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路100字

乡间小路

100字 初三 散文

乡间小路

是祖母鬓边的一条青丝

走着,走着

那路就斑白了

乡间小路

是母亲手中的一团棉花

纺着,纺着

那路就绵长了

乡间小路

是老师手中的笔儿

写着,写着

那路就芬芳了

乡间小路

是同学桌前的课本

翻着,翻着

那路就蕴意了

长大后

乡间小路

总是在不声不响中潜入我的梦

让我回味

令我张望

乡间文者六爷爷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六爷爷居住在,全州县、安和乡、安祉村靠公路不到一百米远的小庭院里,庭院四周竹篱相围,两间平房左侧有一池塘、水尤清洌、鱼可百许,皆诺空游,塘岸蓉花盛开,柳树成荫,厨房宿舍皆为一体,各异书籍整齐于架。从居处看虽然有些古色陈旧,但又现得自然、安静、温馨,只有在这种田园幽雅的环境,才能感受到老先生的民淳俗厚和无名之朴。

老先生跟我是同村人,姓唐名修郡、在家族中排行老六,又与我爷爷同辈,因此、我们称他为六爷爷。六爷爷为人正直、擅长诗词对联,常常帮村里村外的人写各种文书报告,碰到乡邻鼠雀之争,就相与排解,经过先生一言为断,双方只有心悦诚服。六爷爷在村里,还有一位多年的故友,他就是我的伯父,两人往来密切、只要他们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每次谈论的时候,都离不开《唐诗》《宋词》和《四大名着》。除此之外,彼此还经常切磋一些文字游戏,比如说;对对联、猜字谜、等等。俩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还一起参加过无数起村内外的红白喜事,不管他们给谁办事都尽心尽力。数十年来,六爷爷言行一致的作风,也得到了村里外人的认可,个个称之为能,大家也对老先生十分敬重。但是,最近几年六爷爷身患疾病,对村里外的事情也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

关于六爷爷其人,身为一名普通农民,现在已到了古稀之年总算晚景见晴;但还是老习惯,不卑不亢,不欺于世,不媚俗,是一位文化修养高的老人。他承受过别人不能承受的各种社会压力,也吃过别人不敢吃的生活之苦,他的一生为田地生产而忙碌,为兼修诗词文章而勤奋,为教育子女而操劳。在他务农期间把产量提高到了与国内前列相比,文化修养古今无遗。儿女们全都在外工作,儿媳又是国家高中教师,孙子是华北学院的大学生。他们个个都很孝顺,每隔一、二天就会跟六爷爷通一次电话,问寒问温,生活起居无犹无虑。

老先生这两年因病体的原故,行动有些不便,但还是每天坚持看书、看报,做到书不离手。还有每天的清晨、中午、傍晚、老先生都要按时在村里走上一圈,尽管摇晃着身体一小步一小步的走,看样子有些吃力,但还是每天坚持。当我每次遇到他时,经常跟我讲:生命在于运动。所以,从这些至理名言的话语当中,让我看到了他与病魔作斗争和那种坚强不息的精神,给他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在他漫长的务农生涯中,不为名也不为利,把一生的精力心血全部投入到、村民、生产、与学习当中,他觉得这样活着超脱充实,有滋有味。他低头念书,写作、抬头望星月风云。一日三餐要求不高,不吸烟不喝酒,生活起居井然有序,节奏不紧不慢,既益养生,又见成果。近年来,他作出的诗对、谜语、文章,其诗言志,其文也言志,语句浅白明了,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老先生是我的老师,常常听他谈诗论文,说社会,道人生。他调门不高,但其人风骨,其智慧,每每沁人心脾,启迪后学。所以我在诗词方面受到他很大的影响,也懂得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古人说“为人贵直,为文贵曲”的道理。六爷爷是这样躬身力行的人,有诗人和哲学家的气质,有悲天悯人之怀,追求真诚,重情义,辨真伪,屡说“爱国不在人后”。看电视,喜欢京剧、动物世界、精彩的体育节目、有时观观鱼、不亦乐乎。这也许就是六爷爷的人物性格吧!他提倡平实自然的文风,讲章气,刺绣气,烟雾气,其文味如橄榄,细嚼慢品,当余味无穷;文笔轻松、冷隽,设喻取例,无不鞭辟入里。对《论语》、《唐诗》、《宋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毛泽东诗词》等书籍,倒背如流,行文如同话家常,行云似乎流水之间,顺乎自然,好像得来全不费功夫。讲究其实,他用了大力而不为人觉察:其情,其意,乃至对人生的彻悟,深深藏于根柢。最后总括起来说:诗刚,词柔;诗直,词曲;诗显,词隐;诗男,词女;诗境阔,词言长。

六爷爷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便把诗词各自的特征,同源异流的历史及其错综变化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生动有趣,使人豁然开朗;其文学知识、也让人获益良多,欣然感悟。这种深入浅出的本领,来源于他对诗词的深透和研究,更是他自身好学追求上进和辛勤实践。在人生岁月里,以他不惧疲惫、不惧病魔、又加上那种坚强的意志。我们相信,六爷爷的身体,一定能够早日的康复起来。村里村外的人都在盼望着这一天,就让我们耐心等吧!等来的将会是美好明天。

广西桂林全州县全州高中高三:贝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