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家庭和“我”600字

祖国家庭和“我”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军训归来,我开始写作业,一篇“祖国发展我成长,幸福童年共分享”的作文难住了我。我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不知道如何下笔。看着我满面愁容的样子,妈妈说带我去姥姥家散心。

晚上出去散步,姥爷给我讲起了他童年的故事。姥爷出生在40年代,他童年的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非常贫穷,多数家庭吃不饱饭,有的人被活活饿死了。姥爷很能吃苦,他9岁的时就开始帮着父母养家糊口,从老家挑着煤块到一百多里的莱芜去卖煤,换回粮食。他的童年没有学上,到了十几岁才的上学。他读书十分刻苦,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煤炭专家。

回到自己家,我给爸爸讲了姥爷童年的故事,爸爸也来了兴致,给我讲起了他的童年。爸爸出生在70年代,那个时候国家有了一些发展,但是还是比较穷。孩子有学上了,得到了教育,也吃得上饭了,但是吃得很不好。一年吃不上两次肉,生病了才能吃到面条,每天只吃地瓜、玉米面窝头和咸菜。营养不良,使爸爸得了夜盲症。每天放学回家,爸爸都要割草、喂羊,有许多做不完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但爸爸上学很用功,他还得过全市的三好学生呢!

夜深了,姥爷、爸爸童年的故事使我陷入了沉思。国家富强才会有家庭富裕,孩子们才会有美好的童年。我们是21世纪的儿童,在生活、学习条件上都要比过去的孩子强的很多,在城市里,我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学习上比他们受到的教育更好,但是我没有他们那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我一定要向自己的前辈学习,用心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   韩稷康

萤火微光,古意犹存

700字 初三 散文

不经意间回到了老家,岁月划过了门上的一切,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印,销蚀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房梁。叩门的手在一瞬间停留,不知道该还是不该,进还是不进。

踏入门院,那棵高大的槐树依旧挺立着,张扬着,绿色的阴影。眼前仿佛浮现了儿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古老悠远的梦,触不可及,我轻轻地笑了,我看到,奶奶坐在摇晃的藤椅上,与爷爷外公聊家常,古今时事。妈妈坐在长椅上,轻轻地踮起脚尖,“吱呀吱呀”的声音伴随着沙沙的树叶声随风而来。我则坐在秋千上,一晃一晃的荡着,银铃般的笑声回荡耳际。

手指轻轻叩响古老的墙,发出微弱又厚实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温柔的声响,古墙苍老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许多皱纹。我无不记得,古墙借青苔之手替我写下一笔一划的思念。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我看见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古老深邃的巷口点燃,一点点的照亮巷口,照亮我们,照亮夜空。一切腐朽化为乌有,星星点点的火光映衬着我们的脸庞,我看到,奶奶悠闲的坐在槐树底下纳鞋,旁边萤火虫飞舞,暗曳的灯光照亮了她满脸的皱纹。我看到,母亲用期盼的目光坐在窗口,等待着晚归的父亲。我看见,我穿着雨披和雨鞋,轻巧的在青石板上,踏出一个又一个的音律,一朵又一朵的水花。萤火虫是黑夜的信使,只要向她许愿就一定会实现!我闭上眼睛,回想当初的心愿:愿一家和谐,美满,愿时光流逝,人亦不老。

我抚摸着一张又一张泛着檀香的桌椅,抚摸过他们身上的痕迹,那是不曾停留的岁月,带给我们最清晰的回忆。

如今站在这已人去楼空的房子里,我依然清晰的感觉到,家的温暖。那是无法磨灭的印痕,是岁月无法洗刷的刻印。它被刻在墙上,那斑驳的青苔就是证明;它被刻在槐树上,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就是证明;它被刻在桌椅上;那永不明灭的痕印就是证明。

我无法割断自己的思念,但我能明白,这就是家,是永不熄灭的圣火,是黑暗时的灯,是漂泊时的彼岸。微亮,亦温暖。

我的家,我的故乡,用我的一切,换你永不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