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眼泪流回眼睛里1200字

让眼泪流回眼睛里

1200字 初三 日记

觉得眼角旁的泪水总会在某一时刻不止地流下——或许你委屈,或许你无助;或许你伤心,或许你喜欣。委屈或许能够在眼泪滑过时随之一逝,无助或许能够在在眼泪打下时蜕变成希望,伤心或许能够在眼泪洒下时发泄出来,喜欣或许能够在眼泪滚下时莞尔一笑。看来眼泪的本领并不小,尽管如此,我还是极力想要让眼泪流回眼睛里。

时间一天天地溜过,眼泪溜出眼眶的次数也记不清了。

还记得,以前父母不由分说就批评指责我,对我不理解,不管自己如何分辩,在他们看来也就是狡辩;我顿时就会感到心里拧作一团,很不是滋味,鼻子的酸意也就跟着窜了上来。或者只是因为给老师同学说了几下,不争气的眼泪就会从眶角偷偷地冒出来;或者只是因为在考试中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失利了,走在回家的路上,也会时不时地哽咽几声,责备自己。有时候东西不见了,找不着了,我也许会瘫坐在地上抱膝抽泣;经常我与妹妹争吵不赢时,还会偷偷地抹眼泪。

依稀记起我曾同闺蜜这么说:“昨晚上想到了以前好多的辛酸,结果就蒙在被窝里哭了。”,她就会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看着我,嘴里吐出几个字:“不会吧!不像你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像我啊?”“因为你的外表看起来就是个坚强的人,不像是这么容易哭鼻子的小女生啊!”我只能强颜回答她:“呵呵,是吗?”想来也是,这不争气的眼泪似乎与我外表的坚强不搭,甚至有失我外表坚强的身份。因此,每一次眼泪的流出,总让自己感到我原来是这么脆弱,这么没用。于是,我就更加迫切地要让眼泪能够流回眼睛里。可是,眼泪要出来,我又能怎样拦住它!

最终,还是时间让我找到了方法。当鼻子感到一酸时,我就绷紧脸,紧握拳头,努力抑制眼泪的流出,并在心里拼命地喊着:“眼泪不要出来!不要出来!”或是“不许哭!不许哭!不能这么懦弱!”再者是闭合双眼,清空脑子里的杂绪,心平气和地,拦截眼泪冲开眼皮流出。望向天空应该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论是蔚蓝清湛的天空还是灰雾蒙蒙的天空。眼泪即将夺眶而出时,仰起头,望望天空。你的眼泪对于它那开阔的胸襟来说,只不过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毫不起眼。此时,在你眼里,呈现的不再是朦胧的水帘,而是另一片崭新的世界。

慢慢地,当我做事陷入困境,难以克服时,我可能会着急,甚至还会流泪——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都会努力抑制眼泪流出,让眼泪流回眼睛里。我可以听音乐,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或许我的眼泪也就不会再想流下来了;可以看看窗外的世界,被放大的远方或许可以平息我内心的烦乱,让心平静下来,让头脑正常“运转”。好比在挫折困难面前,我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它;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前,勇敢地跨过去。

在我看来,眼泪只是发泄的好对象,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以后,我不要再因为所谓的委屈无助而再次流泪,也不要再因为所谓的困境挫折而再次流泪,我要让眼泪流回眼睛里。

初三:吴永珊

点评:眼泪是成长过程中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人都曾落泪过,开心、伤心、激动、失落,都曾经是眼泪所到达的地方。

但是小作者提出的观点却是“让眼泪流回眼睛里”,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我们曾经所提出的想哭就哭在这个观点前顿时相形见绌,原来,这也是有原因的,小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在挫折困难面前,眼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问题陷入困境,让我们豁然开朗,“不要再因为所谓的委屈无助而再次流泪,也不要再因为所谓的困境挫折而再次流泪”,学会忍耐,方得繁华之地!

点评老师:沈霁月

让离开的离开,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1200字 高三 散文

让离开的离开,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亦是放弃的智慧,是别样的超脱与达观。

过去只知道有些事情要学会放弃,以为那是很高的境界了,毕竟做到完全释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是今天听到了一首歌“学会离开”,感觉歌词写的很好,倍受安慰。

人的一生,拥有不长不短的几十年人生旅程。这其中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来来往往,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只有在我们学会了洒脱的离开,才够接近成熟。

曾经的岁月已悠然遁去;渐行渐远;那么,又何苦为难自己,后退一步,让离开的离开,一切也会柳暗花明。

让离开的离开,在你落泪前转身离开,留下一个简单的背影;让离开的离开,将昨日埋藏在心底,给自己给别人留下最美的回忆;让离开的离开,让彼此有一个更轻松的开始。

佛家之理在于反论,离既是归。一切离语皆为情语,一切理法皆为无法。

无法改变的事实,无法接受的心绪,颠覆梦想。

逃避只为忘却,远离只因爱心不灭。

我们常在无常中感慨生之渺小,命之飘忽,人间之变化莫测,感慨鸿爪雪泥飘萍之末的孱弱与短暂。感慨生活的现实与飘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感慨的却是楼台依旧,芳草依旧,天涯依旧,青春已逝,物是人非的沧桑变故。在这感慨中,生命的无常如流星般飘忽明灭。

原来我们于不知不觉间已经离开,或者正在离开。

一直以为,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从生命中剥离的。仿佛一个厚厚的茧,当我们试着撕开那层胶着的束缚时,总是不断退却。原来只是不愿破坏茧里宁静、透着隐约日光的昏朦半醉的感觉。世界仿佛只在身外。那是成长蜕壳时的痛,是稚幼走向成熟代价。

然而,成长有时是不以我们的懈怠和无意识而停滞的。

我们被迫成熟,被迫老去,被迫地离开了一个又一个日子,一个又一个年头。在不自知不自觉不自愿中,浑然已度过数十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离开和继续,而这种离开和继续之间,是无法逾越无法混淆无法互补的。

撕下日历的时候,我们会发觉昨天已离开。填写各种表格的时候会惊觉年龄正在离开。而离开的那个数字,将在今后的生命中永不再现。

我们接受并承认,只因无法改变。

然而,当我们离开一种意识,离开一个人,一种感觉,一段记忆,却往往不接受不承认,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总是从骨子里期望着,会有些什么因留连因自欺其人的不自知不自觉而为我们停留,为我们续延。

其实,我们同样无法避免,那离开的一切,已经离开,正在离开。

离开着一件穿久了、厌倦了的旧衣服,一张刚刚被席卷一空的餐桌。

离开着渐渐老去,死去的亲人,此生无缘再见的朋友或恋人;离开着一段或甜或酸涩或荣耀或耻辱的经历。离开着,突然涌上来的一点点心悸或难忘的感动。以及正在离开,已经离开的一切。

有时,我会下意识而不自觉地想着四个字“学会离开”。

其实是“学会接受”。

那离开的若已离开,我又如何能留住,即使伸手能拉住点什么,又怎会是曾经的完整和浑然天成?

让离开的离开吧,让继续的继续。

或者,对于离开,接受是最明智的,对于接受,继续是最完美的。这人世间,总有些什么,会因过分膨胀而萎缩,总有些什么,会因过于单调而饱满。

若能给膨胀留一点升腾的余地,给单调留一点饱满的空间。一切会更趋圆满。

我接受,让离开的离开。我继续,让继续的继续。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

从而以向上的心态拥抱阳光,以无比的乐观与豁达渐渐成长,如松柏一般挺立于高山寒土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日记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