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故乡1200字以上

六千里故乡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曾经我以为我这一生注定是一个不会想家的人,曾经我以为我这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为一个目标——远离故乡。

但是当我真正远离故乡漂泊在六千里之外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故乡的印记早已烙印在我的心上。你越是刻意躲避不去想它,思乡的情感越是茂盛愈是强烈,它开始死死纠缠令你欲罢不能,你只能眼睁睁地亲眼目睹那种刻骨的思念渗入肌肤、渗入骨髓,令你日夜难安却又无可奈何。到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个憔悴饥黄的躯体拖着一颗破裂到满目疮痍的心灵踏上返程的故土,直至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胸膛里再次激荡着故乡的气息之时,那具原本看似行将就木的躯体才又恢复生命的活力。

故乡在西北,求学在东北。坐火车需48个小时,期间行程六千里。

故乡是黄土高原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地方,老家就是这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从小生活在那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终日对着从土地刨食的乡亲们,使得我萌生了逃离的想法。并非我在村庄的生活不快乐,那里的乡亲贫穷但是朴实善良,那里的乡亲愚昧但是肯拼肯干。只不过是我不愿在那片黄土上终其一生,故土固然安稳温暖,可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是吗?村里外出打工的小伙伴总是这样告诉我。我在离开故乡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小小的心灵早被抑制不住的喜悦和兴奋填满,丝毫留不出半点空间给悲伤。我就是这样固执地相信,我是一个不恋家的人。我就是这样无情的离开,只留给身后的大山一个坚决的背影。

可是远离故土半年,我终于意识到我是在自欺欺人。故乡的背影开始在我的记忆里闪现,由淡变深,由模糊变清晰,由远及天涯变得触手可及。有多少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用一个茫目而又急切的眼神望向西北角,我傻笑着告诉自己那是故乡的方向。我开始变得念旧,终日生活在回忆铸就的世界之中,别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我回望当初离开时那段甜蜜喜悦的行程,我回望扎根在故土的那段永远回不去的旧时光,我回望那片贫瘠荒凉的山水和黄土,我回望那些从土里刨食的乡亲,我回望那段再也走不回去的六千里,泪如泉涌。

我很羞愧不安,我开始极力躲藏逃离,企图从故乡的阴影之下解救自己。但是故乡的召唤却不绝于耳,在我的读书时吃饭时睡觉时上厕所时不耐其烦的温声呼唤着我,令我更加难堪尴尬。对故乡的思念就如同影子一般,与我时刻随行。那是一段难捱的时光,终日沉浸在漫天的思念之中。开始于别人的的诗文中读出淡淡的乡愁。那种被唤作乡愁的莫名的情感像是山岗上的那一轮明月,或许是那晨间地头的耕地吆喝,或许是那苍茫暮色里的一阵野风。故乡的形象总是浅浅地隐匿在心头,淡淡地,解不开,化不去,也送不走。于是,在归家的召唤无休止的时候,在心头的思念不可抑制的时候,我总是在习惯在文字的另一端默默守候着这六千里的故乡。

我整日变得焦虑不安,归家的心情似脱弦之箭,注定这是一场回不去启点的思念。行走在远在边疆的校园,我竟也能感到故乡的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热烈,令人贪婪的一遍遍呼吸着回味着。对故乡的思念是中国人最难以舍弃的情节,故乡是一个抽象的带着浓郁的化不开的情绪的名词。对于故乡的深切眷念是一种会让人时刻陷入无可自拔的状态的情感,这是一种会让我感到恐怖后怕的依赖,但是我却心甘情愿走进这片自掘墓地之中来埋葬自己。故乡总是与生命之初的美好联系紧密,那是与儿时的泥巴与月亮相承一脉的永恒。但是一旦我们踏上离家的不归行程,与故土一同成长的美好也便被我们活生生地从记忆里撕裂扯掉,然而我们就是这样带着心头那一道血淋淋的伤疤上路。

我带着一颗羞愧之心回家,对故乡的情感总是很复杂。一心想着逃离,可是真正离去之后却又陷入了反复的思念。然后就是这样别离思念别离无限制的循环下去。我总是后悔当初走的太匆匆太冷酷太绝情,总是不愿承认自己也是一个恋家的人。一直生活在灵魂的拷问之中,而回家就是对灵魂的救赎和谢罪。可惜我还是做的不够,我的梦里无数次相见过的故乡真实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望着那一片凸起的村庄却不敢相认,我在害怕忧虑会不会因为当初的离别而村庄不肯接受我。但是幸好故乡总是宽容的像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她于我无私的宽恕和谅解。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我也曾生活过,我也曾在这片黄土上玩过泥巴看过月亮,我也曾双脚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也曾把我的气息真切的留在这片土地上。孩子出门在外,不管他犯了多大错,心里始终牵挂的毕竟只有母亲。回归六千里故乡,我就像飘零的落叶,徐徐的降落,安静的回归。我告诉自己要在以后的岁月里以更美的姿态去守望故乡,可以让我在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肉体不再那么疼痛,可以让我在被异乡受尽委屈的时候还能在心里寻得一方温暖柔软的净土来给自己安慰和疗伤。

我想着等到下次将要离开的那个夜晚,我情愿坐在山丘上看一晚上的月亮和星星,我会用童年的眼晴去仰望,去搜寻这漫漫星空中属于故乡的那一片星光,然后再牢牢记下它的模样,可以让我在异乡用来怀念。我明白,很多时候,只有更清楚地了解来时的路,才能更坚定要去方向。

而我一直都忘记了的却是,我的离去又一次使得故乡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方。她无法挽留下我就如同我无法不选择不去离开一般,我明白,我在思念故乡的时候,六千里外的故乡也是在思念着我。所以我才明白为何在在每一个即将迷失的瞬间,在每一次的回望与凝视的时刻我都会那么心痛,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六块钱“买下”的爱

1000字 初二 散文

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点点头说,好。

随母亲出了门。母亲说,去某某超市。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1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坐12路车吧。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他又笑了,说好。坐上12路大客车。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

买了10斤鸡蛋。母亲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说,我们在这里等1小时。他惊讶地问,1小时?母亲点点头说,下趟12路车回来,还得1小时。他觉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里噌地蹿起,但还是忍了,用耐性将火苗熄灭。母亲跟他东拉西扯,说起他上学时的一些事。1小时的时间,过得倒也不算太慢。终于坐上12路。下了车,他拎着鸡蛋,吁出一口气。母亲看起来格外高兴,扳着手指算,1斤鸡蛋省两毛钱,10斤鸡蛋省两块钱,来回的车费,两人省4块钱,加起来共省下6块钱。他脑子里也迅速计算,从出门到现在,共用了4小时,4小时的时间,在公司里,他可以创造出上万元的价值。他在心里叹了一下。

快到家时,走过一个水果摊,母亲用6元钱买下一个大西瓜。回到家,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西瓜甜极了,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像小猪一样。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吃水果了。一抬头,母亲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湿,脸上却是极大的满足与疼爱。他的心,像琴弦被拨动了一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又馋得很。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捡别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里冲一下,便贪婪地啃起来。母亲知道了,用了3个晚上编织草绳,又用编草绳挣的钱给他买西瓜,然后看着他小猪一样吃着。他怔怔地看着母亲,将满嘴西瓜咽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亲。

艰难时,母亲靠着勤劳与节俭,供他上学,将他养大;富足时,勤俭作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带给他满足与幸福。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庆幸今天终于耐住性子陪母亲省下6元钱。这6元钱,跟自己在公司创造的上万元相比,是等价的。因为,许多时候,时间与金钱就该为爱而存在。

看得人心酸,总觉得欠爸爸妈妈太多了,我们好像很有钱,抽着爸爸买不起的烟;我们好像很有钱,用着父母没见过的东西;我们好像很有钱,出门就打车;我们好像很有钱,出去吃喝玩乐;我们好像很有钱,买一些没用的东西;我们好像很厉害,把父母当佣人指手划脚;我们好像高高在上,在外面挥金如土……是时候让时间慢下来,多走走,多陪陪亲爱的父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