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体验650字

重阳节的体验

650字 六年级 散文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在眼前了,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吧!

走出父母的港湾

650字 初三 书信

《郁离子》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吴人把一只笼养了10年之久的猿猴放入深谷中,这猿猴因过习惯了供养的生活,早忘记了如何自己去攀缘觅食,最后竟悲苦地饿死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那些长期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不与实际社会接触的人,一旦进入社会,就难免遇到生存的危机。

人们是否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种被“笼养”的人呢?据报载,某些大学新生入学时,那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聚在林荫下,悠闲地吃着冰激淋,而他们的父母却忙着为他们报到、缴费、开铺……事实上,这种情形在任何一所普通中小学都不难看到。 诚然,生活在父母垒筑的安乐窝里的确是无忧无虑,温馨备至。

但是,过分依赖父母,一切事情都让父母越俎代庖,不仅会扼杀我们自理自立的能力,也会吞噬了我们的自强精神和远大抱负,这样,只能使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一旦进入社会,接触实际生活,就会束手无策,就会像吴人笼养的猿猴一样可悲。那么,我们还能担负起建设四化和振兴中华的重任吗?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伟人。”相反,一个人只有从小在逆境中磨练,在风浪中摔打,才能有所作为。岳飞自小家境贫寒,但他在艰难中发奋求学,立“精忠报国”之志,后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爱过英雄;高尔基幼时就失去母亲,走进了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历经了人间的艰辛,成为一代文学宗师,他走过了一条何等艰难的路!因此,一个人必须要从小在生活中刻苦磨练,经受风雨洗礼。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自强自立,才能走向成功的坦途。

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西方国家的青年从小就有离开了父母独闯天下的习惯。朋友,我们为什么总要生活在父母的荫庇下,让父母“笼养”起来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为什么不走出去闯一闯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