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之风400字

攀比之风

4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风气,有请客之风、送礼之风还有攀比之风,本来这些风气和我们学生没有关系,也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是现在我们学校却悄悄掀起了一股攀比之风。

现在,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干什么都互相攀比,他们有的比谁的钱多,有的比谁的笔多、谁的笔贵,还有的比谁的衣服贵,甚至有的人还比谁的书包好、谁的书包贵,这股攀比之风很快就传到了我们班,我想如果这股攀比之风继续刮下去的话,我们学校的学生就会贪恋攀比,导致我们不爱学习,整天花钱买最贵的东西。把精力都用在了如何用金钱来武装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人就会从一个好孩子变成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孩子。还有可能连老师留的作业都不愿意写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很快就会向家长大量地要钱、要物,如果家长满足不了,有的同学又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会想办法自己去偷家长的钱等等。

当然,这些现象不是出在所有同学身上,也是有同学抗拒的,我们真希望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能出面阻止这股攀比之风。还给同学们一个净化的学习空间。

红石林业局培优培智能训学校

攀比是一种自扰

1000字 初二 散文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里,经常纠缠不清、经常打架的有两种思想,一是本来的那个我的思想,二是另一个虚拟的我的思想。本来的我,即本我;虚拟的那个我,即虚我。这两个我经常会较劲儿,弄得心绪不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忧郁、纠结、苦闷便由此产生,谓之自扰。本我,是实实在在的我,出身、处境、能力、水平、思维是客观现实的;虚我,则是超出现实的一些想象的、假设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切实际的攀比而造成的,没完没了地攀比又达不到,烦恼便没完没了地相伴随。所以,攀比是一种自扰。

人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攀比,攀比口袋里的糖,看谁的多,谁的是水果的,谁的是奶油的。口袋里的糖既多又是奶油的那个小孩儿自然洋洋自得,而其他的小孩儿,可能就会由此而自惭形秽,很不开心。这是本我和虚我不一致导致了本我的苦恼,本我的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买几块水果糖已算奢侈了,可是那个虚我却想:为什么我家就不能多买些奶油的糖呢?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攀比谁长得帅,谁的家里更有钱,初入社会的时候就比谁家里的关系硬,谁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谁能挣更多的钱。再后来攀比谁的女友长的好看,谁开的车好,谁住的房子大。攀比都是攀那些比自己好的人。

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本我是真实的自己,虚我是自我虚构的,是把比自己好的那些人作为参照点来与自己比较,是超越客观的事情,结果总是比不了,够不着。本我像是自己的舌头,虚我就像自己的鼻子,舌头总是够不着鼻子,急得团团转,实现不了的硬去做,自己糟践自己而不自知。不考虑自身实际条件,总认为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别人拥有的,自己也应该拥有,其实是很荒谬的。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与别人比,是攀比,其实有许多时候,虚我也与本我比,如:走进考场时许多题都不会做,走出考场时却觉得都会了,虚我就埋怨本我,抱怨本我,于是就后悔得不得了,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我折磨,在考场里紧张的环境里的那个我,与走出考场轻松环境里的那个我,思维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能比。“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只有本我与虚我一致起来,才算是战胜了自己。由此可知,本我与虚我的纠缠不易消停,这也许正是自扰的根源。

攀比,往往与盲目相联系,本身就含有不现实、不可能的成分。如果不是盲目地比,而是实事求是地比,则是正确的比。正确的比,能够比出信心,比出勇气,是能够比出正能量的,是不会烦恼自扰的,那不是攀比,是应该提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4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