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唠叨700字

母亲的唠叨

700字 初二 散文

漫漫人生中,令人铭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回忆中的一幕幕,总是少不了母亲的唠叨。

小时候,对母亲的唠叨并不敌意,反而很敬畏。幼小之年没有所谓的主见,对母亲便是百依百顺。家中,母亲是天,是皇上,母亲的言语便是圣旨,自然听从,没有违背的意思,何况那时年幼。在我看来,母亲的唠叨是平常极了。倒是有些时候,听着母亲的唠叨,心中反而有些慰藉。

开始对母亲的唠叨心生不满,是念四年级的时候。都说女大十八变,男的也是如此。从顺从到判逆,由自律到不羁,只是在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那时,我确实变化很大,而且是不良的方向,迅疾的趋势,至少在母亲看来是如此。于时,母亲的唠叨出现了一个巅峰期。或许母亲每天都在担心我的成绩,因为各种唠叨大致都与我的学习有关。我不曾关心下滑的成绩,因判逆所致。也是由于判逆的性格,开始以生于母的口嘴用受于母的言语去顶撞发于母的满含关怀的我不屑的唠叨。然而,不得不说,母亲的唠叨对我确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旁人的话说,是浪子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母亲却呼唤得来。在某种角度上,在母亲的唠叨胜于千金。可我那时不曾体会。

后来,又迎来母亲唠叨的另一巅峰期。人,真的是时常变化的,而且很快,叫人惊疑。母亲开始关注我的视力,自然伴随着唠叨。读书好,可也有副作用,书读了,便要戴上另一双亮丽的眼睛。每当我一回家,母亲总是变着法地逼我去户外走走。尝尽一切方法后,唠叨竟是唯一得以逼迫我的。因为,我渐渐感到母亲唠叨的背后是爱子情深。外走走。尝尽一切方法后,唠叨竟是唯一得以逼迫我的。因为,我渐渐感到母亲唠叨的背后是爱子情深。

如今,总是很想念母亲的唠叨,怀念那令人倍感亲切的语调。繁琐、劳累的中学学习生涯,迫使我不得不忘却许多事情。该忘记的,不该忘的,都一并随风而去。唯有母亲的唠叨,却始终在我已储满的脑子里占据着一部分空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扩写《题破山寺后禅院》

450字 初二 应用文

清晨,我漫步到虞山的北边。

走到山角下,抬头望去,只见刚升起的旭日将金色的光辉洒向寺院,射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我沿着石阶走入寺院。忽然,竹林后出现了一条蜿蜒幽深的小路,一阵风吹来,竹子微微晃动,竹叶翩翩起舞。沿着小路,来到了一个花木掩映着的禅房。草木繁茂,清香扑鼻,香气馥郁,幽静迷人,这些词,似乎都是专门形容它的。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翠竹幽林沐浴在金光四溢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慕,鸟儿忽然婉转的啼叫起来,在青山绿叶的光彩中欢声歌唱,歌声时而快时而缓,时而好似涓涓溪流,时而好似滚滚波涛。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清潭照影,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让人涤除尘念,心境空灵。一瞬间,世上一切的声音在都变得沉寂了,大自然似乎也变得宁静起来,没有一点声音,只听见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延伸……,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那钟磬之音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

这景色使我如痴如醉,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