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如春_750字750字

良言如春_750字

750字 初二

寒假过后,春暖花未全开。一天黄昏,班主任突然宣布,班里前十名同学周日早上六点到校补课。对于离校很远的我来说,这不啻于一场悲剧。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走夜路的场景,凌晨五点,外婆举着手电筒在前面开路,我像只胆小的兔子紧跟身后。五点半,天空泛起鱼肚白,外婆送我到马路,她把手电筒递给我,说:“乖孩子,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了。”我点点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眼泪却不争气地留了下来。

高低错落的乔木和灌木像黑黢黢的野鬼,我心生恐惧。我小步向前,突然耳边响起一阵嗡嗡的蜂鸣声。我驻足,想听得真切,耳边却传来几声咳嗽,我心中不知是喜是惧,一位年过六旬的养蜂人已然进入视线。我举高手电筒,见他正用竹竿拨弄着树枝桠上的一个圆形蜂桶。那嗡嗡声正是来自枝桠间那团黑乎乎的东西。

“小朋友,早啊。快过来帮帮忙。”他说,“待会儿我把蜂桶放下来,你帮我看着点。摔坏了蜂桶,这些蜂就要遭殃了。”他直了直腰,小心翼翼地倾斜竹竿,我站在远处,迎接蜂桶。

他一边弄一边说:“一只蜂一生只能酿0.5克蜜,却要采1500朵花才能获得一蜜囊花蜜,还不够蚂蚁喝上几口。炎热的夏天,它还要不停地扇动翅膀,给蜂巢降温,以保蜂蜜不坏掉。这世上,还有什么动物比蜜蜂活的认真?”老汉说着,眼泪竟扑簌簌地落下来,见此,我喉头有些哽咽。得知我要赶早补课,老汉执意送我一罐蜂蜜,我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分别之际,老汉说:“小朋友,采得百花才能酿成蜜,年轻时吃点苦不怕。人哪还能不如一只蜜蜂呢?”我一阵感动,抬头,蓦然发现太阳已经露出脸颊。再回头,却看见老汉正站在山坡,望向我行进的方向。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忍开启这罐蜂蜜,那醇浓的香气和金黄的色泽,总使我想起蜜蜂的勤劳和老汉的情谊。更难忘的是老汉那句话:“人哪还能不如一只蜜蜂呢?”正是这句话:给了我在黑暗里走路的力量。

画一个圈后,又回到原点_1000字

1000字 初二

瑟瑟风起,卷着漫漫黄尘,尘土飞扬,带走的,不仅仅是希望……

——题记

我们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技术的发展,物质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还是束缚了人。是让人更加自我,还是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更加失去自我,从而更加远离了真实的世界,忘却鲜活的本性。

欧文斯通这本《渴望生活》用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以一种寓言式的叙述,给人一个耐人寻味的回答。

记得小时候看过梵高的画,扭曲变形的线条,沉重的,几欲崩塌的天空,流动涡陷的星光,斑驳怪异的色彩组合,噢!这是什么?与我平日里所看到的渲染丰富,勾勒得当的山水画相比,那简直就是乱抹鬼话,天差地别的啊!于是,我记住了这个传奇的名字。

沐浴着阳光,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欧文斯通用那细致详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奇特而有伟大灵魂的梵高。

我长长的舒了口气,紧绷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但那双不瞑的双眼始终在我眼前,会不会有那么一位人,为那百年前的现任感到仰慕,敬畏,欣慰呢。

他生前贫困潦倒,衣食无着,死后他的作品却成了油画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他生前默默无闻,孤独求索,死后有着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那寂寞的心。

他被无数次凌辱,被拒之门外,却始终怀揣着对艺术赤诚的追求,不倦不悔。

他献身于艺术,抛却舒适平淡的生活,最后的归宿却让人莫名的心酸。我似乎懂了,在他那所有的追求给予,所有的持强凌辱,所拥有的,不过是一颗顽强的赤子之心,他想要燃烧的生命,他懂得燃烧的意义。他的坚韧,执着,不屈,都只因他那热衷的心。

他不是垃圾,他不会在黑夜里无声哭泣,他是一堆火柴吧,只要用一点点火星,就会燃烧起熊熊大火,燃烧起蕴含已久的炙热的情感。

噢!那是一片向日葵,红与黄重叠的突兀,光与影浓重的交错而热烈着,是梵高对那幸福和光明的渴望,他在画中淋漓尽致的抒发了积聚已久的郁闷,悲愤,寄托了无法实现的理想。细细凝视着,我看到了他那渴望生活和自由,渴望爱和关怀的灼灼发亮的眼神,像那金黄灿灿的向日葵一样摇曳斑斓。

但是,他却陨落了,他选择了自刎。

相比之下,孔夫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斗志被世人敬仰。文天祥被辱,本想求死,他却选择了“隐忍以行”,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将以有为也”。我虽敬仰以身殉国的志士,但那面对困难不被覆灭毫不退避的不是更让人崇敬吗。

他不应该选择死亡。

即使他已历经无数曲折,只有微小渺茫的希望,也不应该自刎啊,只要活着,就有一点希望。

“花至期凄落,叶至期归根。”说的就是这个理吧,繁盛到凋零,又重复一个圆,日复日,年复年,就算伴有荆棘,也不曾摔落轨道。

即使一路向北,也只是画了一个圈,然后又回到原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