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_1000字900字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_1000字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

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

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油田一中)初一:董睿智

读《我在逆境中长大》以后_650字

600字 初一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在逆境中长大》是一篇讲述了作者爸爸因为她是女孩而从不关心她,她生病时,爸爸希望她死了,再要个男孩,妈妈为了“我”和爸爸离婚。然而,妈妈工资低,身体又不好,“我”非常懂事,用平常一点,一点攒的零花钱买了薄荷糖给妈妈,后来“我”用优秀的成绩抚慰了妈妈,也告诉了爸爸:女孩子照样有出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震撼了,我想:我从小就被家人捧在手心里,奶奶总说:“咱们家就靠你挣点面子了。”由于哥哥贪玩,姐姐初三后就不想读书了,家里每个人都希望我好好学习,为家里争光,从小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懂事的我小学里成绩优秀,多次被老师表扬。上了初中,我发现自己数学下降,当考下试来哥哥名次下降了,可分数上升了10多分,大家让他再努力些,我分数上升了一点,名次下降了许多,大人们都开始说我,自从看完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和作者比起来差远了,她懂得照顾妈妈,我呢?她会洗衣做饭,我呢?她能……

看到这样一个人物,我开始思考,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开始锻炼自己,帮大人干家务,参加一些比赛,失败了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去怪谁,毕竟人要经历的挫折有很多,这样才能让我长大,我要像作者一样坚强,不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68分,我很难过,我从没考过这么低,我怪自己平常不用功。我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我记住了这一次失败,总结好经验,再努力取得好成绩,这时候我长大了。

我要把一次成功看作前进,把失败看作一副良药,在这样的环境中超越自我!

开远实验中学初一:张雅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