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900字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

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

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黄昏里的男孩》读后感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年童心,正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开始,无邪、无欲。只是,这开端的美好却终究会消逝。

人总会长大,继而慢慢染上大人的一些陋习,渐渐的改变自己的初衷。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如何,但至少,我相信,我能做到现在的坚持!

说实话,这本书里的故事,我并没有完全读透,只是每看完一个故事,心里便愈发的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悲凉,说不出为什么,只是一种很简单的忧心,很沉重,却又不是那种撕心裂肺无法忍受的痛苦,它就那么沉沉的坠着,令人感受到一股窒息。

老人鱼中,在看到穗子最后收到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来信时,在看到穗子后来开始厌烦自己的那个“祖父”,在看到穗子祖父的言行,我不禁想到:只是一个农村的孤单老人啊!因为知识的贫乏,让他身败名裂;又因为年轻时的经历,导致了他痞痞的性子,但是,这又怪得了他吗?要怪只能怪那个时代吧!最后,老人请人代笔写给穗子的信,真的很简单,当他说“病不严重,只是疼得厉害”时,老人心里想的是什么?终究是不想让穗子担心,可是,他却又实在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因此,他提到让穗子寄钱给他。毫无疑问,老人的谎撒的很差劲,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实程度,穗子当然也明白,可是,她没有回去,因为,她听到了老人的“豪言壮语”。为什么不回去呢?感到丢脸?还是有其他原因?

毋庸置疑,老人的行为有狐假虎威的样式,可是,“狐假虎威”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老人为自己子女的骄傲?举个例子来说,你总不能奢望一个杀人犯的长辈动不动就拿“杀人犯”的名号来壮自己的气势吧!在小说的最后,穗子并没有回去,这又说明了什么?我想,不用太多的解释就可以明白:这是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对老人的不耐烦。

说说我们自己吧,现在我们许多的年轻人都喜欢追随潮流,对那些老式的东西越来越没兴趣,对长辈的唠叨越来越不耐烦……针对这一点,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呢?

亲情真的很重要!有些事,有些人你错过了一定会抱憾终身。也许,当你满不在乎的不愿去探望亲戚朋友时,当你信誓旦旦的说着以后时,真的不会再有以后。

说实话,现在的我很后悔,为自己的任性,为自己的不在意,如果生活可以重来,就像周星驰所说的那样,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不会只顾自己,因为,这本书告诉我:亲情,没有重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