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不在,何以为荣800字

耻感不在,何以为荣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毛夏象流传下来的名言。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

然而,在中国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荣辱界限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悄悄地变得模糊起来。难怪有学者惊呼,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耻感意识的淡化和底线心理的崩溃。

现在,部分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贿,丧失为官的根本原则;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导致医德蒙羞;学者学术腐败,为利益集团鼓吹,站污学者清誉;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奢靡之风盛行……纵观当下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无不与道德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逾越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政府可以出台法律法规加以刚性规范。但是,一些法律盲点、灰色地带或者纯道德范畴问题,还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公民的自我行为,顶住伦理底线的崩溃冲击。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利益对传统社会道德伦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也给了每个人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无论怎样选择,社会道德底线不容冲击,是非黑白丑美善恶不容颠倒。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把道德领域的是非黑白划分开来,成为社会公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标杆,成为社会风尚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牢记“八荣八耻”,我们的道德准则自然清晰明了。

一个民族的伟大繁荣,不仅仅需要经济的富足,更需要“彰善惩恶”的民族精神。良好的道德传承是中华文化之宝,是中华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只有我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到道德与法治兼备,中国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华民族才会在世界民族之林散发出更为独特的迷人魅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550字 初一 散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的长河涛涛不息。我很庆幸,我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那像“鸡”一样的图板印在我的心底。我,是一个中国人!

正式因为先驱们的奇思妙想,才有我们今日的有趣生活;正是因为中国这只蛹突破常“人”极限努力破涌而出后,星期北半球这片强国所在地;正是因为由一群年轻向上,活泼积极的年轻人带动时尚的潮流,才让国名久久嗅到新鲜的气息。

先驱们永远是中国历史的鼻祖。张衡的地动仪,早期的“高科技”;《九章算术》,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郦道元的《水经注》,记录了国人踏遍了千山万水的足迹;司马迁的《实际》,在世界这块石碑上,可下了中国的青史长卷……想到这,不觉呀然一惊。原来“我们”获得如此久远。

虽然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伊利在北半球的高峰。聚集了两百多个国家的运动会,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增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友谊;当“神舟”

的火焰核销在祖国晴朗的天空,哪火焰就如同每个国人心中的希望之火、热情之火、喜悦之火,它点燃每个国人心中的希望、热情与喜悦;今年的世博,也无疑成为人民的骄傲。原来“我们”活得如此辉煌。

再来就是青春的象征,活力当前的少年。他们嘴里说的、随口唱的、手上玩的,都是富有年轻人向上的写照。指针听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永久,实践知识一天的安排,未来还有更多的时间来让我们、你们、他们尽情挥洒积极的雨露。原来“我们”活的如此潇洒。

告别旧时代,迎接新未来,中国正在火速飞黄腾达。抛开数字的困惑,挣脱竞争的束缚,将别人的唾弃踩在脚下,我们扬眉吐气地道: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