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800字

行李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远行的人往往会带着行李上路。行李是什么?问恋家的人,他们回答:行李是蜗牛的螺蛳壳,它装满了家的气息与温度,是属于家的希望和怀念。问恨家的人,他们说:行李是累赘,是负担,它是挂在你项上的枷锁,让你高飞,却永远有一根线牵扯着。行李,成了家的诠释,它似乎很轻很轻,像一粒浮尘,被人一指掸掉,不留痕迹,它似乎又很重很重,像一座铅山,压在脊上,寸步难行。每一个奔波在繁忙中的人们,他们的行囊里藏着各自的表情,各自的故事。

小时候,外出旅游,父母总会打点好行李,琐碎的物品,零零散散地被塞在行囊里,尽管繁重,却是一天中不可缺少的必用品。当疲惫的身子躺在旅店里时,打开行李,可以享受到家的待遇。那种亲切感是离家时的宽慰。回家的路上,行囊似乎更加臃肿了,因为里面塞满了他乡的礼物。行李成了装载文化的大车,也给自己捎采了珍藏。

行李是游子的象征,我原以为自己会一直留在家中,可以永远耍赖当“皇帝”。然而,上了初中,我却过起了离家的日子,虽然每周只有五天,但俯首等待回家的渴望从未消退过。行李成了我最常见的朋友,每个星期日,都要想遍一周的用品。一件衣服、一把梳子、一瓶药水……那些几块钱一件的东西,在学校都可以轻易买到,但它们不远千里地被我紧紧抱在怀里。行李是家的浓缩,它装下了家的全部,装下了一周的温暖,好让我慢慢享用。家呀,通过行李传达着它是我心中一眼永远不老的喜泉。

周五午餐的时刻,食堂里就餐的人往往会明显减少,不用问,大家宁可聚在寝室里啃面包,泡方便面,也要用心地、真诚地去整理回家的行囊。把一星期的烦恼,一星期的想念,一星期的欢笑统统打包起来,满心欢喜地挤上返家的公车。所以,往往到那个时候,公车里都是最热闹的,每一个空间几乎被行李塞满。这一切与平时假日里,休闲的背包、简便的拎包形成明显反差,装在各色袋子里的行李都跟生活有关,摒弃了花哨,回归最原始的单纯。

行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经常看到风尘仆仆的人们,有的是来打工的,有的是来旅游的……或许他们的行李里装着家乡的黄土,或许夹着家人的相片,或许塞着对生活的信心,也或许放着全家的命运……那粘满尘土的行李何尝不是一张生活的履历呢?

小小的行李,匆匆的过客,在风晨霜月的日子里,一路兼程踏歌徜徉……

秦陵寻秘

700字 初二 记叙文

假期。有幸与父母一起去西安旅游,在到西安的第四天,我与父母前往有世界奇迹之称的始皇陵。

未及秦陵,导游就给我们介绍,秦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嬴政的陵墓。一九六一年三月,秦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又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车停在路边。“秦始皇帝陵”几个金字赫然眼前。远远望去,秦陵恰似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山头。导游边同我们登陵边讲解,秦始皇从十三岁即位时,就开始为自己营造此墓,到他五十岁死时方才竣工,历时达三十七年之久,为了陵墓常新,秦始皇指令坟包全用炒熟的黄土堆积……

我听后惊叹不已:在这一马平川上。不要说修地宫,仅是堆这么一个山包,在那肩扛人挑的年月,那是多么巨大的一项工程呀!

拾级而上,导游指着路两边的山和地告诉大家,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也为了开发利用这片土地,便在熟土上又覆盖了一米厚的肥土,并栽上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石榴树、柿子树。她又指着基石和陵园围墙说,这是八十年代初新加坡总理参观后捐资修建的。

登上顶端后,我们才发现秦陵如覆斗状,其顶部也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平台。导游介绍,秦陵位于临潼东五公里处,它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望峰而筑,原名骊山。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三千八百八十米,外围周长六千二百一十米。总面积达五十平方公里。

当大家问到地下有什么东西时,导游说,经考古工作者多年努力,现已探明秦陵地宫完全由大理石筑砌,宫室东西宽为四百米,南北长约四百六十米。拱形顶部具“天文星宿之像”,由夜明珠制成的日、月及银河、二十八星宿交替出现。宫室地面有“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江河湖海”用水银灌输。铜质棺椁放置在象征中国江域地貌的地版图上。铜棺周围点缀着“人鱼膏”人形铜柱长明灯。宫室内,文武百官、三公九卿等无数雕像,肃然恭立。据探测,秦陵至今保存完好,秦始皇还在我们脚下的宫殿里“安睡”着……

下“山”途中,我不禁喟叹疑惑:古老神的秦陵地宫啊!你果真如此吗?世人何时才能一睹你的“真面目”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