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受爱900字

学会感受爱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一位母亲,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儿子,从此脸上不再有笑容,终日对儿子的思念,使她脸上的暗色越来越重,每天阴晴不定,人显得日益憔悴。对于母亲来说,孩子是她生命的全部。

她的邻居,是一位被截去双腿的妇女,身体上的残缺让她的生活上有许多不便,别人异样的眼光更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她。可出人意料的是,妇女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无论见谁,都是一脸真诚美丽的微笑,她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优雅、坚强的气质。

母亲不明白邻居为什么可以乐观面对生活,可以在遭到打击之后仍笑对人生,于是决定去邻居那里讨教幸福的秘诀,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如何快乐的活着。

她问:“在你最悲伤、最无可依靠的时候,你是如何度过的?”

邻居这样回答:“刚开始,我痛不欲生,认为自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事事要人服侍,生活无法自理,在碾转难眠的黑夜,我靠着吃安眠药睡去,整天活在梦里,把一切美好、向往托诸与梦。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慢慢的发现,是梦就总会苏醒,而且,人也不能一直活在梦中啊!如果是那样的话,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分别?在自我鼓励和朋友的开导下,我渐渐回归现实,如果一个人想要幸福地活着,就要学会感受爱!”

“感受爱?”一直在旁边静静听邻居诉说的她苦笑,“我的日子里,哪里还有爱?没有爱,我又如何感受它呢?”

“不,生活中的爱有很多,关键是你要会懂得、发现它,比如,宁静的夜晚,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凉意,你要想着,这是风给你的爱;盛夏时的阳光徜徉在你的发梢,你要想着,这是阳光给你的爱;种类繁多的花花草草在你的花园尽数盛开,你要想着,这是花草给你的爱;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你要想着,这是食物给你的爱……”邻居说完了,看着她说:“你学会了感受爱,可以幸福,却未必能快乐!”

“为什么?”她不解地问,“幸福和快乐不是在一起么?”

“你错了,一个人,学会了感受爱,理解爱,就是获取了幸福;学会了给予爱,才能快乐!”

是啊,幸福是个人的感受,可以自己去追逐,去体会,而快乐却要做到给予别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快乐。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生活中,我们一味地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表面的享受上,内心未必有真快乐、真幸福。

如果我们给植物浇浇水,它们一定感受到了爱;如果我们细心照顾病人,他们一定感受到了你的爱;如果我们安慰痛苦的人,你,也给予了他们爱。生活中有太多的爱需要我们来感受,更有爱需要我们去给予。

学会感受爱、给予爱的人,终究离幸福和快乐不远了。

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初一:陈嘉敏

学会感恩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西方有一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惟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也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

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恨多于爱的人,一般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怨恨涨满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没的田园,很难再吸收进新的水分,便很难再长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惟我独尊,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鸣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财富过大并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和权力过重并沉溺权力欲出不来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会觉得他们是施恩于别人的主儿,别人怎么会对他们施恩且需要回报呢?这样的人,大腹便便,习惯于昂着头走路,已经很难再弯下腰、蹲下身来,更难于鞠躬或磕头感恩于人了。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美国曾经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名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湖南两姊妹在小时候一次落水,被一个好心人救起,那人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两姊妹和她们的父母觉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却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人家说,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他们整整找了20年,两姊妹的父亲去世了,他们和母亲接着千方百计地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恩人,为的就是感恩。两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恩的时候,她们两人和那位恩人以及过路的人们禁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事让我很难忘怀,两姊妹漫长20年的行动告诉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对有恩于你的人表示感恩。而感恩的那一瞬间,世界变得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崇文门地铁站等候地铁,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站台的另一边跑了过来。因为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动过来。他问我到雍和宫坐地铁哪站近,我告诉他就在他的那边。他高兴地又跑了回去,我看见那边他的妈妈在等着他。等了半天,地铁也没有来,我走了,准备上去找个“的”我已经快走到楼梯最上面的出口处了,听到小男孩在后面“叔叔,叔叔”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您说声谢谢了。妈妈问我说谢谢了吗。我说忘了,妈妈让我追你。”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他们让我永远不要忘记学会感恩,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