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万里长城_800字800字

我心中的万里长城_800字

800字 初二 状物

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万里,既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图片上宛如蜿蜒腾飞的巨龙一般的长城,便给我的心中留下一抹神秘的色彩。

说起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谈起美国,大家的思绪又会跨越海峡,来到自由女神脚下;想到法国,给人印象最深的不过凯旋门;走进意大利,最让人们眼前一亮的一定是比萨斜塔……而根在中国,令我魂牵梦萦的便是长城。

长城的四季是彩色的。

长城的春天是嫩绿的。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苏醒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长城的夏天是碧绿的。树叶从嫩叶变出了绿色,一簇堆在一簇上面,绿树成荫,令人倍感凉爽。

长城的秋天是火红的。火红的枫叶把整座长城都映红了,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城的冬天是雪白的。雪花一片一片轻轻飘落下来,万物沉寂。唯有腊梅迎寒绽放,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赞美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历史的风轻轻拂过,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和平年代,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难道他真的只是被历史遗弃的残存吗?

不,决不可能。长城不仅仅是古代用来抵御外敌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巧夺天工的设计,更加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长城,他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有人会说,万里长城的修筑浪费了多少的财力和物力。又使多少人民的家庭破碎,即使孟姜女没有真的哭倒长城,但是,她不正是无数受苦受难的人的代表吗?是的,修筑长城,确实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但是,若没有那些人的付出,没有筑长城,那么,当匈奴的铁蹄踏入中原,人民还能安居乐业的生活吗?当我们伟大的祖国被侵占,还会有存在华夏文明吗?还会有今天新中国的成立、七子的回归吗?所以长城不可或缺。

长城,将以他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初二:曹嘉芮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竹_500字

550字 初二 状物

为什么中国的诗人和画家偏爱竹呢?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竹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唐代诗人杜甫的“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的佳句,把竹推到了群芳之首。  可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两点原因吧,首先,它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其次大概是中通外直,与梅兰竹菊共称四君子的缘故吧!  我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竹的精神品格更表现在它不屈的灵魂和通达的节气。千百年来,竹一直保持着它的优良品格。在诗人的笔下,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豪气;在画家笔下,它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挺直;而在君主笔下,它是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象征。  莫道竹君不销魂,踏破铁鞋有处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他东西南北风......

初二:东方朝阳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状物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