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的一节课_600字550字

点亮生命的一节课_600字

550字 哲理

在漫漫人生路上行走,如同在黑夜中夜游,总需要有一盏明灯去照亮前方的路,而在人生路上,有那么一堂课曾不经意间点亮了我的生命,至今难以忘怀。

“叮铃铃……”老师带着充满智慧的眼神走进来,嘴角带笑:“同学们,相信大家都领略过苏轼在《赤壁怀古》里的大气磅礴,也欣赏过《赤壁赋》的幽深渺远,而今天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的另一部佳作:《定风波》。下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来诵读一下。”

第一个人站了起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浑厚的声音把我带进了那个雨天。我看到外出游玩的苏东坡,旁人都在疾走,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只有他,一个人,手拿竹杖,脚穿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就好像大雨在他面前是静止的一般,悠然自得,十分洒脱。

第二个人也按捺不住地站了起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微凉的春风将他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在这时相迎。回头望一望走过的风雨,又有什么所谓呢?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被贬得苦楚,前途的迷茫,人生的挫折与失意都曾让他产生过幻觉,然而雨后的顿悟帮助他看清了生命的本质,也让他倾荡磊落,潇洒从容,旷达一生。

第三个人站了起来……

课堂还在继续,我的思考也从未停止。在后来的路上,总会深刻牢记这堂课,他教会我面对风雨,不逃避,不放弃,不哀伤,谱写诗意的生命之歌。

我生命中的金色花_900字

900字 哲理

家乡有一片干涸的荒地,沟壑纵横,像小型黄土高原的一隅。

也许是仙人掌的种子随风飘到这里,荒地上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碧绿。

仙人掌长得皱皱巴巴的,像极了老人的脸。它身上的尖刺密密麻麻的,透着“生人勿近”的警告意味。当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总能“欣赏”到它的丑态,于是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厌恶之感。渐渐的,我对这条路上的景色失去了期待,改道走另一侧的路。

仙人掌就这样伫立在荒地上。它看见远处的溪畔,开放着美丽娇艳的花朵,像优雅动人的绝代佳人轻轻地嗤笑着。哦,这些自然的骄子,在同一片天宇下,惬意地舞动腰肢。

啊,它也想开出那样娇艳的花朵。

哦,当一只蜗牛有了梦想,它可以看的跟苍鹰一样高远!

它开始努力地吸收养分,可这贫瘠的荒地又有什么能力满足它的小小愿望呢?它只能顶着头顶的一轮炎日,把根延伸到荒地之外,它的身体冒出一点一点的汗滴,晶莹透亮。哦,不,那不是汗滴,那是心血!所有努力,只愿换来金色花。

这个被大自然弃养的孩子啊,尽管受到别人的嘲笑与讥讽,受到别人异样的对待,也从未放弃努力过。就像某位名人曾经说过的,别人的虐待,都不算虐待,只有自己放弃自己,才是真实的无可救药。它的眼里可以没有烈日,也可以没有荒地,却无法忽略那遥远的溪畔的花儿——那可是它的梦想啊!

不,我可以的!

它的根在干涸的地里探寻着水源,就这样慢慢地、一点点地深入地下。它的根不知被刮伤了多少,也不知被刮断了多少。可即使它从早到晚,奋斗到失去自我,它还是找不到水源。

它将自己的叶子变小,小到成刺,以保留身体的水分;让自己的刺长得更粗更长,去挽留清晨那少得可怜的露水;让自己的根长得更密更繁,直至遍布整个荒地。终于,它触到了一丝清凉的湿润。哦,那是水!

《隐形的翅膀》唱道:“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如今我再一次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裸露的荒地的胸膛,而是由仙人掌组成的绿毯,毯上洒满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色花,像极了流动的阳光。不得不说这是生命的奇迹,我不禁感叹梦想的伟大。

在淡淡的暮霭中,我仿佛听见,当年那株卑微的仙人掌,用它衰老却有力的声音对它的子孙说:“孩子们,虽然我们不是凤凰,但我们可以像凤凰一样涅盘重生。”夕阳深情地吻别仙人掌,我隐约看见一颗颗小水珠折射了太阳的光芒。

背上梦想的行囊,我坚定地迈开双脚。

我决定要跟夕阳赛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哲理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