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秋600字

家乡的秋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十月,一个劳动的时期。我的家乡,一个无名的村庄,现在一定弥漫着一种勤劳的气息,景色也一定很美。

我看到了!看到了!金黄的麦子成熟了,一望无垠的高高的麦穗由醒目的绿变成醉人的黄,可见它们都经历过了什么。站在麦地边缘,向远望去,秋风吹过,麦子的头都歪向了一边;清风吹过,麦子婀娜多姿,可谓抚媚极了;强风吹过,麦子变坚强了,不屈服于风,绝不倒下。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呀!这样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

秋悄悄的无声无息地走过田间。看,玉米了开了怀,高粱笑弯了腰,远远望去,秋风拂过,那一片片庄稼,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五谷飘香,人们欢快的笑声在农田的上空回荡,收割机不停地叫着,好像正在替农民伯伯们高兴呢,更为农家的丰收增添了许多气氛。

秋天不仅仅是个收获的季节,还是一个多雾的季节。

正所谓秋高气爽,晨雾唤醒了人们。秋天的晨雾看不清,摸不着。秋风将雾吹在人们的脸上,冰凉凉的。秋雾打在树叶上,结下的露珠滴打在脸上,舒服极了。

天高云淡,高远的天空镶着朵朵白云,如同一匹绸缎,典雅又不失鲜艳。秋也仿佛懂得互相辉映,与晚霞的颜色也相得益彰,壮观而又美丽。

秋在这场重要的舞台戏,更少不了主角,那便是雨。

秋雨不像春雨那样温婉可人,不像夏雨热情奔放,更不像冬雨那样的冷酷。它只是静静的,静静地演奏着它的秋之曲。默默地奉献着,给植物母亲般的呵护,让他们贪婪地吮吸着乳汁,为来年春天新芽作前奏。

家乡的秋天金灿灿,家乡的秋天凉丝丝,它让农民们笑了,它象征着国家粮食产业的繁荣。

秋,你可真是位好姑娘!

初一:石珊梦

守候希望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已经下班了。我默默地走在路上,不时有小车从身旁驶过,拥挤地停在鳞次栉比的各家饭店门前的停车位上。

一位老人,如竹竿似的身躯外挂着一件黄色的外套,花白的头发凌乱的耷拉在脑袋上,岁月勾勒出的一条条皱纹如同一条条沟渠似的布满在他的脸上,浑浊的眼睛有些无神,干瘪的手上抓着一顶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帽子。他是位守车的老人。

一辆黑色大众车驶了过来,眼“尖”的老人立刻跑了过去,“就停在这儿,慢一点,盘子往右打,好,回盘子,可以了!”。他一边用沙哑的嗓子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动作,仿佛他才是车里的司机。看着车里的人傲慢的出来,他脸上挂着卑微的微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

指挥了几辆车后,他有些累了,坐了下来,就在人行道的坎上,捋了捋搭在额前的几缕头发,抹了抹干如树皮的脸,疲惫的身躯显得有些佝偻。我心里不由得一阵心酸。

忽然,远处一辆车缓缓地启动了,企图逃跑,本以为自己停得远跑得掉的车主却打错了如意算盘。老人一偏头,浑浊的目光立刻如鹰眼般锐利,他一把把帽子扣在脑袋上,“霍”地站起来,还来不及站稳就抓着那瘪瘪的包跑了起来。他跑的不快,甚至有些蹒跚,但他拼了命在跑,边跑边吼:“嘿!那个车!莫跑!”。街边的人都在说:“哎呀!这个死老头不要命了哦!”“哪收的到钱嘛!”“那么几块钱,至于不嘛。”他终于气喘吁吁的赶到了,弯着腰,讨好似的望着车里的人,收了钱,他又满意地搓着手走了回来,歪歪扭扭,摇摇晃晃,依然挂着笑,露出一口“锈迹斑斑”的牙齿。

那么瘦弱,那么老,却依然在外奔波。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只有起早摸黑的守候,干着那“无聊”的工作。为了几块钱,他拼了命的跑,不就是为了生活吗?

生活是坎坷的,即使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你依然不要怕,只要不停地往前走,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00字