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不哭100字

十八岁不哭

100字 一年级 散文

十八岁的天空

抹掉了任性

填充了理智

没有了美好的幻想

只有残酷的现实

十八岁的陌路

曲终人散

究竟有多少可以化作泪

不再留念

十八岁的人生

没有一辈子可谈

仿佛永远真的很遥远

是短暂也是永恒

十八岁的尾声

红色的痛

我说相信自己

一定可以

地铁之门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见过一个镜头:人流站在地铁门外,忽而地铁门打开,站台上的人流一下子不见了,原来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已到达了车内,慢镜头重放,可以看到人流模糊的影子进入地铁。这个镜头不是虚幻的,妻说,现在我们感受到的就是这种速度。我愣愣地站在上海地铁内,耳旁是唰唰的呼啸声,仿佛车内原本就是这么多人坐着和站着,我简直不相信几秒钟前这是一列空车。真是速度时代!

我印象中的地铁不是这样的。在北京,我买了票,自然地进入地铁,不会如此急促得不可奈得任何停顿,或许那时是我一个人罢,这次我出门时被夹在了门中间,还有儿子,还有另外一个人。催命似的鸣叫声似乎是这个快节奏时代不耐烦的嘶叫,那门上的红灯,闪闪的如救护车上旋闪动的亮光,只用身子挡了一下,那门自动回去,又在你脚后跟刚离开的一刹那合上来,是那么及时,不差零点一秒。而后,有了经验的我们,每次乘地铁在快到站时必定要站到门口来,因为可以想像的是如果在合上的一刹那你连被门口夹住的机会也没得到的话,那么你就只能随着列车作一次短暂的旅行了。

这样的事并非听闻:我看到了一个在后几站下车的人,急切地想留在车里,拼了命地想抓住铁扶,但终于没抓住,被到站下车的强大的洪流冲下车去,等到车开了,他也没能上来。那人流,像潮水,因为他站在车门附近,因为那是十一黄金周,因为那站是上海地铁的人民广场站……另一件听闻的事想必也是事实:有人上车慢了一丁点,人进去了,包却在外面,一根带子夹在门上,门还没聪明到要让一根带子也通过的地步,车还是照样地开,包的命运讲的人没说。

地铁是在上海旅行、工作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比起人山人海的大街,比起蜗牛似的车流,比起糖山球般的红绿灯,我们享受着现代交通的便捷和安全,每站两三分钟的速度快得让人惊诧,乘惯了地铁的人再也受不了其他交通工具的摆布,变得再无耐心了。

我想大概是上海人实在厌烦了路上交通的不畅,才下决心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地下交通的畅达。每次进车出车的速度都可以比“瞬间”还快,人们在起点站抢位置时的速度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让人感觉缺乏人性,缺少人情。不过,事实上,我们无法照顾太多,就像红绿灯,能让慢一秒的人通过,就能让慢两秒的人通过,以此类推,慢十秒、二十秒的自然也可以通过,以到完全作废了,于是就一秒都不能差,那倒是能让所有人都享受公平与自由的最佳选择。

因此,有时候,最冷酷的方法可能就是最恰当最人性的方法。发达的经济必定是残酷的经济,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严峻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一年级
散文
1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