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并未走远1000字

什么并未走远

1000字 初二

乡情并未走远

阳光如浓稠的牛奶,溢满每一寸空气,风掠过每一片树叶,毫无痕迹。铺着层灰尘的老式电话毫无预兆地响了起来,打碎的时间的缓慢与平静。

爷爷看了一眼模糊显示屏上的号码,嘴角便弯成了弧度,是上海外公打来的——他说他想家了,五一小长假要回来。

等到那天,我们一大家早早地来到车站为这位从未谋面的太公接风洗尘。远远走来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老人,他全身皮肤皱巴巴的,如一块被反复揉踏的烂布,稀疏又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梳成了大背头,一身西装打理得笔挺,整个人看起来像是封存在岁月角落里的老古董。当他注意到我们这行人时,脚下步伐一下拉大,拄着拐杖健步如飞地走来,挣脱掉了三四个亲属的扶持,眼神坚定地凝视着,像是要把我们看穿。那几个陪同被吓得脸色忽变,在后面匆匆地追着。阳光洒在太公脸上,似乎要把皮肤的褶皱填平,他喉结翻滚,苍哑又低沉的声音:“我好想好想丹阳。”一刹那,万物失色。我的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顷刻化为乌有。

在车上,太公一直看着窗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哪哪原来是河,哪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哪个大门是被谁给拆了……那时,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许多复杂又美好的东西,有四月的红樱桃绿芭蕉,有八月的满天星辰闪耀,有一月的集市人群涌动,还有少年的轻狂。渐渐地,太公开始辨不清儿时熟悉的地方了,转过头来,眼里是阳光也照不透的浑浊。

“油条,油条……”太公在酒席上毫不安静,吵着闹着要吃油条,他眼睛委屈地挤成了三角形,眉头和鼻梁都紧紧皱着,两只手不停交错摩擦,活是一个耍无赖的孩子。大家嬉笑着,略带无奈的哄着他,等他心满意足地吃饱后,又在呢喃其他东西了。太公的司机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调侃,本来最近太公身体不好,结果回了丹阳,耳也不背了,神志也清了,饭吃得比他还多!不料,太公突然抽泣了起来,软儒的吴音只发出单一的声韵,他在喊“妈妈”,像婴儿在初学讲话,“妈妈……”,像小兽在低声的呜咽,“妈妈……”,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乡音,唯独熟悉的人不见了。以前的童年趣事里那些人都不见了。阳光将每一粒尘埃照得透明、孤独、无助、悲凉、人间百味。

临走时,太公带了许多土特产,炸好的油面筋、带泥的嫩春笋、手作的小苏打安安静静地卧在行李箱里。太公安安静静地卧在许多人的臂弯里。风掠过每一片树叶,掠起的西装边角与近百年前少年飞扬的烂布重合,只看见那个少年身手敏捷地四处乱窜,最后爬上了一辆时光的绿皮车。

我自诩半个诗人,可余光中所写《乡愁》里的很多句子我都不懂,不懂“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不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以为是夸大其词,贫瘠的家乡有什么值得我们不舍?但现在,我懂了——太公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依旧无法更改爱喝大麦粥胜过海鲜汤,作为农民的孩子,依旧无法更改对每一寸土地的热爱,在某个深夜,呢喃的梦话也是家乡。

乡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并未走远。像一根长长的细,摸不着,剪不断。

故乡并未走远

1000字 初二

朝阳冲破蔚蓝的天空,匆匆点亮了丹阳小城,将温暖轻洒在大地上,红绿灯扑烁着,人群流动;各式的车子交错在密布的高楼下,发出阵阵嘶鸣……

人群中,我的指尖微凉,冷汗自手心蔓延。环顾四周,陌生感袭上心头,我在哪儿?我的故乡在哪儿?

我的故乡,你可还在?

八佰伴和金鹰隔着重重街巷遥遥相望,吾悦广场独霸整个开发区。道路重修,令我摸不着东南西北,乃至连回家的路也寻不到了。不断拔地而起的高层楼房——碧桂苑,华都锦城,紫竹园……霸占了小城的幽幽树林,夏季不再有那么一处清凉的世外桃源。工厂从农民手中掠夺走了农田,每年春季,遍地金黄的油菜花都在不断减少。

这不是我所熟知,所依恋的故乡。

视线忽转,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插秧机在水田里缓缓游走,再不见那些弯着腰,偻着背的农民伯伯的身影。从前,从前不是这样的!记忆中,他们无论是插秧还是割稻,总爱亲自下田,背上背着个竹篓子,头上顶着个竹斗笠,肩上搭着条湿毛巾,在浓浓的烈日下,虔诚地俯下身,将头埋入深深的泥土中。他们习惯于和土地挨得这样近,向大地敬礼,接受着大地的一切馈赠和教诲。而如今,他们都在哪儿呢?棋牌室里?亦或是手机面前?

这不是我印象中的田园故乡。

我有些失魂落魄,漫无目的游荡在熟悉而又陌生的丹阳小城里。“小笼包子,小笼包子哟!1块钱3个!”久违亲切的吆喝声远远地传来,伴随着阵阵肉包子的香味,我不禁清醒了头脑,抬头望去,竟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丹阳老街。

两排碧绿青葱的老梧桐树慈祥和蔼地立成两排,亲切地望着热闹的小街。浓浓的绿荫覆盖了老街的上空,树下一片清凉,树后是青砖绿瓦的老房子:木格子窗,红漆的木门,倒贴的福字,成对儿的春联,还有明艳艳的红灯笼。喜鹊在屋檐下搭着窝,灰鸽在瓦房上下着蛋,喜阴的灌木从门缝儿挤出个脑袋,四处张望着。贺氏小吃店里依旧散发着令人垂涎三尺的臭豆腐味儿;瓜子小铺里的奶油香传出去老远;酒坊里仍飘散着一股醇然的米酒香,弄得隔壁的大爷们动不动就向里头张望。衣饰店、杂货铺、蛋糕房、炸油条的,蒸馒头的,拉拉面的……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醇厚的乡音,我止不住地热泪盈眶:“我以为,以为这儿也不在了!……”

纵使小城被无数条新道路纵横交错,纵使栋栋高楼将农田覆盖,丹阳老街永远不会被抹去,香草河依旧涓涓流淌,那些伴随我至今的老乡,还是会一直这么默默地陪伴着我,一起说着醇厚的丹阳话,一起喝着清爽甘甜的大麦粥,每日清晨望一眼牛郎织女的雕像,黄昏时刻瞥一眼远处的万善塔……以朴素之情对我,以热情之心待我,一如往日。

有的时候,改变只是一次锦上添花,就像是一位内心纯善的人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我的故乡,其实并未走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