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字潭900字

游仙字潭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仙字潭”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去仙字潭旅游的人数不胜数。今天,我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字潭。

我和爸爸妈妈进入潭口,近处重重叠叠的山随处可见,放远望去,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

近了,近了!车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了下来。果然,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明朗,阳关射在湖面上,反射出层层鱼鳞般金黄的亮光。我往前走,走了大约一百米看见了一座小山,山的一旁是一条小溪。小溪的东面波涛汹涌,而西面却平静如镜。溪水有宽有窄,宽的距离对岸有二三十米,窄的只有一米左右。沿着溪边的石崖剖面坎坷不平,好似人工截取。妈妈告诉我说这里的石崖上的字原来有五六处,可惜因为自然风化,只有两处可以看清楚。这时爸爸不知从何处搬来了一块大木板,一边架在我们这边的岸上,一边架在离对岸最近的石块上,招呼我和妈妈过去。我一只手牵着爸爸,另一只手抓着木板,首先爬了过去,靠近刻有甲骨文的两块石壁。我回头望了望爸爸妈妈,伸起手摇了摇,表示打招呼。只见他(她)们带着微笑,好像在说:“你去看看那些石壁上的字吧!我们等着你!”好在这些甲骨文刻的地方不高。那些看起来是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字符号”,而据我了解,是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仙字潭石刻的制作方法,并非金属制作,而是用坚硬的石器磨刻,其上限未尝不可提到新石器时代,又可以佐证当时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石刻现存50多个符号,似字似画,形状奇特,大者长74厘米、宽35厘米;小者长15厘米、宽9厘米,分布范围约200平方米。

我好奇地拿起相机拍了又拍,其中有一幅,使我印象最深。那是一个像人非人直径20厘米左右的图案,在右面40多厘米的地方有两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小人图案,在小人的右面60多厘米的地方又有一个像鱼又像龟的图案。据我猜想,可能是一个大人带两个小孩在仙字潭内抓鱼(龟)取乐,从而记下的“笔记”(虽然这只是我瞎猜的)。

那么,仙字潭摩崖石刻,是字?是画?石刻内容又是什么呢?据了解,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这些石刻表现了某种功利目的。有“图腾(或族徽)说”、“舞蹈说”、“事件说”、“宴饮说”、“征战说”、“纪功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地界说”和“生殖崇拜说至于年代方面,多数专家认为,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较为准确。而关于什么人来刻,专家们的目标集中在越族、畲族、吴族等三大族属上,又以认为“越、畲”者居多。

所以,关于仙字潭的传说数不胜数,你是不是也想来看看传说中的甲骨文呢?快行动吧!

华安县实验小学六年级:邹滢

十八岁的梦想

900字 高二 叙事

林是我台湾的女友,热衷于天涯海角到处跑。前些天,林在邮件中告诉我,她在新疆的吐鲁番遇到了一位五六十岁的日本妇女,她自我介绍叫洋子,是个独自走丝绸之路的女人。洋子皮肤黝黑,一路上,她不在乎住宿的条件和食物的优劣,但只要有人说起前方的景点和典故,她的眼睛便炯炯有神,听得认真而又专注。

洋子告诉林,这条丝绸之路她已经走了三个多月了。这三个月里,她没有坐过一次飞机,都是乘火车、长途汽车或者搭车。

林当时就吃惊了,她看洋子的旅行装备一应俱全,应该不缺钱花,何况,她已经不年轻了,以这样的旅行方式未免太刻薄自己了吧?林这么想着也就这么问了洋子。

洋子一脸灿烂地告诉林,走丝绸之路是她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为了这一天,她可谓用心良苦:先去沈阳学了一年的汉语,结业后她连日本都没回,直接就从沈阳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坐火车来到了乌鲁木齐。洋子说独自旅行的确很辛苦,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但她的心中只有幸福感,因为她正在享受着那一步步圆梦的过程……

几天后,林在天山的哈萨克人的牧场上又碰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独自旅行的美国老人,微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老人的面孔,他喜欢和中国游人搭讪,不过,他会的中国话只有三句:“谢谢”“多少钱”“你真漂亮”。

林听到游人中有人问老人的年龄,他笑着反问:“你是问我的头发呢,还是问我的心?如果你问的是我的心理年龄,那我告诉你,我才18岁呢!”

当那位游人将老人的话翻译后,周围的旅游者都使劲地鼓起掌来。大家在老人的身上读到了蓬勃的朝气,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受年龄大小的限制。

看到大家对他由衷的赞赏和敬佩,老人更来劲了。他告诉大家,他独自来天山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亲眼看看传说中美得像块蓝宝石似的天池!这缘于他在互联网上看到天池的照片,那美令他失魂落魄……

老人的话让林难以平静,就在她抵达新疆的那天,她从报上看到一则报道:有34位平均年龄63岁的法国老人驾着17辆房车从法国出发,他们横跨了欧亚大陆十几个国家,将从新疆开始为期90天的环游中国之旅。报上还说,当一名78岁的老人光着膀子钻进车底下修车时,路人问他:“你这么大年纪应该在家享福了,干吗还要这么吃苦呢?”

老人当即怡然自得地回答说:“我现在就是在享18岁时的‘想福’啊。人的一生18岁只有一次,但心灵的18岁却可以永久保存!”

老人的话挺有哲理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把心打开,回到18岁,寻访并完成心中那个梦想。

这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