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心安1200字

有你,心安

1200字 六年级 叙事

妈妈,是给你生命的天使;妈妈,是你灵魂的作家;妈妈,是教你做生活的强者。

在你眼里,妈妈就是那个守护你的天使,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撑起一片晴空,为你组织爱的家庭……在你心目中,妈妈的位置是无人可代的,是无法记仇的,是无法忘却的,是……而我的婶婶就是我的天使,是我的妈妈,是我的一切。有她在,我心安。

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从小爸爸妈妈就离我而去,弃我不管,让我从此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好在后面婶婶她走进了我的生活,让我有了和邻家女孩一样的生活。

记忆的潮水拍打着生活的堤岸,总能抹去些什么,但是那晚的情景却又怎么抹也抹不掉,反而越久越清晰。

“hey baby I hate to leave you只是你不懂得我的难过……”手机来电铃声一再响起,且不停。“喂,你是?”我不悦地问。“你妈妈病了,她希望你能去看她,她不乞求你能够放下过去,笑着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她现在只想你去看她一眼。嘟嘟~~”他低沉的向我诉说着。靠在墙上的我,开始顺着墙慢慢下滑,目光空洞,四肢无力。我心里的世界早已碎成一片一片。残缺的飞落,泛着孤寂的冷光。

“妈妈,你就这么喜欢威胁我?且让我痛不欲生?6年了,整整6年,你音讯全无。可如今,怎么又出现了呢?怎么又找上门来了呢?说弃之便弃之,说重来便重来,你到底当我是什么?随随便便支使我!你还是我的妈妈吗?”我在心里不止一次说道。

我恼怒地抓了抓头发,拿起放在窗台上的小刀,毫不犹豫往手腕上一割,血顺着手腕轻轻流向手指,又迅速向打着旋转的水圈儿流去,血、水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显眼。

“砰”门被婶婶一脚踹开了,她一脸惊吓地看着我。我知道对于现在的我,现在的状况,她是又爱又怜的,对我毫无怒意,此刻的我只能勾起她泛滥的同情心和一种属于母亲特有的冲动。我被抱了起来。婶婶的怀抱很温暖,让人舍不得脱离。我在婶婶的怀里寻了个好位置,窝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只求世间的宁静。

到医院,我的手腕被绑上了厚厚白白的纱布后,我睡了,不用麻醉药就睡了,因为我心安。

一睁眼,便看见满屋的白色以及握着我的手而睡的婶婶,只见她一脸的安详。我想,一定是昨晚我的一句“婶婶,我的妈妈,爱你!”而感动的吧!

我勾唇一笑。望着无尽的蓝天,我走神了。

这气氛一直持续着,直至护士的到来,才打破。“今天,还好吗?”她满脸笑意,如三月的樱花般让人沉迷。

我点头不语。

一星期后,婶婶似有读心术似的,看出了我的不安与烦躁。她带我去看了妈妈。妈妈仿佛看不见我似的,对我不闻不问,如同陌生人,没有一句问候语,没有打电话来时的心切,没有母亲的职责,没有……婶婶知道现在的我心痛,痛恨妈妈,只是不好直接表达出来罢了。她拉起我的手,二话不说带我走出了这毫无亲情可言的地方。

微风吹拂,泛着丝丝寒意。茶意浓浓,香气袅袅。我心纠结,无法自拔。

晚上,躺在床上的我毫无睡意。心碎了,痛了,无法承受了。泪冰冷,流进了嘴里,更流进了心里,使之更加痛苦。婶婶走了进来,在我的床边坐下,轻拍我的后背,然后为我擦干眼泪,在我耳边呢喃:“迎迎,有我呢!别怕!我会陪你走完全程的,直到生命的终结点!”

是啊!有婶婶在,我还要害怕什么呢?有婶婶在,我还会缺少爱么?有婶婶在,我还需要过以前的生活么?——不,我不用害怕,不用担心。只因有你在!

告别为话题

1000字 初一 叙事

蒲公英告别枝丫,为了去另一片土地绽放霎那芳华的美丽;流星告别宇宙,为了划破夜空在黑暗中展现耀眼的美丽;溪水告别山林,为了淌过四季奔向大海体验广博的美丽。告别之美,是未来与过去的汇合,是希望与失望的交织,是决然与不舍的融聚。

告别之美,在易水寒风之中。

他端着一杯酒,手不禁颤抖,眼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萧索的秋风怒吼着,烈酒在胸中澎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杀的人正坐在秦王宫内,野心勃勃企图统一中原。又是一杯酒,他清醒了些,唱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太子丹的一声“诊重”中,他头也不会回地上了马车,心中默念:嬴政,领死吧!

告别之美,美在“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壮。

告别之美,在汨罗江畔。

他站立着,一动不动,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江边,一轮残阳缓缓地下沉。这个吟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吗?那又为何任凭秋风刮过他布满皱纹的双颊,任凭浪头拍打他为民奔波疾呼的双脚,任凭余晖刺痛他看透朝野浑浊的眼眸?他静静地转身,望着远处的国都:“别了,祖国。”一切消失在不息的江水之中。

告别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诚执着。

告别之美,在远山菊海中。

他早已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清晨,薄雾轻纱,鸟语花香,在菊丛中漫步,在田园中劳作,闲适而自在。外面的世界被深山阻隔,他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告别官场的决然。一句“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历史定格在他愤然离去的一刹,留给后人一个远去的背影,充满着对尔虞我诈的黑暗仕途的不屑。

告别之美,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恬静。

从古到今,告别之美流淌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告别童年,告别稚嫩,告别无知,告别任性……告别之美,其实已深深刻在生活的印记里。这告别之美,正演绎着生活万象,演绎着人生百味。

【简评】《告别之美》美在立意。作者与一般考生构思立意的不同,就在于他没有用动宾短语作题目,而是别出心裁用了偏正短语,由此,展开了对告别内涵的深入思考。作者选择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告别之美:美在人格的完善、美在精神的崇高、美在不懈的追求。这样立意自然使文章富有了深意。

《告别之美》美在结构。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文,显得层次分明,结构稳健;每段开头用结构相似的议论句开启,段尾再用议论点明大意,前后呼应,语气畅通。

《告别之美》美在语言。文章开头用排比,为全文蓄势;中间三段的描写虽简短却词汇丰富,细致生动,显示了作者较扎实的语言功底。

《告别之美》美在积累。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了如指掌以及对名句的恰当引用,不仅使文章增加了厚度深度,而且也使文章具有了不同一般的风采。

5、告别悲观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