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1200字

考试

1200字 高三 叙事

我原本以为,得到了他的表扬是一种成功,没想到那只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爸爸很喜欢写作,而且还写过很多让人称赞的作品,所以在他的眼里,我不能比他差。

小时侯我写文章,不管写得怎么样,爸爸总说还要努力,到了我上初三的时候,爸爸却改变了他对我的引导方式,他告诉我,写作不单只靠积聚花哨的词语来修饰,而要进一步的体现你文章的内涵。内涵是什么?我真的不懂。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我的作文以50分的成绩荣得了状元的头衔,本以为那就是我要追求的内涵,可不曾想爸爸却不以为然的说,文章整体还可以,但分支就不是那么细化,没有明确的表达意思。真是的,我搞不懂,为什么人人都说是佳作,而只有到了他的嘴里就会说出我遗漏的细节,到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激将学习的方法。

于是,从那开始,我总是把我的作文拿给爸爸,希望他能从我的文章里面找出他要的内涵,时间一天一天流逝,作文一篇一篇的写着,爸爸一遍一遍得重复着那几句不近人情的话,渐渐的,我迷惘了,什么才是内涵,什么样作文才拥有内涵。

初中毕业了,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依然在想,我要的内涵在那里。

暑假应该是一个放松的时刻,而我面临的却是一摞摞的古典文学作品,爸爸说,也许你能从那里面找到真正的内涵,我要的内涵,真的在古典文学作品里吗?一页又一页,字里行间里我似乎发现了内涵的影子,它隐藏得很好,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在你注意的时候又跑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爸爸递给我一本发黄的书,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叫我写读后感,我讨厌读后感,我甚至不知道读后感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尽管读书的时候老师教过,但我发现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试一试,即使是句句不通,我也得写。

没想到,不幸还是在我身上发生了,下面是经过我爸爸对我所写的读后感一字一字咀嚼后做出的文字攻击:你这样的初三学生,写的读后感怎么会是这样,你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这也说明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没有认真读文章,写评论的关键是读明白别人的思想,中心内容。

读到这里,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坐上了回老家的长途汽车,打算在老家好好休息休息,摆脱爸爸的文字攻击。

从老家回来已是八月中旬,还有十几天就是我踏入高中大门的时候,本觉着自己这十几天应该好好的看看电视,玩玩电脑(高中这样的机会就是少之又少),可是却被爸爸看在眼里,他好象认为我的这种方式不是很合理,就无意之中给我出了一个命题的作文,经过一天的炮制,我终于完成了那篇命题作文,爸爸看了之后惊讶得对我说了我做梦都想听到的结果:写得很好,甚至可以超越我了。

哇,那种被人表扬的感觉真的太好了,为此我还特意打电话告诉了在医院上夜班的妈妈,她也为我高兴。

我真的找到了内涵了吗?

没有,我一直认为得到了爸爸的表扬就是成功,成功就是内涵,可是我这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而已,真正的内涵是需要更多的生活经历去累积的,这是一种对写作的执着追求吗?是的,我不否认,我爸爸也不会否认。

考试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是……

“叮铃铃……”数学课下课的铃声总算响了。

“下课!”

“起立!”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十五个“木头桩子”齐刷刷地向数学老师鞠躬,并都以“蒙娜丽莎”般的微笑送数学老师走出教室。数学老师前脚刚跨出教室,一场“古文运动”立即就在教室内开始了……

“你们背语文了吗?”一位“公民”开始了“民意调查”。四周的同胞们苦笑,连连摇头。前排的几位正互相提问着:“喂,‘三苏’是指哪三苏啊?那个‘唐宋不打架’又是哪几位‘不打架’啊?”

唉,真是服了他了,他获得“小文盲”这个“荣誉”称号真是当之无愧。

再看看我们班的几位“混世魔王”,竟也在苦心研读课本,真是难为他们了,这样好学的场面要是被他们的父母看见,保准泪流满面。

咦?怎么我们的课代表也在“临时抱佛脚”?她解释说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随即做出了“V”的手势,之后又立即埋到厚厚的书丛中。

我又看了看坐在后排几位平时考试总“联网”的“网友们”,他们竟然也在背书,怪不得今天下雨,太阳跑西边去了。

其中一位“网友”苦笑道:“要不是最近语文老师装了新版的“防火墙”,又把“漏洞补丁”全打上了,让我去操场跑1000米,我也不会背!”

“哦,佩服,佩服,连‘版本信息’都更新得这么快。”

一会儿,学习委员快步走进教室,抓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行字:下节课先考化学,再下节课考物理,下下节课才默古诗。

“啊!”

全班同学同时发出一阵惨叫。“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索性联名‘上诉’吧?”我班的“恐怖分子”唯恐天下不乱,站起来大声进行“反动”宣传。还是他的同桌有高见,慢条斯理地说:“老兄,你算了吧!每次都是风声大,雨点小,就算‘教唆’群众进行反抗也是徒劳,还要追究你‘刑事责任’呢,何苦呢?”

左邻右舍也连连点头赞同,于是那位“恐怖分子”立即矮了半截,瘫坐了下去。而我也开始啃我的“精神食粮了”

“叮铃铃……”牵系着十五颗心的上课铃还是响了,十五张脸随着铃声的逝去而发生“化学反应”。化学老师走进了教室,缓缓地发出了同学们最不想听到的话:“今天我们还是老规矩,先默写,然后再考……”

于是,一张张洁白的纸飘了下来……

我们的考试合格了吗?

我们的考试合格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