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与勾践的一次谈话800字

潘长江与勾践的一次谈话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不知今夕是何年,小品演员潘长江竟能和越王勾践称兄道弟,并在一块儿愉快地交谈。

勾践:潘老弟,这么长时间不见,你怎么还是没长高?矮冬瓜只是变成了胖冬瓜而已。

潘长江:我说老兄,你会不会说话?中国封建社会都推翻多少年了,你那旧脑袋瓜子怎么就不转弯呢?我说,你是原始人没进化完咋的?还想去舔那疯狗争吃的生胆?

勾践:你今天吃枪药了?我尝胆怎么了?不知道世人都把“卧薪尝胆”当做拼搏进取的代名词吗?

潘长江:那我个头矮咋了?那是24对染色体上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调控出来的,跟我的意志有什么关系?

勾践:好了,潘老弟,咱们别再相互讽刺挖苦了。好不容易见一次面,咱们说说知心话吧!

潘长江:说实话呀,其实你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你失败后,竟能承受为夫差当马夫的耻辱,而且“卧薪尝胆”,时刻不忘自己的目标。老兄你当时是咋想的?

勾践:当时失败后,我非常怀疑自己。我真的没有能力统率一个国家吗?我真的不是当国君的料吗?我明白了,我失败是我技不如人,他夫差技高一筹,我内心产生的自卑终日不散。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卑促使我之后刻苦钻研兵书,励精图治,我相信勤能补拙,我怕自己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便每天尝那苦胆。终于,我赢了!

潘长江:哇!“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真的好厉害呀!勾践:说心里话,我应该感谢的是那自卑,假使当初我一味自信,那些治国方略、兵法技巧,我就无法去深味。别只顾说我,你也不赖呀,个头矮不也干出大事了吗?

潘长江:总算找到知己了!我常说:“雷锋同志个不大,可他的精神传天下;董存瑞,个不高,关键时刻能举炸药包;潘长江,个头矮,表演的节目忒精彩!”

勾践:老弟,真经典!

潘长江:以前,我站在个高的人面前,还真自卑,堂堂七尺男儿,唉,我惭愧呀!但我想,咱在形体上超不过别人,在精神上可以赶超呀!于是,我日夜练小品、练唱歌、练××传,终于,我以这样的身高赢来了事业的成功。

勾践:自卑,有时真的就是一种催人上进的动力。我们真的应该……

潘长江:好好,这句话我知道,让我们一起说——一,二——

勾践、潘长江:感谢自卑!

两人互相鼓励,握手道别。

潜望,越明年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想必略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清廷这个封建时代的句号,中华文明的一大败笔。我没逗怨恨他到为他而深感耻辱。这个王朝,被国人永远的踏在了脚下。雨水浇洗过的故宫博物院愈显沧桑,抬头仰望这皇家的琉璃瓦、朱红阕,却辨不出身处哪个巨大的空间的所在。因有众多的王朝兴衰掺杂其中,便看不真切了。

回顾历史,我们似乎懂得了什么 。大明是由一个放过牛、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开启,又在满人的喧嚣中散去;当八旗的铁骑闯进了长城,雄踞北京时,那些汉人尤其是朱家的皇亲贵族睡着正香。

这是个必然,谁也不能把皇太极的长缨虏剑从中途拦住,更何况有吴三桂之辈一路相迎。事情似乎不大,就把那些姓朱的一脚踢开,把那闯王解决掉,这个王朝,整个肥沃的中原就是满人的了,就姓爱新觉罗了。毕竟改革番号是常有的事,老百姓都习惯了。

可是,汉人怎么会向胡夷之辈低头。有人喊着要“反清复明”,有人要以死殉“国”;动武的要掉脑袋,没掉脑袋的后脑勺上就长出了一条鞭子,这辫子一拖就是二百多年。二百多年,是一页屈辱史。什么闭关锁国,什么文字狱,什么南京条约、庚子大赔款……我们是局外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圆明园燃烧起的熊熊烈火,而不能去扑救。所有照片的缩印版本中,人体的枯瘦、心灵的渺小,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和专属名词。当然,那是在洋人的照相机之下。

秦的长城像是修成了,可是嬴政的铁皮鞭抽打在人民的脊梁上,仿佛在向一个民族的伤口上撒盐。血融入青石板,注定腐朽在了心里,结果二世而亡。明时又修缮了长城,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心灵的支撑,空想玩物,汉人从此再也没有踏出这两片城墙。恰恰相反,我忽然想起了盛唐。也许正是因为博大繁荣,才不需耗用巩固自己的老窝,越是开明,越能找到方向。这简直是完美的讽刺。在这个满人的园林里,却不满足于一墙的隔壁,而是将窗口、下水道、后门完全的封紧。呜呼,这样就没人打扰了,可以安心地睡去!读过康熙一则关于长城的论述: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于百姓?大智者,往往能大成也;只可惜青砖用错了地方就想日暮时分的一声莺啼划过夜空,虽惊了满林,却遮掩不住渐暗的苍穹。

而这只是个开始。

一二 零叁

一九

从沈阳到北平,事业个时代的更替,沈阳有故宫,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得到,但不如北京的气派;因为前者是行宫,或是大些的驿站,他们明白,只有进了午门,才是他们的家。

然而第一个坐上那把龙椅的却不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咽了气,顺治为了红纱,黯然颓唐,竟出家做了和尚。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政权来说,这些恐怕是致命的。

可幸的是,顺治有一个三皇子,那便是康熙。从汉人的手中夺过接力棒,我看抓得牢固的只有他的统治。万民康宁、天下熙盛,这是他的使命。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如我辈般的孩童,又懂些什么治国定略,安邦之道?有人说他的麻烦是自找的,我跟相信他有先人的预见性。他知道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集权于己掌,首先必先将朝中鳌拜和南吴三桂扳倒,不仅是年轻气盛,更有睿智的头脑。他领着娃娃兵,十六那年将鳌拜集团摆平;二十岁向吴开战,平定三番。这不仅是一个继承者,更是一个创业者,他不满足于祖宗给他留下的版图,而是要绘出一幅自己的时代。

这位小皇帝也曾迷茫过,也曾胆怯过,面对黑白两面的朝中大臣,面对各种阴谋和诱惑他这孩子又怎么样?是他的皇祖母孝庄陪伴着他,引导着他。这是一个传奇的女人,一生辅过三个帝王,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

玄烨亲手打扫了门户,不成想屋里的青简却发了霉。文人骚客、江湖游侠,都顶着天地会,顶着“反清复明”的帽子,在天南地北都冒了出来。这是遗朝的孤儿,是最可怜者了;翻开史书我没大概就内看到这样的情景;这是悲哀至极的,他们为着腐朽的余党宁愿以身许“国”,也不愿画上个句号。

为什么在卖国求荣的某条约的签字仪式上,我没见那忠臣良骨之后?或许他们在一旁拭眼泪了吧。

一二

零叁

廿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