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读后感1200字以上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读后感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有感】

金莹莹

“两个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个生存下来,我们中的一个将要永远离开……”命运注定他们是水火不容的死敌,在《死亡圣器》中,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在一次次寻找魂器中,一点一点成长。

在最后,哈利与伏地魔的决斗点,哈利可以丢下其它人,独自逃走。可是他留了下来,与那个令众人闻风丧胆的魔鬼决一死战。这是一种担当,他身上有着伏地魔的灵魂,注定的使命。哈利没有如赫敏那样的聪慧头脑,其实他在这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却要拯救所有人。

那一年,哈利怀着好奇进入霍格沃茨,六年后,他肩负了整个巫师界的命运,因为母亲,更因为预言,他被卷入一次次危险旅程,他畏惧过,胆怯过,却没有退缩。魔杖射出魔咒,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在众人的热切目光下,哈利终于真实意义上直面伏地魔。没有了魂器。伏地魔只是一个残魂,他一直都是错的,老魔杖的主人是——哈利·波特。在那一刹间,胜负已决,邪恶终敌不过正义,那个世人中的邪恶真的死了。

可伏地魔就一定是邪恶吗?不,没有人天性如此,汤姆·里德尔是一个孤儿,他很聪明,可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三观的迫害,不才是邪恶吗?正如斯内普教授一样,对哈利母亲的爱让他成为一个食死徒,又因为爱,他一直保护着哈利,表面上却是一个恶人。

所谓邪恶与正义的观念,事实上是可以转换的,哈利·波特的正义,食死徒的邪恶,不过是一个拯救,一个毁灭罢了。不同的观念产生正负。在麻瓜的眼里,那些穿着稀奇古怪的人是恶,麻瓜本身是正;在巫师眼里,食死徒是恶;在食死徒眼中,而麻爪又是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正负之别的际线是思想。

书中一幕幕,为所有人展现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也让我受益匪浅……

【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有感】

章子轩

你是否相信,死亡与重生是相互关联的?

在读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后,我相信了。这种似乎不可能的微妙的关系,其实存在于《哈利·波特》一书里的每个角落,而且影响着书里的主人公与书外的读者。

当哈利躺在校长办公室的地板上,看到了西弗勒斯,斯内普的思想,哈利想要冷静地去被伏地魔杀死时,他似乎是走向了死亡。“死会疼吗?他对活的愿望总是比对死的恐惧要强烈得多。”罗琳女士把人们对死亡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其实哈利是走向了重生。他差点就被伏地魔打死了,然而恰好是伏地魔将哈利心中的伏地魔灵魂碎片消灭了。伏地魔帮助哈利走向了重生,重生后的哈利是属于自己的,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

难道这种关系只存在于哈利身上吗?不是的,像伏地魔,他渴望得到永生,谁不渴望永生呢?但是伏地魔太敏感,太残酷了,他可以为了得到老权杖的认可,杀死他的手下。因为伏地魔的盲目,不择手段,对永生的过分追求,他才在“不死的男孩”哈利的魔杖下走向他所恐惧的死亡。

在《哈利》里,更神奇的还有希望。在伏地魔打伤了哈利使他昏迷时,人们以为哈利死了时,凤凰社的纳威·隆巴硕冲出人群攻击伏地魔。虽然他打不过伏地魔,但这表现了凤凰社对战胜黑暗的不懈努力。伏地魔以为战胜了哈利他便胜利了,打消了凤凰社的一切希望,可他恰恰错了。凤凰社的希望与热情是打不倒,哪里有黑暗,哪里就有凤凰社所发射出来的光芒。希望会死亡吗?我想大概会吧。可是希望更会重生,而且更耀眼。

读完这书,我想,罗琳女士一定相信死亡与重生的存在,不然她怎么会写出这样成功的作品。死亡与重生,本来就在一念之中。

【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有感】

金煜茗

我读了史诗般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受益匪浅,我感到“友谊”这个词受到了升华。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封面描述了哈利·波特在右灵阁与好朋友赫敏·格兰杰,罗恩·韦斯莱一起骑在龙上逃跑的情况。再翻列书的背面,描述的就是哈利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的情节,这还有一句话“两个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个生存,我们中的一个将要永远离开”,这句话是一句预言,也正是这句话,伏地魔才要和哈利·波特作对,因为只有杀死哈利·波特,伏地魔才会活下来,可是邪不胜正,伏地魔最后还是死了。

在《哈利·波特》的全书中,有个“黄金三人组”他们分别是:哈利,赫敏与罗恩。他们在一起,并肩作战了好多年,他们也有闹过不和,如在《死亡圣器》中,罗恩与赫敏也有闹过不和,但最后仍然是在一起,这就是友谊,即使有分手过,但过还能和好如初,仿佛没有过不和,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当然,有这点也不够,还需要在关键时刻,在生死关头,在千钧一发之际,也不会背叛好友,会冒着生命危险与你一起战斗,与你一起坚持到最后,还愿意与朋友一起死,小天狼星也有说过——死了总比背叛朋友强,我们也会为你这样做的,正是做到了这些条件,“黄金三人组”才会恒久成立,变得坚不可摧地,最终才能打败伏地魔。

友谊让一些人变得团结,变得强大,当有人有真正意义上的友谊,那他的团队将会无坚不摧地,永不分裂。阿不思·邓不利多说过——我们只有团结才会强大,如果分裂,更不堪一击。生活中,明明处处有友谊,但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友谊,却十分难得。

友谊珍可贵,要抓准机时,保住友谊,让友谊之花永驻人间。

谢谢你对我的宽容

750字 初一

一场暴风雪,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气温非常低,人来车往,路面上的积雪被踩压得结结实实,非常滑,稍不小心,就有摔下来的可能。

这天放晚学后,我戴好帽子,裹好围巾,骑着自行车往家赶。前面就要转弯拐进状元巷了,我本想下车推行。可转念一想,这冷得要命的天气,应该没人,再说我骑慢一点,肯定没事。

可谁曾想,车轮画了个半圆,刚要转进巷子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人,而且已经到了车前。我双手本能地猛握刹车,好家伙,车子立即失控,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滑倒。不仅我结结实实地摔了下来,前面那个人也被自行车带倒,手上的东西摔了很远。

我忍着屁股上的疼痛,坐起来一看,被我撞倒的是一位老奶奶,正坐在那儿呻吟着,一只保温桶滚在一边,里面的食物洒了一地,空气中传来一阵鸡汤的香味。

完了!完了!这下闯祸了,如果这位老人摔断了骨头怎么办?如果她讹上了我怎么办?要是刚才下车推行就好了,要是自己转弯前打一下车铃就好了。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

“要不溜之大吉?”这一念头刚蹦出来,就被我坚决否决了,自己不是一直痛恨肇事逃逸者吗?自己怎能也做这种没良心的人。我忍着疼痛,走到老人身边,把她扶了起来,询问她受伤没有。我做好了叫家里人送老人上医院的准备。

老人却说,这大冬天的,衣服穿得多,应该不碍事,只是可惜了那一保温桶的鸡汤了。

说完,老人甩甩膀子,走了几步,还踢了几下腿,然后关心地问我摔疼了没有。见我也没有受伤后,老人笑了:“都怪我,忙着给住院的老头子送鸡汤,走得太急,撞你自行车了。没受伤就好。小乖乖,你回去吧,小心点。我回家再盛一桶鸡汤吧!”说完,奶奶还一拐一瘸地过来帮我扶起自行车。

我一下惊呆在那儿,明明是我的责任,可老奶奶不但没有指责我,反而把责任揽了过去,并宽慰我。我的心中一下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谢谢你,老奶奶,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关爱。在今后的成长之路上,我一定像你一样,宽以待人,遇事主动揽责,做一个让人感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