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续写350字

《荔枝》续写

350字 六年级 散文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荔枝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着它那白白的肉。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母亲您手心托着荔枝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母亲啊,您是多么的无私,自己不舍得吃荔枝,把荔枝都给了儿孙吃,您是多么的伟大的!每当我看到荔枝,就仿佛看到了您一遍一遍的洗沙果,看到您笑吟吟地端走沙果让客人吃荔枝。我看到荔枝,就会想起您,可您却和我阴阳相隔,我是何等的痛苦!可这新鲜、可口的荔枝,您却再也尝不到了!我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面容,再也不能听到您那朴素而有启发性的话,我再也不能为您捧上鲜红的荔枝了。我心痛不已。为什么我就没想到您会把儿子给您买的荔枝全都给您的孙子?为什么我没有亲自剥一个给您吃?现在的愿望是奢求的,母亲,我会把爱延续到下一代的。

未来,荔枝依旧年年红。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自从读了《少年周恩来》这本书后,我心里感触很大,周恩来生活在一个帝国主义霸占的社会,可他还十分刻苦地读书,相较于我们这样优越的环境,又有谁能坚持读书和爱好读书呢?周恩来年少丧母,生母、养母逐一死去,但他却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除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以外,他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日子过得很清苦。而我呢?我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是爸妈的掌上明珠,跟同龄的周恩来比起来,实在是自惭形秽!

周恩来是一个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的人。有一天,校长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听着。讲着讲着,魏校长突然停了下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想了一会儿。然后七嘴八舌地说道:“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明礼而读书!”……只有周恩来一个人沉默地坐着,校长看到了他,问他:“你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铿锵有力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惊讶地说:“你再说一遍?”周恩来声音洪亮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无不惊讶,握住周恩来的手说道:“好!有你这句话,国家就有救了!”那年,周恩来跟我相仿的年级,便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不单是魏校长惊讶不已,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住。

不仅这样,周恩来还乐于助人。

有一次,要期末大考了,一位同学来到一个平时比较优秀的同学面前,说:“这道题我……”他话还没说完,尖子生就打断了他:“找别人去,我没空!”见尖子生看都不看他一眼,这位同学只能另找其人了,他来到了班长面前,班长正在看资料,他还没说话呢,班长就说:“要是问题目的话,去找别人去,我没空!”这位同学沮丧地往座位走去,刚走到周恩来旁边,周恩来叫住了他:“我来帮你看一看吧!”这位同学看了周恩来一眼,兴致勃勃地跟他讲起了题目,周恩来不愧是数学高材生,一下子就做了出来。周恩来真是乐于助人,期末大考的关键时刻,同学们自顾不暇,能推掉的事情推掉,哪有心思管别人?周恩来却帮助了这位同学。妈妈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从周恩来是这句话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者。

我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小学生,并不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但我愿努力学习,不管在科学文化知识上,还是在道德修养上,都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少年周恩来》给我的启发自然不仅仅是这些。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学六年级:徐星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