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赞
竹子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竹子!
当秋姑娘逐渐离我们而去,冬姑娘来临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是树叶凋零后的秃枝,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爷爷。你所感受到的,是寒风凛冽,吹遍你的全身,脸庞,手……那寒风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割在你的身上。这时,你会发现那些傲然挺立其中的植物:梅花、竹子、兰花、菊花,这些合称“岁寒三友”,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个植物,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竹子。
我喜爱竹子。因为它不像其它花一样浓妆淡抹,十分朴素淡雅。它亭亭玉立,有着修长的身躯,一身翠绿,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姿态挺拔,一节一节的连着,就像一个坚强刚毅的少女,但并不如我们所见那样,它也有着“柔软”的内心,需要我们去爱护、发现,体会到它的内在美。
我喜爱竹子,它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月季的浓香,也没有茉莉的清香诱人,但我钟爱它的朴素、淡雅。无论是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不论哪种生活环境,它都能自力根生,不需要人工的悉心照料,也不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及适宜的温度,就像一个离开了家庭的孩子,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存活下来。
这就是竹子,极普通而又易见的植物,然而决不平凡。
我喜爱竹子,不仅因为它的外表,更因为它的内在。它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食用性的植物。它可以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用作家具同时也可以制成美味佳肴,供人们品尝。竹子,“牺牲自我,奉献世界”,是它的人生格言,这时我想到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连古人都在写诗赞美它,可见它实在是不平凡。
我喜爱竹子的朴素、淡雅、有节气,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要再次歌颂竹子。
我的语文新老师
走进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我迎来了新的老师和同学,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的崭新而富有朝气。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我的新语文老师。
初次见到这位语文老师,便感觉到有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略显花白头发,微微眯起的眼睛,来自教学时光沉淀,在她的额头刻下了一道道皱纹,也使这位老师看起来沉稳而不失和蔼。也许她年近退休,身上却仍有着拼劲与朝气。在我的眼中,这位老师有三个“新”。
一是课堂感受新:还记得在上《春》这一课时,教学成果可谓是收获满满。可能是师生双方都互不认识,一开始显得十分沉寂。老师仿佛停下来思索了一会,又笑着对我们说:“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写出春天的光景。”这样一来,稍显“桎梏”的课堂流露出一丝“春”的生机。随后,便开始朗读,遇到了好的文章,老师的脸上,便露出微笑,也并不吝惜赞扬。随后,就拿我们的去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去对比。将平时那些所虚幻的写作方法,逐一以对比的行式挨罗列出来,使人印象深刻,却也可以灵活应用。由此,整个的课堂气氛便开始活跃了起来。许多双手争先恐后地举起;多少思路清晰的发言接踵而至;每个同学都各抒己见,却又秩序井然。与其他那些班级相比,便是源头活水力压一潭死水。昔日死气沉沉的课堂,不知何时已烟消云散,课堂也早已不复是老师的一言堂。在教学质量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二是教学方法新:这位老师并不像往常的老师那样一股脑将重点灌输进学生的脑中,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稳定。每堂课上的问题也来的合情合理,也不突兀,并不是直接抛出,而是带着一种引导的感觉。她每次都会含着笑,然后和蔼的说:“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心理处境是什么样的?这对文章有何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借此,老师会给我们进行拓展。哪怕有人回答的结结巴巴,偏离正轨。老师也会投去鼓励的目光和笑容,并循循善诱,逐步引导。让人接受的自然而又深刻。
三是课后作业新:这位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弹性”的作业,或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描绘。是贴近课时,也有拓展。虽然不是什么“硬性”作业,但却令人乐于去做,并将它做好,因此,每个作业都有大量的时间。就说最普通的读书笔记吧,原本刚知道这项作业时有点令人感到压抑,毕竟有点儿像强行写作,一时又找不到话题。但老师每次都能给我们点拨,并带来贴近人心并又符合时代的话题。令人豁然开朗,许多的新思想如股股“甘泉”从脑海中“涌”出。后来,写着写着,竟上了“瘾”由要我写变成了有点不切实际的我要写,后来想想自己都觉得想笑,当初自己竟然如此的勤奋。再思索想起了语文老师当时给那么多的时间,真是用心良苦啊。
有这样一位良师相伴,相信日后的学习生活肯定会让人觉得愉悦而受益匪浅。这就是我的“新”语文老师!
相似题目
-
竹赞在我外婆家的后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那里曾是我嬉戏的乐土,可当时幼小的我却不知道里面蕴涵着更深远的意义。去年暑假,在妈妈的陪同下,我再次来到了我的故乡,可我最眷念的还是那片竹林,一带外婆家,我就钻进进了那片竹林。忽然,我看见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一根竹笋竟从石缝里长了出来。我惊呆了,他竟然有如此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真应了那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跟原在破岩中啊!妈妈还告诉我,竹子从来都是 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我赞美竹子,是因为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都能长得如此秀美,是因为他坚韧不拔的品格。至今,我还了解了竹子全身是宝。叶,实,根及茎杆加工制成的竹菇,竹沥,都是疗疾效果显著的药用材料,竹黄,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竹笋还可以制成竹篮等工艺品。而且竹子能做围篱墙垣,防御盗窃,保护池城和居宅安全。。。。。。我赞美竹子,是因为它有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现在,我终于明白那深远的意义是什么了。那就是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400字 四年级 诗歌
-
竹赞有人会赞叹大海的波澜壮阔,有人更欣赏天空的广阔无边,有人会称赞耸入云霄的树木,也有人会感叹自然的瑰丽多姿。而我,却独独喜欢清淡高雅、虚心进取的青竹! 竹,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它枝干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它和梅、松获得了“岁寒三友”的美称。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它们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竹子制作的凉席、牙签、竹筷、竹篮、竹工艺等饮、应有尽有。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人类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是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默默地忍受着痛苦,顽强不屈的品格使人敬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就把竹的品格描写得淋漓尽致。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竹,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50字 四年级 诗歌
-
竹赞朋友,你可曾踏着晨光,漫步于竹林小径?你可曾领略过那种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繁叶之间的情景?这情这景构成了竹林独特的意境。竹林不同于松林的肃穆,不同于柳林的轻盈,更不同于桃林的娇艳。竹林自有它自己的特色——清幽。朋友,你从小到大,受过了多少竹子施于你的恩惠,譬如竹筷,竹席,竹椅,竹篮,竹担,扫帚,还有毛笔,纸张,竹笋等等,无一不是朴素无华、大器无私的竹,为世人喜爱接纳且离不开的竹!我的家乡在江西。江西每每山上山下,河畔地边,房前屋后,路边野谷:竹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你看,竹是绿色的,绿得那样的明净,那样深遂,那样朝气勃发。它的身躯碧玉装成,叶片如翡翠裁就。它长在哪里,便给那里带来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给那里染上脱俗的情趣。我家的园子里也种着一片竹子,苍翠欲滴,浓荫蔽日。“沙沙,沙沙”竹叶在风姑娘的吹拂下,吟唱着婉转动听的曲子,使人感觉十分地称心舒服。现在我还记着童稚时候,每当酷热盛夏,在竹荫下摊开竹凉席,我们兄妹几个人可以赤着上身着一条小裤衩在上面开心的滚来翻去,一边儿还有母亲摇着竹扇唱着童谣。我仰望竹子顶端冠子如盖,竹叶纤细如针,婆娑起舞,耳际送来偶尔几声蝉鸣……一会儿就酣然入梦。那是夏季里最惬意的时光,那地方竹荫下,是我幼年最留恋的场所。去年初秋的一天,风云突变,雷电轰鸣,震得大地颤抖,黑云压地,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真是天河塌裂,山洪横流。风雨恶魔肆虐了整整一天。旁晚,不等雨停,我就跑到竹园看,只见竹叶摧落了一地,竹枝光秃秃的象洗帚。我抚竹心疼极了,差点哭出来……一个月后,我再回家来到竹林旁,惊喜极了:竹叶重新长上,嫩绿色的照映人眼,更显得生机盎然;竹节桠上长上嫩芽新技,更觉鲜活而透着一股韧劲;竹杆重新刚劲挺拔,高插云霄;盘根错节,不惧冲涮,咬定险山乱岩,坚强如钢。它的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惊人的!不由得我肃然起敬:人们爱竹、画竹、吟竹、尚竹,不仅仅是因为它“绿竹青青”、“郁郁葱葱 ”,可供观赏,使人心旷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赞赏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腊梅称为“岁寒三友”,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青竹虽然没有杨柳那样婀娜多姿,没有桃李那样绚丽多彩,但它饱经风霜,立茫茫原野之上,扎辽阔大地之中,披起伏山峦之上,植冰冻雪地之中,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暖春,还是秋风瑟瑟的深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雪花飘落的寒冬,它总是傲然伫立,碧绿长青,生机蓬勃。竹子自幼根深苗壮,笔直向上,从不斜长。别看新笋鲜嫩,但它不惧重压,坚挺如钢,破土断石,而茁壮成长。竹子还是新笋时就有节,随着日光的流逝,长成参天竹木后仍然有节,并且节节有序、节节升高,枝叶舒展,主杆挺拔,气质非凡。竹子向往阳光,崇尚光明,它一生虽然短暂,但总是站着生也站着死;它一生碧绿青翠,不沾尘不带水;它一身清泽光亮,一生无所牵挂;它阴柔之美中透着阳刚之气,阳刚之气中又含着阴柔之美。对于竹子这种“气节 ”,人们似乎特别偏爱。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竹道:“未出节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他崇尚一个人要像竹子那样有气有节。清代郑板桥有一名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董必武同志曾作诗赞竹:“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我在提笔颂竹时候,那么让我也做竹笋吧,将来不畏险阻破土而出,一定是修直挺拔的翠竹!1200字以上 五年级
-
竹赞有人赞兰花、有人赞菊花、还有人赞松树,可我要赞一赞竹子。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爷爷奶奶家附近爬山,在路上我看到了远处有郁郁葱葱的竹林,长的非常茂盛。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竹林里,只见竹叶上挂着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竹子根部还有许多刚刚发芽的竹笋,它们还在努力向上长着,盼望着能早日看见外面的世界。还有一些小鸟在竹林里自由地飞翔,欢快地歌唱,尽情游戏。在竹林里边走,听着爸爸向我介绍竹子的特点。突然爸爸对我说:“你要向竹子学习哦。”,“向竹子学习?”我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笑了笑说:“你看竹子是不是很高,很直啊?而且不容易被折断;竹子还有一节一节的竹节,大风大雨都不能把它们压垮,这就是竹子高风亮节的精神。竹子中间是空心的,这就寓意着我们做人要谦虚,所以你要向它们学习啊。”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的话一直回响在我耳边,是啊,我今后一定要向竹子一样,做一个谦虚谨慎,有骨气的人。象竹子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出深山,任你东西南北风。” 李雨航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竹赞竹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赞美竹子,赞美它素净的姿态、鲜嫩的生命,更赞美它高尚的品格。竹子是那样朴素,它没有槐树那样高大,白桦那样出众,可它却另有一番典雅之美。它的身躯健长,竹叶又细又长,在清风中摇曳着,散出淡淡的清香,透露着一股宁静,一股祥和。竹子是那样旺盛,一场春雨过后,竹笋便破土而出,在明媚的阳光下,就像一个快乐的女孩,显得生气勃勃。在平原、在高山,竹子那艳绿清亮的身影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竹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竹子是那样高尚,无论生长的环境条件多么恶劣,竹子都会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生存。它一年四季都用饱满的精神,专心致志、任劳任怨的坚守者自己的岗位。它永远挺拔着身躯,不会像险境和困难低头,它是高雅、庄重的!它求人甚少,可贡献的却很多很多。竹子的身上透露着一股别样的美丽!竹子的美,是坚忍不拔,是朴实无华,是无私奉献。我爱竹子,我赞美竹子!400字
相关推荐
-
竹赞今天,我回到家中,突然闻到了一缕竹香!味道很清新,我忍不住寻找这悠悠的竹香来源。我来到爷爷的窗台花园,看到爷爷新买了一盆竹,原来竹香来源从这里发出的是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知道爷爷买一盆竹的用意,是想借用竹的自然的天情和独特品格给我以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于是我就马上打开电脑的网上查阅有关竹的文章,我准备写有篇文章赞美竹。我要赞美竹子﹐更要学习竹子的精神﹐可能你会怀疑我为什么要学习竹子的精神呢?竹子有什么精神可以学习的呀?是的,历代文人墨客,大都赞美梅的居多,我独赞竹!。是因为郑板桥在《竹》一诗中写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在这首诗中,郑板桥巧妙地抓住竹不开花这一特点,表白自己宁愿保持本色,也不愿钻营取宠的态度,这也是竹的品质的写照。是的,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修竹千竿,情牵历代人,丹管一支,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要学习竹子不屈不饶不断向上生长的精神﹐要学习笔挺正直的精神﹐竹子是有节制的﹐是虚心的﹐他不断向上﹐正直﹐虚心!竹子这么多优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竹子开的花也是那么的美﹐淡黄淡黄的﹐一阵风吹过来﹐可以闻到清淡的香味﹐可以让人暂时忘记一切事情﹐慢慢回味这独特的香味﹐令人感觉到身心更加的清净﹐竹,不争奇斗艳﹐不屈不饶﹐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发现么?竹,文静,高雅,它的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广为传颂。“生时益于人,死时亦益于人。”竹子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人们用竹笋做菜肴,用竹子做凉席,做竹筷,做竹家具,人们打竹伞 ,坐竹椅等等。竹子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指导老师李庆枝700字 初三 记叙文
-
竹赞古往今来,历代文人赞梅的居多。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竹呢?虽然,她没有梅花的芳香,但是,她具有梅花笑迎风霜的坚强品格,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之所以,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是因为竹的自然独特品格给了我做人的启迪!“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真实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时,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新竹,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漫山遍野的竹林,被风一吹,就像绿色的海浪。走在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是竹子的另一种品格。“莫嫌雪压低头, 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竹子生命力极强,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享用;用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应有尽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语,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无尽的歌。竹子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正是我赞美竹子;欣赏竹子;崇拜竹子的真谛所在!——指导老师(李庆枝)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
竹赞作文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望着那在阳光下散发着无尽的嫩绿的竹叶,它们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力完完全全地显示出来,毫无保留。一根根独立的竹杆仿佛是在显示着它们的正直,宁折不弯,一节节的竹杆在显示着它们成长的艰辛与困难。好美的一片竹林,在这个世界上竞有如此完美的存在。叶片大部分都在上面长着,于是便只能望见那孤独的竹杆了。它从来不去依靠任何植物动物去帮助,只是孤单生长,只要掉下一节竹子,便又会长出一根竹子。它并不像柳树那样令人喜爱,不像松树那样能抵抗寒冬大雪,也不像桃树那样能开出美丽的花。但别忘了,自己就是自己,无需去比较,也无需去埋怨。竹子不就是如此吗?挺立的竹杆难道不正是它坚强不屈的象征吗?不需人们的欣赏,竹子依然不会怨天怨地,这片竹林的竹子几乎都已达到两层楼那么高,不像是那种只顾生长而不去顾及自身根茎稳固的那种植物,虽然细,却依旧坚硬。人们常常用竹子来比喻坚强的人,不折不屈的人,可是如果仔细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根“竹子”呢,在我看来多数不过是“柳树”罢了。并不会像是那种坚强的革命烈士,他们无一贪生怕死,他们不会在敌人的面前一样像柳树一样随“风”拂动,而是宁折不弯,哪怕流尽每一滴血也从不会在敌人面前弯曲自己的脊背,这种人是多么的可敬啊!不像是那些汉奸、卖国贼般可恨。一个人究竟能有多强大,这在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至今都没能解开?竹子都能强大到如此地步,那存在于食物链高端的人又如何呢?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些懦弱之士,不多有那种坚强的人,才能被人敬佩,被人赞叹,这并不是说坚强的人就一定能成功,而是坚强的人,一定能够存在于人中的顶端,毕竟把自己放在高处的人才能当做高处的人去看待,去对待,并不是说一个个去完成自身价值观的人就一定能完成,如果缺少坚强,你是克服不过在追求梦想时的路旁的荆棘丛的。竹林依然在我的面前,一只手不由的摸了摸面前的那根竹子,不禁的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敬佩之感。其实说实话,一个人能够像一根竹子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挫折能够使我们放弃追梦,还有什么样的困难能够阻挡前进,还有什么样的难题会让我们放弃,竹子是坚硬的,虽然也会断,但别忘,哪怕竹子断掉,它都不会弯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根竹子,那么,这个国家便会屹立万世而不倒,这个世界也将永远繁盛。黄昏来临了,我望着竹林,不情愿地放下抚摸着竹子的手,转过身,朝着夕阳的另一方走去……900字 初三
-
劲竹赞世界上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晋代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而我则惟独赞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竹子的叶片长而尖细,犹如一把利剑,上面还布满了一条条花纹。坐在竹林中,轻风拂过,竹叶好像怕冷似的,哆嗦着互相靠拢,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仙乐一般,使人的心灵变得无比的平静与和谐。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枝干,那对于种种压迫毫不折服的碧绿色的枝干。纤细娇小的异常灵巧,高大粗壮的则更为威武,它自打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停地伸展,伸展……有的在春天里甚至一天能长好几十厘米,这才有了“雨后春笋”一说。竹的枝干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心多节,这不正是我们最为崇尚的一种精神吗?竹的生命力也让人叹为观止。还记得以前去公园的时候,曾看到几个顽皮的小孩正对着一株只有两根手指粗细的竹子“下毒手”。他们围着小竹扯的扯,拉的拉,甚至还掏出了小刀在竹干上乱划。原本茂密的叶掉落了大半,枝干上更是伤痕累累,碧绿的色彩也仿佛变得暗淡无光,但它还是顽强地挺立着。那几个小孩觉得扫兴,三两下就跑得不见踪影。而那株小竹在过了一会后,又重新挺直了略有些弯曲的身板,变得和周围的竹子没什么两样了。古今中外,数不清的人赞美竹子,诗人赞颂它的品质,画家描绘它的英姿,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受人们的敬佩和喜爱,人们把它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大诗人苏东坡也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那股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倔劲”能感染每一个人。我爱竹,不仅爱它美观的外形,更钦佩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700字 初三
-
竹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古人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何尝不是这样?家门外的几十根翠竹直挺挺的站在那儿,经过2007年的冷冻天气之后,翠竹明显苍老了很多,但还是屹立在一个陡峭的小坡中,哪里能生长它就长在哪里,眼看着一年比一年旺盛。没想到,那场大雪之后,有一部分竹叶竟然没有绿过!记得爸爸曾经说:“现在这个样子,可能就要死喽!”当时我也觉得这话有道理,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活了。翠竹总是一节一节往上“爬”,每节的接头处,都有突出的一部分,像人的关节一般,有一次,我试着把一根大约20,30厘米长的嫩竹连根拔起,直径约几毫米的翠竹我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把它弄断了,,我仔细一看他的根部,有很多的“茎”向四处扩散,深入地底,牢牢的抓住每一寸土地,岁月久的,也就越结实,这一次,我被翠竹坚韧不拔的精神彻底征服了,也难怪竹从古至今很多诗人赞美她,获得美誉,许多人引以为座右铭。十四年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五千多次严峻考验,风吹雨晒没有迫使他们低头屈服,再想想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岂不比竹还要逊色许多?竹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500字 初三 状物
-
赞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菊花远离世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正直高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笔下的梅花一身傲骨。而我,却要赞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子。春,迈着轻快地脚步来到人间。山林间百花齐放,鸟儿鸣乐,一派生机盎然。竹子当然也不会错过这见识世界的好机会。笋儿在地底下悄悄地萌发,在春雨的滋养下,都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头,生怕看不见这美丽的春景。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清明一尺,谷雨一丈”尽情地吸收阳光雨露的滋润。似是踮着脚尖的孩童,为山林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到了盛夏,竹笋摇身一变,由孩童长成了挺拔的少年。风儿吹拂,枝条舒展,叶儿摇曳起舞,一片翠绿的竹林蔚然而起,仿佛给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虽说竹子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色彩艳丽,但却有“翠葆参差竹径成。”的幽静惬意。转瞬间,秋姑娘如约而至。秋风飒飒,令人不禁浮想“秋声万户竹”的场景。此时,几片缓缓飘落的叶子,偶尔调皮地打着旋。但更多的叶子却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青翠依旧。只是那枝干越发粗壮与挺拔了,曾经葱茏的少年如今更似一位坚守志向的青年。凛冬已至,大雪纷飞,山林间渐渐裹上雪白的银装。此时,往日俏丽的花儿,苍翠的树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那倔强的竹子依然屹立在纷飞大雪之中。难怪白居易吟诵道:“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不惧风雪,不畏严寒,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又有谁能与其相比呢?竹子,虽没有秋菊的隐逸,夏莲的高洁,梅花的暗香。但它那挺拔的身姿在我心中,它那坚强不屈的品格更使我深受感动。我要高声赞美你,竹子!650字 初一
-
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古人这样赞美竹。是的,竹是我所有的花木中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竹,它翠色欲滴,那挺拔的竹竿,茂盛的竹枝,翠绿的竹叶形成了参差不齐却疏密有致的竹。竹子很高,可达十米,一眼望去,高耸入云,像一把利剑,似乎要把天都捅破。而当他们“成群结队”的时候,一片郁郁葱葱,如竹海一般。一阵风吹来,便奏出一首“哗哗”的交响曲。当竹子刚出土的时候,还只是笋,人们经常拿着锄头去挖笋。笋的味道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番味道独特的江南美食。当竹成材的时候,不仅外观高雅,用途也很多。现在很多家庭中,有着竹制品的家具,如:竹筷、竹柜、竹椅、竹地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了很多作用,还可以做成农具:箩筐、扁担、竹杠,脚手架------它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说到竹子,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词“岁寒三友”。对,它不畏寒冷,为生存顽强地奋斗。四季青翠,是人们更为敬畏的地方,无论何时,它总是以挺拔的身姿,浓绿的颜色和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古代诗人用诗写竹的性情,借竹以抒怀‘写竹的精神,激发人们坚强不屈,竹啊,你用你的恬淡,你的毅力在诗词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我喜欢竹,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桃树的风情万种,但它却用自己顽强生命力和独有的纤纤君子之风赢得人们有喜爱和敬佩。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650字 四年级
-
竹今天,我的好伙伴杨欣悦邀请我们一家人去她奶奶家看竹子。到了她奶奶家,我们看到一排排碧绿的竹林,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们喜爱。奶奶正在辛辛苦苦地打扫着竹林。我跟杨欣悦争先恐后地跑上去,对奶奶说:“奶奶,我们来帮你打扫吧!”我们俩都抢着打扫竹林,不一会儿,竹林就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大家休息了一会,爸爸说:“你们喜欢竹子吗?”大家都说:“喜欢!”“那你们知道竹子的好处和用途吗?”,妈妈说:“竹子全身都是宝,具有固土防冲,防风减灾等良好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叔叔说:“竹除观赏外,还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和文化体育用品的重要材料。”杨欣悦说:“竹子还可以制造乐器、各种工艺美术品,例如:钓鱼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席、竹屏、竹瓶都是驰名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品。”我说:“竹笋是味道鲜美的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等功效。”爸爸说:“竹子的好处很多很多,但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被称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还有‘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竹子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大画家郑板桥专为竹子写了许多诗句,但使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从此以后,竹子坚韧不怕的精神和顽强的品格一直映在我脑海里。650字 五年级 写人
-
竹竹子是我国古代的正直代表物,谚语有“君,当如竹”之说,可见竹在古代劳动人民地位多么重要啊!古代,有许多关于竹子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鲇鱼上竹、竹马之好、竹苞松茂、丝竹管弦、书功竹帛、金石丝竹……这一切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对竹子是多么喜爱.竹还是一个大家庭,竹,学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兰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我国古今文人骚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竹的种类很多,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500余种,大多可供庭院观赏,着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淡竹、刚竹、苦竹、金竹、龟纹竹、银链竹、玉边竹、茶秆竹、矢竹、泡竹、罗汉竹、苗子竹、鹅毛竹、刺竹、菲黄竹、华箬竹、墨竹等。竹除观赏外,还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从土里面钻了出来。指竹子成材后,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扁担、箩筐等,为人们做好事。春天竹子破土而出。竹子生长的情况。竹子的用处可大了!竹从枝到叶,从根到梢,全奉献给人们,它们真是默默无闻、给人无私奉献。650字 六年级
-
竹竹,向来被文人墨客们所喜爱,我也对熟情有独钟,是什么让大家如此爱竹呢?竹,扁平的叶片,一柱擎天的枝干,矗立在天地之间,中空有节,它还有紧紧下扎的根,使竹子永不倒下。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更酷似竹,我只是百年之后在一长叫板桥的纸上走过,走在那条铺满中国式气节的竹子中,我只是百年之后仰慕你的一个小生,啊!板桥!我跟在你的脚印背后,目睹了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脚印,它们触目惊心啊!你迎风而立的背影让我误以为是西窗下的一棵篁竹。任它东风也好,西风也行,北风也罢。只有你是那样的不折不摧,不卑不吭,站着,迎风送雨,沐霜淋雪。竹不仅有节气,还是虚心的,正如古人云:“虚心正如古人云:“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它从不夸耀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总是默默的守侯着。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我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还很有人情味呢,相传,古代有一个帝王叫禹,他死后,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痛苦而流下的血泪染红了一种竹,从此,这种竹就有了斑点,被称为湘妃竹。老家就有一片湘妃竹林,芊芊青翠欲滴,枝枝绿意生凉,竹枝上的斑痕随意洒着如泪轻摇,怔怔的要落下来。[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被称为萧湘妃子,是因为她很喜欢萧湘馆的竹子,她也爱竹的气节,她为了自己的真爱而奋斗,也留下了血泪。竹还是岁寒三友之一呢,何谓岁寒三友?就是“连锋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的松“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梅,还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能在如此多的植物中成为三友,竹的过人之处可见一斑。竹全身都是宝,竹叶有一股大自然的清香,可以用来包粽子。竹的枝干可以用来做椅子。笋子鲜嫩无比,吃起来唇齿留香。世事如棋,一切都在变,但总有一些东西,坚硬比磐石,柔韧如蒲苇,会长久留在你的心里,不被时光裹挟而去,那就是――竹的精神!650字 初二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