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200字以上

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说到“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使是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人都要一样讲礼仪。文明礼仪是我们人类正常的常识,文明礼仪跟道德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对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的反映。

道德首先是提点仪表。仪容仪表最做到最好,仪表是人的外表、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个人的卫生习惯和端庄的举止都和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仪表中的卫生:清洁卫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了,如果你长相不错,服饰整齐,那也能给人留下个好的印象,若你满脸肮脏,浑身异味,那必然会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外表,并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打扫卫生也要分场合,请不要在别人面前“打扫自己的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一手捂住嘴巴,动作不要太大)掏鼻孔、挖耳屎、搓自己的泥垢等其他有损道德的事情。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的。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下一定的距离,声音不要太过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服饰问题:服饰反应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她(他)的审美观,具体点说,就是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还要的是遵守某种的约定的俗成的原则,不要在不合适的场合穿不合适的衣服。

做好道德的第二大点:言谈。言谈就是说你的说出来的话语。言谈可以当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重要一处。在学校学生跟老师或者是在社会上下属跟老板言谈要做到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的大小要适宜,要心平气和的说,要做到尊重他人的基本礼貌。这才会让对方接纳你,喜欢你。2、用语方面。先说我们常日会经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的话语,若对方是一个老奶奶,爷爷,你便要使用第二人称“您”这样才表示尊重长辈。请人批评的是“指教”麻烦别人的是“打扰”,托人办事的是“拜托”等等。见到长辈要问好,跟朋友老师家人分别是要说“再见”。

做好道德的第三大点:举止。谈话时和你的姿势可以看出你对这个人的尊重程度。谈话的姿势往往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最重要的是看出你的修养程度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你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要互相倾听,不要东张西望,弄出一幅不耐烦的样子。否则,会给对方心不在焉,不礼貌的印象。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站姿,它是一种静态的美!正确的站姿,身体应该与地面垂直,挺胸,收腹,抬头。站立时请不要歪脖子,斜腰,曲腿,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不要将手插在口袋里或者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有失仪态的庄重。3、坐姿。在隆重的场合上不要把双腿翘起一只腿搭在另一只腿上,双手不要放在胸前,背不要紧贴着椅子身体往下垂了下去。在隆重的场合上要坐姿正确,俗话说“坐如钟”,入座时要轻声,不要乱发出声音。两腿应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或者是椅子两边的扶手上。4、走姿。走路是一种动态美。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双手自然摆臂。有的人若走姿都不正确那如何做好其余的坐姿,站姿呢?坐姿要学好,站姿也要学好,走姿却是一个最轻松的,那是自然而成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实例反应出道德品质,得到大众人民的赞赏和开心,因为他们开心我们中国有这么一些实例,说明我们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国家。46岁的杭州司机吴斌用76秒的时间,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一整套保障安全动作,及时疏散车上24名乘客,自己却因伤势过重,于6月1日凌晨在医院去世。这76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生命极限——大客车刹车拖印是笔直的,一个肝脏被突然震碎的司机,要用怎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啊。他在安全疏散乘客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乱跑,注意安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没有把宝贵的第一时间留给自己,而是留给了车上的24名乘客。如果不是深入骨髓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他不可能在完全没有时间思考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不是什么名人,而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所做的一切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冲动,而这种崇高的品德是对人性的最好诠释,也是道德的驱动力。

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还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们都要做好道德,中学生要做个有道德的学生,我们要做个有道德的中国国民。

其实做好道德并不难,只要有心,铁柱都能抹成针。注意自己的不好小习惯,慢慢改正,很快你会熟悉道德的意义,你会觉得道德做好其实很容易。让我们共创文明礼仪,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

1.一心向学

一心向学的习惯一旦养成,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把万事万物与自身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利用时间,他们能够见缝插针,巧妙地利用时间,从而为己所用,如当一堂课结束休息时,有些人会在休息之前尝试回忆刚刚课堂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有人利用等人、候车的时间尝试记忆英语单词等等。

一心向学的人善于积累知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下意识地把注意力调到与学习相关的东西上去,直接或间接地达到学习的效果。比如看电视,多倾向于看与信息、时事相关的节目,如“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词典”、“挑战主持人”、“人与自然”、“今日说法”等栏目;而一般的同学则喜欢看通俗的节目,如武打、枪战、言情、歌舞等节目。

2.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包括:一要明确一段时间的学习重点而不分神。此时,必须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安排活动,一切与学习相悖的事情都应该尽量避免;二是全神贯注。上课要全神贯注地听,作业要聚精会神地做。作为最起码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培养这个学习习惯。

3.执行计划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需要我们定时定量地来完成。定时定量地学习是指按时在大致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即便有周详的学习计划,执行起来却不定时,不定量,结果学习效率不高。要想拥有优异而稳定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坚定不移、不打折扣地去执行学习计划,养成定时定量完成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

4.认真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增强人的创新能力。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散在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面,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认真思考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认真思考能使人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善于总结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走,一章一章地学。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往往不太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做才能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6.发散思维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

7.追根溯源

学习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不论学什么,都要善于问为什么。这样,知识就如同有源之水。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有趣的或奇怪的事物,然后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解答或老师、同学的回答,要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8.讲究卫生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长知识的时期,而且是长身体的时期。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知识与身体并重,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有劳无逸,埋头死学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看书习惯;不良的思考习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