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班主任700字

我心目中的班主任

7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不喜欢我的班主任,她是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就一副啰嗦老太婆的样子。这样的班主任,必然,把我刚进初中的好心情给打破了。

初中的第一节课--班团。她穿着条暗紫色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不紧不慢的走进了教室。教室里立马起了议论声,同学们一个个低声细语着这位班主任。“安静!”略显苍老的女声很顺利的止住了我们。她很满意的撇了撇嘴,用手扶了下眼镜,说:“我呢,姓王,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将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希望……”像所有班主任一样,又开始滔滔不绝了。这样的开场白,似乎是所有班主任的专利。

一节课,45分钟,她的一张嘴,足足讲了45分钟,无关课本,无关知识,仅仅是些做人的大道理,是些让我们听着就昏昏欲睡的空话。霎时,我感到悲哀,为自己悲哀,难道,这一年,我就要这样听她啰嗦吗?

作为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去习惯,去适应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实物。自然,我也习惯了,习惯了她那苍老的声音,习惯了她的啰嗦。似乎,还有一点敬佩。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能够扛下一个班,能够从嘴里说出这人,能够扛下一个班,能够从嘴里说出这么多大道理,也是不容易的。

时间过得飞快,这种快,似乎让我有点庆幸。初二了,终于不用再听她啰嗦了,终于不用再天天看到她那副厚厚的眼镜了,终于不用再麻木的习惯了。

当我异常轻松的走进初二的新教室时,我顿住了,难道这就是命运吗?又是她!又是她当我的班主任!第一节课,依旧是她的课,依旧是讲她的大道理。一个假期没听她啰嗦,似乎还有点怀念。于是便认真听了,无非是些做人要踏实,学习要认真之类的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可是虽有些不耐烦,一种敬佩之意却油然而生。她又何尝想讲呢?既浪费口水又伤害喉咙,还不是为我们好。

初中三年,我就这样在她的啰嗦声中成长。不知道是真的如我所想的习惯,还是我早已对她改观。没有开始的讨厌,没有当初的不耐烦,有的只是对她的那一份莫名其妙的情……

我心目中的秦始皇

1200字 初一 说明文

我心目中的秦始皇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来去匆匆,走过了多少风云人物,秦始皇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厚重的脚印。秦始皇只有一个,但是在不同人的心中,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有人说:他是暴君,搞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称赞他的立国是“掀翻一个世界”。

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1秦王统一七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善于用人、雄才大略的秦王的统治下,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废分封,立郡县,建议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耳机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3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

车同轨:秦统一以前,各地的车辆大小不同,这不利于车辆通行。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书同文:秦统一以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不统一,对政令的推行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造成障碍。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秦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又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

4御匈奴,筑长城,派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后又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设县,为进一步开拓西域奠定了基础。

在我心中,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新的历史时代。但是秦始皇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秦始皇为了强化专制统治,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同时大修宫殿和坟墓。据说秦始皇所修的宫殿,关中三百,关外四百余,其中最有名的是阿房宫。又用刑徒七十二万人穿骊山作陵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大幅度摧残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飞烟灭。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初一:苏攸熙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