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900字

风流才子唐伯虎

900字 初三 书信

江南四大才子,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其中之一的唐伯虎,更是风流倜傥,声名远播。

唐伯虎不仅歌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在民间的唐伯虎是一个整天生活在女人堆里的风流鬼,特别是周星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竟然是个家财万贯,有九个貌若天仙,凶神恶煞的老婆,实在搞笑的很。但其实生活中的唐伯虎与戏说中的唐伯虎可谓相距甚远。

唐伯虎才气非凡,而且少年得志。幼年时,父亲就给唐伯虎请了一名苏州城中非常有声望的老师,寄希望他能步入仕途,成为国之栋梁。少年的唐伯虎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16岁便在乡试中夺得榜首,高中解元。一时间唐伯虎三个字轰动了整个苏州城,成了人们竟向传颂的少年才子,成为了少年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可是唐伯虎不满足于这些,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诗词书画。于是,他与祝允明、张灵每日吟诗作画,显然这些在当时属于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使父亲十分担忧。从现在来看,唐伯虎的行为,使朝廷少了一位官僚,却多了一位极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

唐伯虎又是个风流倜傥的人。他不拘泥于世俗偏见,率性而为。有一天苏州城普降大雪,天气寒冷,人们纷纷躲到家里,可唐伯虎、祝允明、张灵却扮起了乞丐,沿街乞讨。让当时的苏州城着实轰动了一把,有的讥笑这些玩世不恭的风流才子,有的为他的放荡喝彩。这些韵事不断流传、演绎,唐伯虎就变成了戏说中的模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其实,造成唐伯虎如此性格,是因为当时那次科场舞弊案。从此,他对仕途便不再有兴趣,把整个身心寄情于山水歌赋之间。

戏说中的唐伯虎是个家财万贯的人,而现实中的他一生经历坎坷。18岁那年,唐伯虎参加会试时被科场舞弊案牵连,含冤入狱。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那个噩梦般的一年——弘治七年(公元1529年),父亲因忧郁成疾而死,母亲因悲痛万分而去世,妻子因病谢世,儿子得瘟疫而夭折,妹妹因嫁错了人折磨归天。一年五次驾起丧车,真是惨不忍睹。这对春风满面的唐伯虎无疑又是一场晴天霹雳。从此,唐伯虎更加放荡不羁,这促成了他在艺术殿堂中的纵横驰聘,成就万世伟业。

真正了解唐伯虎后,我既为他在文化史上的如此成就拍手叫绝,又为他一生坎坷的经历洒下同情泪。也许生活风调雨顺,他也不至于在54岁就英年早逝,他会给中国文化留下更多的精品;也许在仕途中一帆风顺的他,便不会在书画方面有如此大而耀眼的成就。

是是非非,成败得失,只能由后人去体会。

记忆

650字 初二 议论文

记忆,建筑在心灵深处的,最坚定,一是最脆弱的东西,同有风吹过,有叶掉落一样,记忆是心的痕迹。我们需要它。

我们记忆最深的,往往是些最初的感动。那里或许有撑你迈出人生第一步的人;有教你懂的记忆的人;有你哭泣是陪你落泪的人;你欢笑时与你相伴的人;你无助时给你依靠的人;你迷茫时同你一起摸索前行的人……你很深很深地记得他们,一辈子,两辈子……直到你的灵魂全部成为记忆为止。

记忆总是在你悲伤痛苦的时候,才向你打开,一旦打开右边如潮水,奔涌不息的撞击着你的心。你希望从中得到温暖,得到尉籍。此时此的,你应祈祷花开花落亦有时,而美丽的记忆却永不要枯萎。

可有时,记忆也是一种负担,我们挑不起,所以还是放下的好。

生活中时常有愤怒,担忧,怨恨,这些就是无须去铭记的。

铅笔它快乐的在纸上跳跃,因为有橡皮帮它遗忘;精卫伟大,但同时,它们的一生只一味去填海,亦是可怜,只因其不忘曾经的怨恨;我们痛恨白发,只因它让我们时刻记得岁月的流逝。因此我们渴望遗忘。

人贵遗忘,忘却不快的才更有新青去记录快乐的。况且,现在的人活着本来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又何必再去记一些不清爽的事情呢?要知道人生苦短呀!

我听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想隐藏忧愁,他将忧愁装进一坛酒中封起来,n多年后,他觉得忧愁已经溶解,于是揭开了封条,他探头望下去,果然忧愁已经不见了,他喜出望外,可当他抬起头时,发现满屋子已被忧伤占据。这时他才明白,忧愁如酒,封得越久反而越浓重。因此,对于忧愁、苦恨,我们还是不要试图去封存,最好选择遗忘。

浪有起落,自然有生有灭,记忆同样。它可以有扎根心底的刻骨铭心,也可以有轻风拂面般的一瞬而逝。我们要懂得记住真的,忘却假的;记住感恩的,忘却怨恨的;记住永远的,忘却瞬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