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9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初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被作者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蕴绵长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动。于是,当我静下心来再读这篇文章时,我发现,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浮起的清波,而是作者内心最深处,灵魂最地层,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坚苦励炼之后,所积淀下来的洪流荡漾。特别是第二部分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母亲描写最为集中的一部分,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下面我就来谈谈对这一部分的理解。

有些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快、太突然,不等你想明白,搞清楚,它就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暴风骤临一般让你喘不过气来,而你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承受。作者无疑是令人同情的,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却忽然残废了双腿,在他人生篇章即将奏响之时却猛然印上了休止符,这样的打击的确是巨大的,不论换作谁,也会吃不消的。

但是,作者无疑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位理解他关爱他的母亲。在他深处荒园独自面对着残垣断壁、破瓦残转时,有一个人,正在沿着他的车辙苦苦地寻觅,有一个人,正在希求着苍天使她能够分担儿子的痛楚。但是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不懂得生活的意义,还不懂得一位母亲加倍于儿子的痛。于是,这一切,她只有默默地忍受,默默地藏在心里——这个人,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当他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时,当他的生活又一次点起希望的灯火时,她却猝然而去,仿佛她来到这个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正如作者所写到的,也许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她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为我准备好早餐,想起了她周末时还不辞辛劳外出工作,想起了她四处奔波为我买回参考书……难道母亲来到这世上就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最近,母亲对我说他的心脏有些不好,我听了心中不由得大大的吃了一惊,连忙让她多多保重身体。母亲还年轻呀,不会有事的,我暗暗地安慰自己,但是看到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庞,日益增多的白发,我还是明白了——她把自己最宝贵的精力都献给了她的儿子呀!

最后,关于“母亲期望作者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就我个人认为,这条路是一条通往幸福与快乐的路。不论做什么,只要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活着,这就是每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谓“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只要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实现自己的理想,母亲都一定会默默地支持着,无私地奉献着,这也正是“母亲”所最伟大之处!

心结

900字 初二 叙事

题记:手中结的颜色渐渐变浅,不知是谁,在我的心上也打了结,色彩依旧火红如初。

小时候,母亲最爱教我编结,简易实用的平结,变化多端的吉祥结,复杂喜庆的中国结。各色各类的线听话地在她的手上穿来绕去从未乱过。

我凝望着手中的结,时光仿佛回到了过去。年轻的母亲正细心地编着结。我跑过去在她的身上亲昵地蹭了蹭,“别动啊,一会就编好了。”母亲温和的笑着,我很听话的安安稳稳地坐在她的身旁,经不住好奇心一问:“妈妈,这是什么结啊”“团圆结。”母亲耐心地回答我。我没骨气的嘟囔着:“好复杂哦,我长大不要学。”母亲不以为然的一笑,随即脸色黯淡了:“结那么多,寓意着我们不能分离啊。”“分离”?“分开的梨子”?幼稚的我苦思冥想着,不想再打扰母亲,就怯怯地哦了声。“来!妈妈帮你戴上”母亲轻柔地将它系在我那件小花袄的纽扣上。那一刻仿佛是幸福的定格。

我沉浸在回忆中傻傻的笑着,自此,我不愿和母亲分吃梨。我的手指轻轻划过结,结上透着掩盖不了的陈旧与岁月。

“行,我走。”我怒视着自己的父亲,谁也不会想到他竟让自己的孩子在大年三十儿“滚”奶奶家去,只为一场口角。我丝毫不顾母亲的呼喊逃出了门外,摸了摸身上的硬币,两块?够乘车坐回“家”了。忽然一阵脚上刺骨的寒冷,我下意识一瞥,原来只穿了拖鞋,棉袄外套也忘拿了。我漫不经心地在小区街道上走着,街边的路灯照得一片昏黄,我全然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可是我听到了妈妈的呼喊,在这个冰冷的夜空中回荡。我不禁停了下来,想呼一声“我在这儿,妈妈。”而我却发不出声儿来,一路小跑进了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内丝毫不宽阔,因为只停放小型的机动车,过道狭窄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我来回踱着步搓着手,以此保留身上的些许余温。

许久,我靠着冰般坚固的墙静静蹲下,抱在膝盖的双手早已冻僵,朦胧中妈妈的呼喊仿佛往这儿飘来了,是幻觉还是巧合,直至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人的脚步声与我的名字时,才猛然惊醒。我慌忙躲到阴影中,我成功了,成功地眼睁睁望着与我一步之遥的母亲匆匆离去,不禁转身,泪如雨下。“妈妈,妈妈。”我无声地重复着简短的话语。这是我无法忘却的错过。触手可及的距离如此遥远,“结那么多,寓意着我们不能分离啊。”“来!妈妈帮你戴上”熟悉的话语浪潮一般涌进脑海中,不停的冲刷着,残缺的记忆。

我回去了,硕大的房中依旧冰冷,唯有母亲的无言与泪水。

结上的色彩不再鲜艳,我轻轻地将它放进箱子中,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可是心上已打了结。

南京50中初二:蓝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