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心得1200字以上

社会实践心得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前几日去了福利院。

福利院地方不算好找,但也不难找。从外面看倒也比较干净。金色的门牌侧挂在大门边上,长长的两排字让近视近200度的我只遥遥认出了福利院三个大字。

然后我们一行人提着大包小包(我仔细数过,三箱牛奶,一箱饼干,还有好几大包的旧衣服),大人们在于院长还是负责人之类的人攀谈,我们几个小孩打打闹闹,却都在注意着不碰到那些大包小包。

我们停车处的右侧是颐养园,有很多老人在里面走来走去,见我们来了,微笑着朝我们摆摆手,我们也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那时觉得自己像是高贵而了不得的什么人物似的,因为他们看向我们的眼中有太多的渴望与梦想)。

老人们被一根根拇指粗的铁栏杆隔开我们,牢笼一般。

我想不只是我,站在那儿的所有人都有一阵心酸酸的,因为我们都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同来的堂弟和他的朋友眼尖看见了半开的门锁,我想要上前拉住两人,不想门锁已经被他们轻松取下。

“你们出来吗?”他们这么说了。

老人眼中闪过光芒,却又瞬间熄灭,他摇摇头微笑着锁紧了那门锁,我看着两人失望的表情,无奈的拉开他们与大门的距离,微笑着对着一位近六十的老太太点了点头。

“奶奶您好,我们是来看望你们的。”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我们相互招手,然后我拿了一大袋子衣服,跟随大人们从侧门进入。远远的,我看见老人们也慢慢散去。

也许这些爷爷奶奶们内心是想出来的吧,他们也有亲人,也一定想着能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可是他们都是孤寡老人,他们无处可去,若是独自生活,连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怕也是无人知晓的吧。

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又难过起来。

好在接下来还有别的事需要我做,我放下手中的衣物,走到了同行的记者阿姨身边,很快便转移了注意力。

接下来我需要带着院子里同行的朋友们给福利院里的孩子们上课。

可这又是一段让人觉得揪心的回忆。

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房间,我们来到了孩子们平时玩耍的客厅,这里静悄悄的,大约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刚好能容下一个七十人的班级上课,客厅的边缘是一扇又一扇的门,木质材料,看上去用了七八年了。可是让我觉得不解的却是门上方的牌子。

第一个门上的牌子写着“华盛顿”,第二个是“纽约”,第三个是“悉尼”,还有第四个第五个……都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的名字。

没过多久,这个疑惑便自然解开了。

像是听到了外面的响动,这些门一扇扇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群孩子,看上去大多数都还不到十二岁。他们身后的房间被修饰成一间间寝室的模样。

我立马便明白了过来。

这些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不要的,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以他们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见到这些举世闻名的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一份陪伴,人生就已经足够。

我和这些孩子们呆了很久,教他们画乌龟,和同去的朋友一起念故事给孩子们听,看着他们简单而又稚气的笑容,不知为何,内心也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

我从小就不是善于沟通的人,朋友也不多,可是那天当我看到这群睁着一双双夹杂着好奇、沉默、渴望、孤独……种种情绪交织的孩子,心里竟涌上一股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尽管他们与我们是这样的不同,可是难道我们要因为这些不同,而剥夺这些孩子像正常的孩子一般学习、成长、认知自我的权力吗?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却不知该如何帮助他们,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认真地给他们讲述我听过的每一个故事(因为听说他们最喜欢上课和听故事)。

离开的时候我仍有些不舍,但天色已晚,也只能随着大部队归去。记者们因为拍摄到的素材而高兴不已,我则盯着车窗外濛濛的细雨,无言。

海德格尔曾说过:‘向死而生的含义是:当你无限地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到生的意义。’

而那时我的内心也有相似的感觉,虽不至生死的地步,但我同样因此而有所悟。

我感受到福利院的人们心中的无奈,却也因此令我获得了一颗慈悲的心,使我获得一份责任的担当,使我更加倍地努力,为改善这样的现状而努力。

社会实践报告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学校: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部别:小学普通部

年级:六年级三班

时间年11月22日

三组:王潇洁、刘浩楠、张一鸣、杨柳逸

地点:惠民县幸福时光老年公寓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的良好气氛,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温暖老人孤单的心。

今天下午,我们小组的四人来到了幸福时光老年公寓,管理员阿姨带我们来到了七号房间,她说:“这间房内住的是一位很老的老人。”我们进入了这个房内,一间并不大的屋子,住着两位老人,房内的布置十分简单:两张床,一个很小的电视,一把小椅子,简单的生活用品。却使这间小屋里充满了温暖。

我们了解到其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李梅兰,是这所公寓里最大的一位老人,李奶奶的老伴已经去世,她只有一个女儿,现居住在东关,她的女儿有一个女儿,叫高露露,当我们问到老人自己有多久没和女儿见面了,老人答到:“她十几天来看我一次。”

说完,老人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可,我们的眼睛却湿润了,老人的并要求不大,那做子女的为何不多来几趟?当我们好老人聊天时,她总是耐心的回答,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这位活动自如,身体健康的老人竟然93岁了!

我们想为老人打扫一下房间,老人却再三推辞,说我们已经带给了她们许多快乐,不愿我们再帮她们打扫房间,但我们说想为老人们在做多一些的事情,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老人才勉强同意。我们先帮老人扫了一下地板,又拿来拖把拖,最后又帮老人擦了一下电视。我们忽然发现,老人的衣服已经很旧了,可老人却舍不得花钱买衣服!

在这个敬老院里,我们看到了一些残疾、年迈,他们有的已经无人照顾,只能在养老院里孤独一身,可是当我们走进这个敬老院的时候,老人们也洋溢着微笑,一位老人已经无儿无女,我们提到他的儿女的时候,明显看得出脸上的丝丝忧郁。老人们缺少来陪他们的人,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我们组员走进这所公寓是老人稍许的兴奋,当和老人们合影时,老人露出幸福的微笑。当我们说要离开时,老人脸上清清楚楚的写满了不舍与留恋。他们或许不知,在这一天的相处中,我们也与老人们建立深厚的情谊,就算不舍,又有何用?我们也希望这些老人能每天开开心心的,不要有烦恼。也希望那些老人的家人能多来陪伴他们,让他们在自己为儿女们操劳一辈子的老人们能多一些笑容,少一点悲伤。

希望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来关心这些无依无靠,孤寡的老人,给他们多一点的爱,让他们也体会的人间的真情,试着唤醒他们那沉睡已久的心。

六年级:张一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