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味道500字

端午的味道

500字 初三 记叙文

作为传承了数千年的节日,端午节始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古老的民族传统,并融入了民族的血液。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种散发着亘古的芬芳,影响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味道。

端午节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讥谤而不得重用,终于不堪世风浑浊,投江而死。人们以端午节纪念屈原时,就注定了这种清白、廉洁的品格将被人们铭记,也为端午注入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屈原的品格,并体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胜枚举。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几年小官便归隐山林,整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生活;诗人于谦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则更是两袖清风、廉洁正直的官员的典范。

正是由于这种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心中,才使端午节流传至今。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端午本来的味道,廉洁之人、清正之人越来越少,端午也已成为一种形式,这也许有违屈原的初衷吧?而这也正是国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会风气的味道,是有助于一个民族发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尝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们中的一部分,而是全体中国人!

端午节

1000字 四年级 叙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午刚吃完饭,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包粽子。

妈妈一边准备等会儿要用的一边对我说:“宝贝,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点点头说:“恩,我还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呢!”“然后呢?”妈妈笑眯眯地问我。我不好意思的摇摇头。便听妈妈讲起来:当年,屈原提出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愤地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哦,原来端午节还隐含有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惊叹道。

妈妈的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也开始包粽子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排着队地跳出来。妈妈见了,连忙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重重困难,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小KS,终于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突发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然后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还觉得妈妈包的老土,不怎么好看。O(∩_∩)O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晶莹剔透的糯米们好像掉了线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妈妈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妈妈说,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恩,我们大功告成,现在该煮了。妈妈告诉我,煮,也是有学问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压锅发出“磁磁”响声时,然后关成小火再煮,过一个小时妈妈就把火关了。我迫不及待的看着秒针一圈一圈的转着。三、二、一,高压锅里果然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妈妈说,要等高压锅的气漏完了才能拿出来。又过了十分钟,香喷喷的粽子总算出笼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妈妈,明年我们还要自己包粽子,”我说道:“因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开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们,你们还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那么也给我讲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