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唠叨700字

母亲的唠叨

700字 初三 写人

母亲的唠叨

松山湖中学 李韬

一个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妈妈的唠叨,也许有人说,妈妈的唠叨,听多了,就是一种噪音,一种训斥。在我小学的时候,每当我犯错误时,妈妈就会跳出来,对我说:“你怎么又犯错误啦”“下次不能再这样做,知道不”每到这时,我总会痛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

在生活中,母亲对我的唠叨算是较多的了,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够听到她的唠叨。每次吃饭,母亲还会不停的说“别噎着了”“来,妈妈给你夹菜”之类的话。睡觉前,母亲总是忘不了提醒“要记得刷牙洗脸”“记得早点上床睡觉”。天气一凉,妈妈总要强调“要多穿点衣服”。在外面玩完回家时,妈妈的唠叨像蚊子一样叮着我不放:跟谁玩啦?玩些什么?玩得痛快吧?等等,让我不由得感到十分厌烦。

在学习上,母亲对我的唠叨更是如庐山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每天,母亲必问的两个问题就是 “今天在课堂上学了些什么” “作业完成了没有”。假如我有一点回答不上来的话,她就会立即叫我去学习。有时候,刚在电视机前坐几分钟,妈妈的唠叨像悄悄伸来的小鞭子催我:时间不早了,快去做作业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反问我妈妈“您能不能不要再唠叨了”。

对我的品格教育方面,母亲同样是“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什么“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敢于负责”、“学习要刻苦勤奋”,等等等等,真烦人!

以前,我总觉得,妈妈的唠叨像一只只烦人的苍蝇一样老是绕着我的耳边“嗡嗡”地叫,就想:妈妈老是把我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可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啊。但是,当我走进初中校园以后,渐渐地,我才发现住校的日子听不到妈妈的唠叨,没有了妈妈“做人要有信用”“做事不能马马虎虎”的唠叨,我心里会感到空虚,感到厌烦,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平凡无奇的生活时百般的叮嘱。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我才发现:原来,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经历着人生历程,都少不了妈妈的唠叨给我指路,使我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原来,我一直幸福着!

人生就是练“钢”

600字 六年级 写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前些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情犹如一只小船,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当再次品读此书时,心中充满的是对主人公保尔的尊敬。

每一个人都不想做一个平庸的人,都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连蚂蚁也想成为蚁界的精英,蚁界的霸王,可光想是没有用的,只有先成“钢”。人生就像一块“铁”,要想成为“钢”的唯一途径就是炼。可未必每个人都能练成好“钢”。

保尔这块“钢”并非他天生就具有这种品质,再加上一点点努力换来的。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也没有屈服!

人生是坎坷的,常常会遇到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时候,可这些困难绝对是暂时的,但这些困难也正是那炼“钢”所需的火焰。虽然很小,但只有克服了这些小困难之后才能面对大困难,才离成“钢”更近一步。

可我们一点点病痛,就会哭哭啼啼;一点点挫折,就会伤心不已。试想,如果把保尔所经受的磨难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活下来的能有几个?不是被疼痛轻易压垮,就是因无法接受现实而轻生。

记住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时,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写人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