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谈1000字

生活随谈

10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我不是有多喜欢文学的尖子生,我不是常手捧一本名着津津有味读以忘食的文艺青年,我也不是成绩拔尖被老师同学赞许的班级之星,我只是一个成绩曾经冲过前排随后又如昙花一现落下的普通学生。踏入这里,纯属一时兴起。

月考刚过,初三的我们学习压力渐大,年级里四个班拼得如火如荼,排名在我们眼中就是实力的准标。我们班懒散是深入到骨头里了,无论老师如何费尽口舌都刀枪不入谈笑自如,如是,据我分析,至少在作文高手这方面,我们班的质量是比不上其他班,甚至,连个像样的研究文学的都没有!人家班还有那么两位诗意才人,尽管老师令下作文“最好”要记叙文,人家一手散文玩得照样天花散落,挥洒飘逸。这不,今天评讲范文又让我见识了:一个追求“文学梦”的女孩。作文中讲述了作者持之以恒投稿、被退稿、再投稿、再被退仍不放弃,伏案苦练,春来暑往终于被录用的经历,说实在的确实让我艳羡。只是到底我不认为她写的水平高超到令人惊异的地步,这里毕竟是小地方。

说起文学,或许曾经我也有过一段萌发的青春文艺期,只不过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压后,那幼稚的诗意生活已经迈不开轻盈的脚步。我自小便是敏感到超常的女孩,常常想太多不必想的东西,加上家庭环境的压迫,早早便是成熟孤独的人了。此中曲折暂且不多论,人生潮起潮落,风浪过后又是晴天,磕磕绊绊的心路走来,早学会了淡然处之。我虽然没有看很多文学经典,多是看网络文学,但学到的也不少。一开始我学会了坚定与信心,以满腔热血面对风雨人生,后来又是人情冷暖复杂世界,百般心机与手段,恐惧又如魔鬼蚕食内心。多少次的泪湿枕畔已然不清,只是终于明白了许多事情。学习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

说来同学所谓的“文学梦”,也只是天真简单地迷恋那个字如繁花的诗意世界,希望哪一天自己的墨迹刊登在文刊上。我在另一个世界注视她批注书页,勤以养笔,春阳冬雨日复一日,却不知道她到底练过什么,是雕琢词句?还是构架世界?我自己并没有系统练过作文,更别说写多少稿子了,甚至练作文书都不爱看。

“其实我觉得,文学主要在于思想。”

朋友点头赞同。世界上能妙笔生花的人绝不少,但是能流传广泛的还是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助人思考人生的作品。文学,追求优美没有错,能达到一定境界也值得肯定,但是最终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内外兼顾。只是那位同学此刻没有完全领会。

人都是有攀比心的,我相信我的作文水平比那位同学高,但是她的作文高分贴在教室后墙,而我的只是平平常常的分数。自然,其中道理早已不用多说,应试教育的枷锁我还扛得过。只是自己那点小心思活动一下也不甚要紧。我的文章到现在一气呵成很少改动,不是说我有多自信,我当然没练过多少,只是条理清晰,对比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斟酌字词的改动的境界,这种对比也令我小小自得。

哈哈,且不多说,随手一篇感想发上来也,我再去看看这个新奇的地方!

初三:无边大海

我的母亲

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说实话,我的母亲有点“不着调。”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我也有些“不着调。”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证据。

证据一,我的名字

我叫康鑫晨,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名字背后的故事就不知道了吧!

1994年5月18日,早八点,我悄然落地,我出生了,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名字。

老爸当时正满腔热血,要把毕生精力都献给国家建设。所以,一看是个带“把儿的”,便满心欢喜地上班去了。

因而起名字的重任便交接于老妈的肩上。但老妈是学理科毕业的,所以对这文字上的艺术不甚精通,再加上“不着调。”

索性把字典扔给我,让我自己翻,反正姓康,至于叫什么就靠我了,也挺奇怪的,不知是怎么回事,一下就翻到了“鑫”的那页,然后便是“晨”,所以我就叫康鑫晨了。

证据二,民主化

等我长大一点了,自然要接触一些事,但没有一点点阅历,自然要问父母。老爸是“工作狂”,连影子都抓不住。没办法,问母亲吧。母亲“不着调”的回答:“你看呢?”

别人的母亲是全方位呵护,而我的母亲是全方位放纵。所以,我从小就是一匹未被驯化的野马,受不得半点拘束。

小时候,也总是流血,磕破了腿,弄破了手,也懒得向母亲说;反正,回答总是一样的——“你看呢?”

证据三,学习也不管

小学时,班主任总是表扬那些本子上有家长签名的同学,因为这表明家长查过了。

每当听到老师表扬其他同学的家长是怎样这样。我都是白兔的眼睛——眼红。

理由很简单,老爸是“工作狂”,自然是靠不住的。而母亲则总是“你看吧。”

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和“狼来了”的效果一样了。所以,我只能白白地眼红了。

从前,每当在街上看到一对母子时,我总会想起我那“不着调”的母亲。

后来,头脑理智了,便理解了其中的奥妙。

虽然母亲“不着调”,但我收获了很多,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抒情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