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新闻观后感700字

汶川地震新闻观后感

700字 初二 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特大级地震,死伤人数惨重,地震过后国家立即派了许多救援人员,建筑师,医护人员前往汶川。其中有一名建筑工人王洪发对记者说:“当时去时,有15个建筑师,包括我的儿子,我们总共救了8名学生,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学生齐聚,学生代表发表讲话:“我们要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还要重建我们的家园……”当时我听了他的话,心里隐约有一丝触动,是呀,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他们要好得多,但他们却还在努力读书。试从心底问问自己:“我有像他们一样努力吗?”还有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的人民都举起了蜡烛,成千上万汇聚一起。蜡烛代表希望,真是人民希望汶川人民能够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救出,并祝愿他们平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那首专为灾区人民及所有中国人民谱写的一首歌:“爱在这里拯救,不分夜昼,要让天地都为我们加油!看中国人危难里昂起了头,有一线希望决不放手……”接着,我又看到了一则更令人惊讶的消息:5月19日下午4:30分,有一位汶川人民被困179小时终于获救,当时,我连忙拿出计算器计算这个人被压天数,尽然超过了7天,记得爸爸对我说过人不吃不喝最大极限只有7天,可是这个人竟凭着超强的毅力超过了7天,我想这就是不轻生的举动吧!

在抢救过程中,还救了9个婴儿,但是救援地没有足够的奶水给他们喝,焦急万分,就在这时,一名叫蒋小娟的人民警察放下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去喂那9个婴儿,这才使婴儿停止了哭泣。

据记者报道,在地震发生后有10万多人下落不明,直至5月20日,有40075人死亡,247645人受伤,生还者6375人,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呀!如果没有救援人员,也许死的人更多。

此时,我耳边又会想起那首歌:“我们有我千年的魂,面对危难凝成一股绳。是爱让奇迹诞生,我们都是彼此的家人,风雨时候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人!”

穿越海峡的爱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海波滚滚,碧海蓝天,一位宝岛母亲望着海的对面,心中起伏不安,不知道那个孩子怎么样了?手术成功了没?而此时海峡那边,一场爱的拯救正在进行。

十七岁的安徽少年罹患白血病,病情急剧恶化,医生告知少年父母,如果不尽快找到适合的骨髓,少年只有死路一条。天下虽大,可怎么才能找到与能孩子配型成功的呢?无可奈何的少年父母只好求助媒体。

面对着一个濒临死亡花季少年。人们纷纷献出援手。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海峡那边,宝岛的同胞们也纷纷帮忙,终于一位台湾的母亲与这位安徽少年配型成功。但这位母亲已经到了捐献骨髓的最后期限。她的亲友们都十分担忧,纷纷劝告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平生第一次乘飞机到花莲为大陆少年抽骨髓。只抛下一句话:“能与这孩子配型成功,说明我俩有缘,我一定要为他捐出骨髓,挽救他的生命。”

就这样一场与死神的竞赛,爱的拯救在海峡两岸间开始了。这也是跨越台湾海峡的第一例骨髓捐赠。随飞机穿越海峡的不仅是骨髓更是宝岛母亲的爱,宝岛人民的爱。当台湾志愿者几经辗将骨髓送达北京时,患者父母只了解到有限的信息:捐髓者是一位年过50的台湾妇女。这位捐髓妇女捎来一句话:希望自己的骨髓能够挽救少年的生命,让他重返校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可是这场穿越海峡的爱的传递,最终却没能留住那个少年

,沉浸在悲痛中的少年母亲对记者说:“海峡两岸都为我的孩子付出了努力。我是孩子的生身母亲,那位远在宝岛的母亲是孩子的再生母亲,我们全家永远感激她!”

这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但泪水中,我们读懂奉献,读懂感恩,大陆母亲和宝岛母亲更让我们读懂了,两岸隔住的只是海峡,隔不住的是爱。因为,爱能穿越海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观后感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