房里小声笑着,油锅地响,油烟的味道从厨房里溢出来,她的眼睛热热的,这才是真正的家的味道啊。

那天晚上,大家都睡了后,父亲来到她的房里,认真地对她说:“丫丫,这男孩子不适合你。”她的倔强劲儿又上来了:“怎么不适合?至少,他不喝酒,比你脾气要好得多,从来不跟我吵架。”父亲有些尴尬,仍劝她:“你经事太少,这种人,他不跟你吵架,可是一点一滴,他都在心里记着呢。”

她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工作第二年,便结了婚。但是却被父亲不幸言中,她遗传了父亲的急脾气,火气上来,吵闹也是难免。他从不跟她吵架,但是他的那种沉默和坚持不退让,更让她难以承受。冷战、分居,孩子两岁的时候,他们离了婚。

离婚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失眠,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工作也不如意,人一下子便老了好多。有一次,孩子突然问她:“爸爸不要我们了吗?”她忍着泪,说:“不管怎样,妈妈永远爱你。”话一出口她就愣住了,这话,父亲当年也曾经和她说过的啊,可是她,何曾体会过父亲的心情?

父亲在电话里说,如果过得不好,就回来吧。孩子让你阿姨带,老爸还养不活你?她沉默着,不说话,眼泪一滴滴落下,她以为父亲看不见。

隔天,父亲突然来了,不由分说就把她的东西收拾了,抱起孩子,说,跟姥爷回家喽。

还是她的房间,阿姨早已收拾得一尘不染。父亲喜欢做饭,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她做。父亲老了,很健忘,菜里经常放双份的盐。可是她小时候的事情,父亲一件件都记得清清楚楚。父亲又把她小时候发烧的事情讲给孩子听,父亲说:“就是你妈那一声‘爸爸’,把姥爷的心给牵住了……”她在旁边听着,突然想起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初春,看到她一身灰暗的衣服,父亲执意要去给她买新衣,他很牛气地打开自己的钱包给她看,里面一沓新钞,是父亲刚领的退休金。她便笑,上前挽住父亲的胳膊,调皮地说:“原来傍大款的感觉这么好!”父亲便像个绅士似的,昂首挺胸,她和阿姨忍不住都笑了。

走在街上,父亲却抽出了自己的胳膊,说,你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笑问,怎么,不好意思了?父亲说,你走前面,万一有什么意外,我好提醒你躲一下。她站住,阳光从身后照过来,她忽然发现,什么时候,父亲的腰已经佝偻起来了?她记得以前,父亲是那样高大强壮的一个人啊。可是,这样一个老人,还要走在她后面,为她提醒可能遇到的危险……

她在前面走了,想,这一生,还有谁会像父亲一样,守候着她的一生?这样想着,泪便止不住地涌了出来。也不敢去擦,怕被身后的父亲看到。只是挺直了腰,一直往前走。

谁能把谁拯救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两年后重读《悲伤逆流成河》,是在一个夜晚。外面天空是不是有星星未眠,我不知道。只听得见钟摆滴滴答答载着时间流过,以及自己越来越不匀称的呼吸声。故事的结局像一片没有脚印踏过的白茫茫雪野,暴风骤雨后归于平静。

原来会有这么极端纠结的青春。原来会有这么巨大的失望和矛盾。林华凤用生命换来易遥最终的感激和宽恕;顾森湘用生命换来对纯洁世界的忠贞;易遥用生命换来顾森西的相信;齐铭用生命换来所有悲伤的宣泄口。生命这颗本该饱满而甜美的果实,最终被释放不了的绝望吞食一空,只剩下皱而坚硬的果核。

为什么做不到原谅,宽容,和圆满。

乐观的人总说,黑暗是光明的伏笔。对易遥,既然没有人珍惜自己,为什么不学着坚强学着自我珍惜。对齐铭,已经那么优秀了,为什么偏把自己河一个瘟疫一样的女孩搞在一起,仅仅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就得曲折她的曲折,悲哀她的悲哀吗。对林华凤,为什么就非得用“贱”这样的字眼一次次辱骂自己的女儿,就不能做到对自己诚实,把对易遥的关心写在脸上吗。

然而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面对内心庞大的孤独胆怯和夜以继日逐渐清晰的无助,逃避好像是一条最简短的路,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坚持。

易遥的肩上扛了太多本不应扛下的东西。腹中不得不死去的婴儿,唐小米每次可以玩弄之后无辜而美好的面容齐铭手机通讯录里暧昧的“湘湘”和冷冷的“易遥”,母亲林华凤每次从背后摔来的拖鞋和每一句“你怎么不去死”的刻毒,无不在挑战着她隐忍的底线。

齐铭和易遥有着同样的孤单,而这孤单并不是阳光美好的外型,学校第一名优等生头衔就能掩盖和驱散的,是内心对温暖的渴求和日渐对这朝夕相处的世界的诘问和不信任。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怀念小时候。现在一个人实在太累,可怎么我在你微红的眼眶里那么多次地看到了我自己。

我很喜欢这部作品的英文翻译——crymeasadriver。为我泣一条悲伤之河。阴暗土壤滋生出来的不幸,在心房里撒下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满了一园子的罂粟花。就用这条眼泪聚成的河流来灌溉吧。罂粟花开呀开,罂粟花开呀开,像浓烈的青春,飘摇的爱。

我想起了小学老师辅导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常会告诫甚至是硬性规定我们要写社会的光明河生活的美好。要写皆大欢喜和积极向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文的高分。可是再怎么把光明刻画得栩栩如生,也遮盖不了黑暗存在的这个事实。

那些悲伤真实地存活着,渗透了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暮色四合的弄堂很萧条。虚荣的夸耀和廉价尊严的扞卫,也只是让人嗅到腐烂树叶味道的市井气息。而青春是不是也就这么一分钟一分钟地萧条下去,最终和理想的远方以光速背驰,在萧条中市井下去。

那些心情是什么时候在梅雨季节的弄堂里发了霉,已经记不得了。悲伤的元素在世情的灰尘包裹之下愈发体态臃肿,不断吸取着每一次的欲哭无泪,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成为血液里杀不死的病原体,在沉默和隐忍中以核弹爆炸的威力给冷眼的旁观者一记震彻心扉的耳光。

我悲伤,是因为我私自拿走了你的悲伤然后分给自己一半。我悲伤,因为这个我一位值得信赖的世界日渐变成一副肮脏的模样。我想你是知道的,“真想为你好好活着,而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职位最后看你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

谁能把谁拯救,谁能把谁保佑。那条河像不像疲惫了的蛇一样,再怎么收敛住杀气也仍旧稀释不了毒性。

阴湿狭窄的上海弄堂,似乎依旧没有改变,还有那么多个来日在等待着市井的人们去虚度。依旧住在看不见江景,听不见来往汽笛声的狭小小屋的人,心是不是也在变得狭小拥挤起来。

而那两间空出来的屋子,其中的一间再也不会深夜还亮着暖黄色灯光,另一间的厨房再也不会有锈住了一样擦不净的油腻。至于陨落了的生命是不是化成了星星得以永恒,谁也不知道。只是曾经上演过的厮打,诋毁,揶揄,伪装,曾经不得不的隐忍,妥协,倔强,求救,犹如以条条共享着平静呼吸的支流,汇成雨季水位疯长的河,在心底荒无人烟的深谷,隐匿着猖獗分秒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