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真浓900字

秋意真浓

900字 初三

夏日的骄阳会让人难以忍受,午后的街头,被炎热困扰着的人们早已乘着凉风入睡。秋天也许更能给人带去喜悦,它不像夏日那样的酷热难耐,更多的是丰收与欣然,但在这欣然之中,也包含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孤独感。

每次放学归来,我总能看到一位老人推着破旧的三轮车走进家门;他的背影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我仿佛能从他身上读出不知明的孤寂之感。“喂,你还站着在那干嘛呢?快进来吃饭呀!”外婆嚷嚷着。“外婆,这位爷爷是谁啊?”她为我放下书包,手里拿着碗,另只手舀起饭来,盖在碗里,不紧不慢地说道:“卖菜的老王啦。”一边又把盛好的饭递给我,催促着我吃饭。

“他呀,没啥正经事,儿女常年在外,就给他留了这么个房子。”

入夜了,这句话依然在我耳边飘荡;外面传来一阵阵的狗吠声,那是他们家的狗。不过我很小的时候就没见过它长啥样。它的叫声里似乎充斥着一股对自由的渴望。

夜里,凉爽的风吹鼓了窗帘,肥大的像鱼泡泡,又突然止住,窗帘又瘪了下去,被捏弄的不亦乐乎。

天亮得早,早上起来,天空刚被洗过似的,不是那么蓝得透彻,却又淡得可以化开水。老王又推着三轮车“咯吱咯吱”地出去了,他家里又传来几阵狗吠;他的背影似乎更加孤寂,更加像风中飘零的落叶了。

他的生意并不景气,因为每次回来,他车上还有许多没卖出去的菜。市场上不知他一个卖菜的,因为他是外地来的,农村里的人都觉得他的菜中,仿佛存在些什么,就都不敢去他那里买菜,这使他的生意冷淡了。

可是我也并没有看到他因为没钱赚就放弃了他的职业;有次很早的时候,我上了公交车,紧接着就看到他也走了上来。他似乎是去购菜的。这让我有机会仔细观察了下他。他的头发全白了,胡须也有些长,也是花白的;这花白之间,隐没了他一道又一道的皱纹。他就安静地坐在那儿,一声也不响。

他之所以一直在坚持这份工作,是因为他就是靠卖菜才养活了他的儿女。这中间也许是有一份情怀在吧,为了想起年轻时的旧时光,或许是卖菜与他之间已不可割舍。

秋日里,他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变多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常常能在他脸上看到笑容。哦,原来是前几日他的儿女带着东西和孩子来看他了。每年秋天,都是如此。

远处麻雀传来嬉闹的欢呼声,风中夹杂着果实成熟的香味,轻轻拂过,就让人心旷神怡。也许过几天他的儿女就要走啦,但这并不碍事,因为有了等待才有了收获,我不经感叹道:“秋意真浓啊!”

说纽带议论文

700字 高一

两个独立的个体可因纽带成为休戚相关的一个团体,由“两不相干”到“呼吸与共”皆因纽带,令人感叹纽带的作用的奇妙。

小到人与人之间,一根脐带维系着母体与幼体营养与情感的联系,一排并列的桌椅建立起与同桌每日的“同呼吸,共命运”。大到国家之间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接了多少国家共同的利益,“环太平洋”“亚太地区”等概念又具有多深远的战略意义。

试想没有“脐带”“同座”作为纽带,何来母子或是同桌之间的深厚情谊。若无丝绸之路作为纽带,何来此时各国间的齐头并进。所以说不论是人际间亲密关系的建立,还是国家地区间战略同盟的达成,都需要纽带作为沟通联系的前提。

而同是起联系作用的纽带,其种类并不单一,强弱高下也大不相同。

孔夫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义”和“利”便是两种大不相同的纽带。以“义”为纽带,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的情谊,是“利”所远不能及的。关羽千里走单骑为的也是“义”的纽带作用,而舍弃曹操以“利”相诱的纽带关系。“义”和“利”的纽带作用由此事看来便高下分明了。“利”的纽带,其结果大多如欧阳修《朋党论》中所说“见利而争先,利尽而交疏”一般脆弱。而“义”作为纽带则是出于两方内心的认可,所以远强于金钱的铜臭味。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便可体现出“义”的纽带力量之强大,足以让人抛头颅洒热血。

人尽皆知“义”是无与伦比的强大纽带,所以便有不轨之徒骗取与他人的“义”,来获得一种强大的纽带作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近来自杀式袭击、“圣战”接二连三,所谓献身者难道不是为了那种建立在民族主义上的“义”吗?

纽带具有联系作用,而“义”的纽带作用更是强大。但与何人共“义”,与何人“同呼吸,共命运”尚需谨慎,莫让你我抛洒的年少热血变为洒狗血的辛酸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