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800字

离别

800字 初三 书信

人世间总少不了离别,这似乎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

“离别”,多么令人痛心的两个字眼,也许你还没有感受到,其实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回顾过去,几多欢喜几多愁,默默关注你的是谁?他、她甚至是它,还在你的身边吗?

无法从离别的悲痛中走出来,他似乎是一个阴影,笼罩着你的心头,那种憋闷的感觉,让你不能呼吸。于是,你一直在回忆着过去,过去的一点、一滴。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从过去中寻找欢乐,从现实中探索安慰,不久,开朗多了。但是,当别人谈到那个令你敏感的话题——离别,那份钻心的痛,便会从你已经聊好了伤的心中迸发出来。不由得,簌簌落泪,忘记了现在拥有的情、爱,又回到了过去。完全是出于无奈,也近似于愚昧无知,再次陷入颟顸的渊薮——那个无底洞,不可避免的受到恶魔抓心之痛,一直等待天使来救你。时间?那要看你的了。

看开一点,离别不想你想象中的那么坏,他教你长大,教你承受。

谁想要离别?既然不相邀,那么干嘛要让他出现在人生的字典了?他好呀!好在哪里,你想象呀!你为什么要离开那个心灵的天堂?为什么不是一直沉睡在里面,滋润甜蜜?答案多种多样,不妨总结为——为了生活得更好。

幼儿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知的幻想,很早就想要离开,迫切的想要张开那张还未成熟的翅膀。那是一种人难以想象的渴望!到了十六七,花季、雨季来临了,待感情,我们不像小时候那样幼稚,也不像成年人那样老练,我们只懂得付出我们的真真的心,并没有想过收受到哪怕一小方空气的回报。这就是情。

情是什么?倘若让我揭示感情的真谛,那么我会毫不含糊的告诉大家:她是女神,温柔、细腻、纯洁。为了生活,我们撒开了本来约定一生一起走的手,世间多少次演绎悲欢离合,单那一个“情”字,收集了亿万人的眼泪。

其实对于这个恶魔我们大可不必伤感,他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悲痛,还有机遇和挑战。可以这样想,离别是迫不得已,离别之后,还可以拥有新的友谊,新的朋友。与新朋友一起种下一棵小苗,再跟新朋友细心呵护,然后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奋斗,在新环境中张扬,何乐而不为呢?距离产生美,时间也许会让你和老朋友的心连得更紧,待到再见面时,也许会留下感动的泪水。因为,曾经拥有。

门前的树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门前有一棵奄奄一息的老树,根部的树洞像个豁口,破破的,暗暗的,树皮皱巴巴的直掉屑,树叶即使是倒挂着也许(所)剩无几了,就那么从早到晚地呆伫在那儿。

夫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我就琢磨着要让它再拥有一个春天。于是便欣然命名为“变式”,没有什么可释的意义,只是觉得那名中有一种意境而已。

好不容易从老花农那里习得了一点点园艺心得,都被我付诸了对“变式”的关爱的行动——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悉心照顾。可是它还是去了,抛却它那干裂而百千苍桑的躯干,树魂悠悠荡荡的不知去处……我恍惚了,许是救治已晚?我茫然了,许是它知足而归了?

从此,一有空闲,我便出神地望着“变式”留在家门前的形,心底有意无意在期待着些什么,自己说不清,道不明,总之,我在期待着。

那又是一年的春天,依旧是一个微寒料峭的春天,我在家门前作小小散步,忽然瞥见了那枯树的枝干竟染上了星点的新绿,惊讶!欣喜!“变式”终于不负我的深情,回赠了我一件无价的“礼物”。细细定晴:虽然,那些新绿部分来自青苔,部分是来自草藤,但是我还是嗅出了一股淡淡的叫作“清新”的味道,闭上眼,仿佛已置身在密密的山间,相伴着一片卷然(?)的生机。在这段时间里,“变式”伴着我度过了一个个空气中略带一点甜味的早晨,度过了一个个天空中浮着羽毛飞花般云朵的午后,度过了一个个明月朗照而银光微凉的的夜晚……

春去又秋来,“变式”在肃杀的西风中生机又一次渐渐地消逝了。稀疏的枝干,粗糙的表皮显得更加的苍老憔悴。主干中心已空了,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但从无勇气去证实。在一个呼出一口气便幻化成一团白雾的清晨,我从树根部的洞口向里望望,“奇怪!”原先乌黑乌黑的一片中居然闪着一对亮亮的“宝石”,接着又多了二颗,又成了三双,“哇噻!”原来是一窝猫儿。真正是“喜从树降”,只见猫儿们蜷缩在树洞的一角,而机敏的小耳不时地颤动着,眼睛圆溜溜地紧盯着这个同样睁大了眼睛二条腿的“冒失鬼”……

望着它们,我笑了。拍拍老树那磕手的树皮,心里默默地祷告:同是“上帝”的造物,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如今,这枯树已成了猫们的家,使原来了无生气的老树,重新组合了新的生命,也许自然界中的万物就是这样相辅相承,相依相偎的吧!缕缕温馨在冷冷的空气中荡漾着,连“变式”也似乎也在这暖暖的太阳光下慈祥地默契着。噢,这是你对我悉心照料的一个回报吧!谢谢!谢谢!

冬天,我本计划着能与“变式”一同走过。可是,那些情狂之人所燃放的爆竹无情地焚毁了我的“变式”,连同它周围的其他树木花草。面对一片片焦土,一株株(?)的黑树,我没有悲伤,只觉得眼角涩涩的。身边的人们行色匆匆,无暇于此。当然在一般人的眼中这样的一些植物遗体,是无任何驻足的理由的。

冬天还犹豫徘徊之机,春天又一次提着行囊匆匆而来了。我没有在意它的到来,因为门前仅有的一棵枯树也不复存在了,绿色生命的信号也无从给予。

在一个小雨止还作,微风燕子斜的午后,猛觉得眼前一道亮光,不,确切地说是一丝嫩黄的绿,对,就是一丝嫩黄的绿,不,确切地说是一株,那是刚从土中冒出的一株生命之树。是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吗?是“变式”的精魂所凝聚而成的吗?噢,这是上苍的惠顾!我又一次把“变式”的名字赠给了它。

小“变式”在我的溺爱下、呵护下,从亭亭玉立到枝繁叶茂了,它每长大一分,我就觉得与大自然的距离近了一寸。对了,我明白了我心中的“变式”就是生命与生命息息相关最好见证。我——傻傻地笑了。

后记:我是一个渴望着能与自然亲近的女孩,大自然养育着我们,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反哺大自然,可是,高速扩展的城镇,极速递减的绿色,常常让我在变中为最后一杯H2O哭泣,为最后一抹绿意心痛,我知道我力微,但是我愿意以此微力来唤醒人的绿意!

张老师说:这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优秀的记叙文。最大的优点是全篇几乎段段、句句都可读到的富有活力的、贴切的语言。很难给它挑毛病。就鸡蛋里面挑骨头吧,说一句行文要严谨。注意我画了问号的“一株株”,定然是多株的意思,而文章写的明明是一株,且后文有明确的“门前仅有的一棵枯树”的字样。这样,就有欠严谨。还有,后记似可去掉。还有,父子曰一句,能不能寻一句别的曰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